張媚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所謂的趣味教學,一般情況下是指,教師在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善用各種各樣的趣味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展現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程教學當中真正地達到一個教師善教、學生樂學的效果,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鑒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真正發揮趣味教學的諸多優勢,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思維,從調動學生語文課堂學習興趣和動力入手,對現有的教學手段進行創新,讓學生在參與趣味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新知,受到教育,實現語文學科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教學效率;提升方法
引言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學科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期間,借助趣味化教學的方式來指導語文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其不僅對于提高學科教學的效率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對于語文學科教學模式的變革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1]。
一、革新教學思維,為學生構筑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對于教師來說,為學生打造和構筑一個較為輕松且愉悅的學習環境,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提高其課堂學習的效率,同時還可以改變學生對于語文學科教學所存在的刻板印象,增強學生對教師展開學科教學工作的認同感。鑒于此,在整個學科教學期間,為了給學生打造一個好的語文學習環境,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學科教學思維,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入手,為學生設計具體的學科教學方案,并嚴格按照學科教學方案來進行授課[2]。
舉例來說,在《春夏秋冬》一文的教學中,課堂初期,教師便利用了談話激趣的方式,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嗎?在這些季節當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呢?為什么?”并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桌,進而讓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對于四個季節有一個初步的認知。
隨后,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本節課知識的興致和動力,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件給學生出示一些代表不同季節的圖片。比如,代表冬天的皚皚白雪、代表春天的春意盎然等等,并利用做游戲的方式來讓學生猜一猜這些圖片分別代表的是哪個季節,以此讓學生更加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最后,為了幫助學生構筑一個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環境,教師依照教材內容以及學生識記生字的需要,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具體的闖關游戲活動。在此次闖關識字游戲活動當中,教師不僅將課文當中,一些需要學生重點進行記憶的詞語,按照難度的不同進行排序,并將班級當中的座椅布置成迷宮,隨機選擇幾名學生作為關卡負責人,負責對闖關學生進行識記生字考驗,每一位闖關者都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去認識不同關卡負責人手里的生詞卡片,直至認出所有的生詞卡片,即可獲得游戲的勝利。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活躍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活力,一改部分學生對于識字識詞枯燥無趣的印象,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構建起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讓學生更加樂于參與到語文課堂的學習中去,提高其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做到趣味講解,構建趣味課堂
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無論是互動、知識傳授還是文本分析都要依賴于課堂語言。所以,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語言是非常重要的靈魂,假如教師使用的語言非常蒼白無力,就會導致課程氛圍毫無生機,死氣沉沉。所以,在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實行趣味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帶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讓趣味課堂得到真正的構建[3]。
例如,在講解《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加強趣味語言的有效利用,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不斷激發。比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故事產生理解,之后再對學生進行設問:“一般情況下,我們旅行都是觀賞名勝古跡和景點的,但是作者卻說這次的旅行是在牛肚子里。這要怎樣去旅行呢?在旅行的途中可以看到什么風景呢?”通過這樣的趣味語言讓學生產生疑惑,可以對自己的旅游時光進行回顧,并對“牛肚子旅行”冥思苦想。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興趣濃厚、滿腹疑惑,有助于后續教學的開展。
三、創設有趣的游戲教學過程,活躍學生的學習過程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就是好動好玩,對游戲等內容充滿無限樂趣。根據學生這一個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創設有趣的游戲環節,以此來豐富語文課堂,建造一個趣味語文課堂。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游戲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游戲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學習。設計游戲活動時,教師要充分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比如在教學生認字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猜一猜我是誰”的認字游戲,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加深對字詞的記憶和理解,同步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學習效率。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一》的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基本文字的辨認和理解。在“猜字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猜字謎游戲,幫助學生對生字進行記憶和理解,以此來推動學生認識能力的提高。比如“大大方方,猜一個字”,學生舉手回答這個字是什么,并寫出來。結合游戲的教學形式,能夠充分提升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結束語
總之,在現階段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期間,實現教學的趣味化,其不僅改變了教師以往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的單一授課方式,給予了學生更加豐富的課堂學習體驗。同時也為教師展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論研究依據。對此,教師根據素質教育要求,落實語文趣味課堂教學模式,推動語文課堂的改革和發展。語文教師善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挖掘兒童的潛力,讓學生的好勝心得到釋放,實現對兒童學習動力的激發。
參考文獻:
[1]李宗瑩.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趣味性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1):65.
[2]馬寶林.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20(44):102-103.
[3]牟東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的分析與設計[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