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蓉菁
◆摘? 要:語文作為知識的重要載體,在所有高中科目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寫作教學作為語文科目的重要支柱,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不但影響著語文成績,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有幫助。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對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師們逐漸認識到了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同時創新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本文就現階段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以及新媒體環境下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展開論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策略
一、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被應用到醫療、交通、學習等各個領域。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老師們積極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使信息技術與課本知識結合在一起。此舉將語文教學與生動的音視頻聯系起來,將靜態轉化為動態,大大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激發了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和老師教學進度的快慢。因此如何提高新媒體環境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二、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
1.課堂教學流于表面
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老師們逐漸摒棄了守舊落后的教育觀念,在日常教學中積極踐行新時代教育觀,創新教學模式。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會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進行知識的講授。但是由于老師實踐經驗不足,很容易出現利用信息技術制作的微課視頻無趣單一或者與課堂知識不相符,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無法正確高效開展教學內容等。課堂教學流于表面,會使新教育模式無法發揮其有效性助力老師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也無甚幫助。同時大部分老師在進行寫作的教授時,通常以提高學生成績和自身教學水平為出發點。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老師往往采取讓學生背誦各種寫作模板如精彩開頭、萬能結尾和固定文章格式等的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成績,但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卻躑躅不前。
2.老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較低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為學生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成績提供幫助。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發現老師們運用互聯網講授知識的頻率較低。一方面是因為部分老師因其自身年齡的限制,對于互聯網技術不太精通,不會使用;一方面原因是部分老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理念較為落后,采取的教學方式比較保守,不愿意去接受信息化教學;另一方面原因是部分老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將知識講清楚即可,沒有必要花時間在信息化教學上。如果僅憑課本知識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體會,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不到改善。同樣的情況下,運用互聯網技術加以輔助,可以調動學生視聽兩方面去體會感悟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大大提升,學習質量自然就會提高。
3.課堂氛圍嚴肅沉悶,學生情緒低迷
寫作作為具有人文色彩特點的課堂教學,課堂氛圍本來應該是輕松愉悅的。但是,由于受中國傳統教育理念和前輩教學方法的影響,部分教師一直都在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而這種教學方法盡管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上課氣氛嚴肅低沉,易讓學生對于寫作產生厭倦和抵觸的情緒。同時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發育成熟,自身思維體系的構建也較為獨立和完善,獨立意識較為強烈。很多事情都是產生了興趣,才會指引學生去探索了解。老師黑板上的板書和課本上的知識點對學生而言根本就產生不了興趣,更不要談高效學習了。嚴肅低迷的課堂氛圍和一味的強迫學習只能產生反作用。因此老師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去教授知識。
三、新媒體環境下提高高中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寫作素材
互聯網作為各種信息匯集的平臺,各種寫作素材也隱匿其中。而處于在信息化新時代的老師和學生,其信息化技術也有所提高,善于利用新媒體技術,為教學和學習提供幫助。比如針對部編版高中語文上冊必修,在進行第二單元的學習時,老師可以利于新媒體技術拓展課本教材,播放關于課本主人公袁隆平先生的紀錄片,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深層次體會袁隆平先生的人物特點和精神。同時,老師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播放一些具有相同人物色彩和良好品質的時代楷模的事跡,讓學生進行了解。這樣做可以為學生相關人物主題的寫作積累豐富的論據,對文章進行潤色,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成績和能力。
2.借助新媒體技術,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互聯網平臺內容豐富全面,好壞參半。除了具有積極向上色彩的寫作素材外,還存在著一些消極負面的信息。而由于高中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心理發育程度較成年人來說不甚完善,辨別是非能力較弱,因此特別容易受到不良引導和影響。比如,網上的文章、帖子用句、用語、用字都具有極大的隨意性,很容易出現句子有語病或者有錯別字的現象。或者一些極具娛樂性的文章被學生引用為文章素材等。這些都阻礙了學生寫作語言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可以說,新媒體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理性地對待自己所接收的信息和素材。這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維體系建立都有積極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環境下的教學使得高中寫作課程變得更加高效和具有趣味性。同時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寫作素材;另一方面需要借助新媒體技術,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老師恰當地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化教學,定能促進其發揮最多效能。
參考文獻
[1]羅耀瓊.新媒體環境下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J].高考,2021(18):73-74.
[2]王孟姣,白紅,許哲輝,齊雅慧,宋倩影,李孟柳. 新媒體環境下高中語文教學研究[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論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