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良軍
摘要:現階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還可能幫助學生實現創業夢想,就實際情況來看,學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夠高,進而制約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學校要調動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以此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本文將對創新創業教育如何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展開探究。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就業能力;提升
創新創業教育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路徑,是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關鍵抓手,是助推大學生高質量就業的實現載體,所以學校就要積極創新教育模式,有效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進而有效培育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一、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要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有效培育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就必須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學校就要積極地建設師資隊伍,保障創新創業教育有序開展。具體措施如下:首先,學校要引導教師參加相關的培訓活動,并促使教師深入到企業中進行創業實習,這樣在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同時,還能提升教師指導的科學性、有效性。其次,學校要健全獎懲機制。從職位晉升、薪資待遇、精神獎勵等方面調動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積極性,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效率,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最后,深化企業合作,學校可邀請優秀的創業家到校開展知識講座,與大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分享自身的創業經驗,回答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其正確地引導,為大學生后續的創業、就業提供支持。
二、了解創新創業教育
學校想要借助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就要對創新創業教育有較為深入地了解。并依據大學生的實際需求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從而突出教育的個性化和有效性。對此,教師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要先了解大學生的具體情況,以此為基礎合理規劃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并給予每位大學生相應的就業指導,以此來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進而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此外,還要積極借鑒國內外優質的教育經驗,學校想要切實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還需要建立與大學生心理特征相符合的教育機制,讓大學生能夠受到創新創業教育的幫助。同時,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時,要著重培育大學生的專業技能,確保大學生能將專業技能應用到實操中,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水平,還能提升大學生的專業素養。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大學生的個體綜合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并根據學生的個體綜合創業資源,選擇適合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方式,從而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
三、創新人才培育模式
現階段,創新創業的教育活動仍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因為難度較小,考試通過率較高,所以大學生不夠重視,教育內容也無法滿足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學校就要積極創新人才培育模式,教師要打破以往單調的授課模式,并與當前科技手段相結合以此來豐富教學形式,培育大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大學生創設出新穎有趣的教育氛圍。另外,教師還要認真地研究大學生心理,以及社會、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設計與大學生相匹配的適課程。進而促使大學生能多方面,深層次,多角度的了解社會、企業,促使大學生快速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發展的節奏,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進而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
四、構建實訓教育平臺
基于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就能借助搭建實訓教育平臺來實現。首先,學校可借助平臺上推送校園實踐、企業實踐相關信息,吸引大學生報名參與,并積極引導大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使大學生積累相應的實踐經驗,樹立其獨立自主的理念。特別是在寒暑假期間,大學生有很長的空閑時間,學校可以在平臺上組織大學生參與到寒暑假實習當中,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于實踐之中,促使大學生在此期間萌發創業想法,累積創業經驗,積極學習企業的管理知識。其次,學校還可以在平臺上組織技能大賽,借助相關大賽使大學生了解創業的知識,增強果斷決策的能力,并結合自身想法逐漸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對于大學生后續就業、創業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搭建創新創業實訓平臺需要教師的輔助,這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大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并在實踐過程中給予大學生相應的指導,幫助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校園實踐或者是技能大賽中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為大學生后續就業、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結語
總而言之,借助創新創業活動能夠有效培育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對此,便能從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了解創新創業教育,創新人才培育模式,構建實訓教育平臺等著手,促使大學生將創業的相關內容有效掌握,幫助大學生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余海煉,牛英豪.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研究[J].科技視界,2021(28):131-132
[2]劉曉龍.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研究[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1(0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