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摘要:雙減政策”頒布以來,全國各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都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采取各項舉措來保證為學生減負。但是,由于國家政策剛剛出臺,各中學對雙減政策的落實還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各中學教師要兼顧學生的減負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探討雙減背景之下教師應該如何保證初中生數學學習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雙減背景;初中數學;教學方式
一、當前初中數學學習面臨的問題
隨著數學課程教育教學的進一步改革,也有一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逐漸對數學作業的布置與設計進行創新,但實際上沒有脫離傳統教育理念和作業設計理念的影響,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過多的關注作業設計的形式,忽視了作業的價值發揮。在雙減政策下,一些教師設計的數學作業,雖然看起來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但學生對于數學作業的完成度依然不高。例如一些教師結合數學課程特點以及數學課程的知識,為學生布置了一些動手類的實踐操作數學作業,但大多數學生對此興趣不高,大多數學生甚至寧愿完成習題練習,也不愿意做這種實踐性和操作性強的數學作業。
二、雙減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開展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讓學生易于接受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包括安排教學內容的難度以及教學內容的量。初中學生課業負擔加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課上學習的內容過難或過多,如此一來,學生在課上不能完全吸收知識,課后作業完成起來就有難度,無形中增加了學業負擔。教師應該遵循“最近發展區理論”,給學生安排合適難度、合適量的教學內容,作業在確保學生能夠輕松完成的同時,再加一點點難度,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不僅能鞏固知識,還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2.增強數學作業設計的針對性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卻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同時學生的自我意識也開始覺醒,因此學生的思維水平有了進一步提升。但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由于自我意識以及生活閱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身心發展具有差異性,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也有高有低。這樣的特點就決定了教師在雙減政策下進行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應當關注學生學習的差異性,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設計出針對性的數學作業。首先教師在雙減政策下要控制好數學作業的總量,嚴格執行降低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要求。其次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要根據初中學生數學水平的不同,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即高水平,中等水平和基礎水平。接下來在進行數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針對高水平的學生合理的提高作業的標準,讓學生在完成作業時能夠鞏固基礎知識,也能夠對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針對一般水平的基礎水平的學生教師,則應當在數學作業設計中融入一些基礎性的訓練,讓學生打牢數學基礎。借助這樣具有針對性的作業設計,才能夠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3.創新數學作業的設計形式
以往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中,教師主要以海量的習題練習為主,讓學生通過做題的方式完成知識的訓練。而雙減政策下,要求降低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時,首先可以將各種數學實踐活動投入到數學作業中,例如在學習了相似三角形之后,教師可以根據相似三角形的特點為學生布置相似三角形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其次,教師在數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相聯系。例如在學習了軸對稱圖形之后,讓學生觀察自己的生活,發現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圖形,這些軸對稱圖形有什么樣的特點,利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實踐相聯系,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促進全面發展,構建綜合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不容忽視的教學環節,“雙減”政策之下,初中數學教學評價應兼顧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構建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的動力源泉,為減負增效提供有效支持。以“全等三角形”教學為例,首先,教師采取過程性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過于執著于應試結果,各類層級考核將學生的數學思維禁錮于冰冷的分數,高分低能問題并非個例。充分落實“雙減”核心理念,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打造有溫度的數學課堂。例如,教師采取激勵性評價,以引導性語言代替單純的對錯評判方式,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創新,打破表征化的符號認知,能夠運用全等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又如,對于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推導,一些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難免會展現出無所適從。此時,教師應以發展的眼光審視學生思想與行為,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的啟而不發與學而不達,拒絕標簽化的定性。其次,改革評價思路。打破以往依靠定期測評的方式診斷學生學習情況,而是細致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追蹤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作業全評全改的方式,全方位的評判學生一定時間內的學習成效,提供精準高效的指導。
總結:“雙減”政策下教師只有不斷探究新教學方法,才能夠真正做到減輕師生的負擔,更好的實現布置作業的目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拋棄傳統的教育理念,在雙減背景下減輕學生對學習的壓力與負荷,革新課堂的表現形式與教學內容,并以此進行雙減背景下對初中數學課程的變革與創造。
參考文獻:
[1] 王永紅.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學科縱橫,2015,(03):45-46.
[2] 朱熊敏.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研究[J].學生課堂,2016,(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