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平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法多元化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對趣味教學法、故事教學法、情感教學法、鼓勵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以及項目教學法等多個教學法比較分析,找出各教學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明確其偏重點,旨在為教師選擇合適的語文教學法開展教學作參考,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法;比較研究
隨著年級的不同,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有所變化,按照學生語言能力發展分為:識記理解、分析綜合、篩選探究、鑒賞評價以及表達應用;按照學生能力發展可分為:辨別識記、閱讀賞析、藝術審美、口語交際、問題解決、創新想象、自主學習以及合作探究等多種能力。下面對一些典型教學法進行分析,以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傳統教學模式不足之處
(一)教學理念落后
由于中國文化中尊師重道的傳統思想深深影響著中國人,學生眼中的老師往往“高高”在上,而許多教師也缺乏與學生平等交流的意識,這導致學生與老師之間有很強的距離感。而課堂模式的改革的基礎必然是教學理念的改革。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授課是現代教學理念的要求。只有破除傳統教學理念中的落后之處,才能夠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二)教學方法枯燥
在大部分小學語文課堂上都是老師按照書本講,學生在座位上聽這樣單一的場景,然而這樣單一的教學方法會逐漸磨掉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性,時間久了便使得學生缺乏主動思考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離不開教師科學而靈活的教學方法。趣味性高、氣氛活躍的課堂有利于培養綜合性能力強的學生。
(三)教材缺乏革新
現階段來看,小學教材不斷發行新版,但是教材中僅僅是對一些表面性的內容進行更改,對于更為重要教學思想和理念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在我國一些比較落后的地區,學生們甚至仍在使用早已落后于時代的教材。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不斷更新,學生們的思想也在不斷改變,所以教材務必進行實質性的更新才能夠符合學生們的觀念和時代的要求。
二、如何改進課堂教學模式
(一)注重對學生的尊重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理想模式應該是關注學生和尊重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在對學生保持關注的同時注重給學生留下成長和學習的空間,尊重學生的自由,與其平等相處。在學習教材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閱讀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必須對學生保持自信,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對學生耐心引導和指點,在遇到學生犯錯誤的情況下,避免輕易否定學生,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積極思考如何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從語文課堂中收獲到更多的東西,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要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老師僅僅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在課堂上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將課堂這一個小舞臺留給學生,讓其在舞臺上充分展示和表現,同時教師將自己放在觀眾的位置上能夠使教師從新的視角看待課堂,創新出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這樣的課堂模式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知自己親身的參與體會和深入了解語文知識。
(三)注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枯燥,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十分不利。所以在課堂上,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多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積極解決問題并主動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注意問題的難度要適當,既要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幫助其理解和鞏固知識,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避免打擊其自信心和積極性。那么,教師究竟該如何適當的設置問題呢?這里列舉一個實例:在教授課文《三亞落日》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自己在三亞,身旁是藍色的大海,微風輕輕地吹過,面對此情此景大家最想做什么呢?學生們有的說想要站在海邊大聲唱歌;有的說想要為美麗的景色閫一幅畫;還有的說想要閉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等等。這時候冒出了一個不一樣的答案,有學生想要寫一篇關于環保的文章,大家都十分不解。老師耐心的詢問他原因,只見他說:“美麗的景色需要我們共同保護,環保是最重要的!”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就是靈活有趣的課堂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而言是極其重要的。
(四)“趣”動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思維極其活躍,極易對各類事物產生興趣,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趣味教學法和故事教學法是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的。趣味教學法指采用先進、有趣的方式進行語文閱讀的教學,旨在調動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故事教學法則是在講授課程知識內容時,教師有目的、適當地穿插簡短有趣的故事,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故事中掌握知識,悟出文意。在趣味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故事教學法,因為故事本身就是有趣且意味十足的。
(五)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理想模式是教師與學生平等溝通交流,老師教學模式科學而有趣,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這也正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創新性人才。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分析自己的教學方法的利與弊并及時進行優化和改進,在課堂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知識。比如,教師在講解文章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器材向學生展示相關情景和畫面,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和講解相關內容。這種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表達和發言的欲望,從而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結語:
教育是從古至今備受人們關注的一個話題,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闭侨绱耍W語文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其創新意識。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實行靈活變化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探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理想模式。
參考文獻:
[1]劉軍霞.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及應用[J].學周刊A版,2015(09).
[2]曹磊.學習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及課例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