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林
摘要:隨著新課改落實的不斷深化,各級教育部門以及教師,都非常重視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與日常教學的有效結合。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運用語文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感悟語文學科的魅力,提高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能力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與實行,我國的教育事業發生了巨變,各階段的教學工作,都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教師在教學中的任務,不是單純的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而是要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教學方式、研究教學內容,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創造實踐機會,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使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能夠得到提高。為此,教師要不斷探索,積極創新,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學目標不只是簡單的識字、背誦,還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力得到有效提高[1]。在語文學科中,有大量的國學知識被包含其中,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是他們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層的研究,并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人文元素、以及傳統文化元素,使小學生能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受到國學的熏陶,這能夠給小學生的整個人生帶來良好的影響,也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措施
(一)明確目標,選擇教學方式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指示,教師要明確,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核心內容。因此,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對于教學目標相符的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再搭配科學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目標[2]。小學生在這個年齡段具有一大特征,就是愛想象,這也是他們的一種特殊能力,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思考都非常重要。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中科學進行科學的利用,使小學生這一特殊能力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結組,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討論課文或是改編課文。對于學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對課文內容進行改編,教師要允許并且提倡,還可以鼓勵進行適當的刪減,這樣就可以使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另外,小學生們還具有一定的表現欲望和表現能力,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這些特征,讓學生們將自己想象的課文內容進行表演,這樣也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課文內容,并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巧妙提問,導入教學內容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課前導入環節的質量,是影響整節課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環節。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將課前導入環節設計的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心意。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可以設計巧妙的提問方式,使小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快速進入課堂教學中,并保持學生的思路與教師的教學相一致[3]。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征來設計導入提問,以確保課前導入提問具有較高的效率。
例如,在進行《烏鴉喝水》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烏鴉喝水的相關圖片或視頻內容,并向學生提問“大家知道這是誰嗎?有沒有人認識它?哪位同學能夠向我們介紹一下呢?”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注意,問題的難度不能太大,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使學生的表達欲望和興趣都被調動起來。然后,教師就可以順利進入教學階段,首先,可以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并再次提問“烏鴉想到了哪些辦法來解決問題?它最終喝到水了嗎?”學生會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這樣帶著目的的閱讀會更加有效。同時,也可以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引入競爭,樹立自信人格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落實,學校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的方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的具體分數,到現在的優良中差,學生的心理負擔明顯減小,同時,也使小學生的競爭心理被削弱。這是非常不利于小學生樹立自信人格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組織一些帶有競爭性的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樹立自信開朗的性格。
例如,在學習《大小多少》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教具,根據教學內容,將教具分成不同的類別,然后讓學生將教具放在相應的盒子里。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顏色一樣、形狀也一樣的卡片,但是要做成不同的大小,再準備幾個紙盒,分別貼上“大”、“小”。游戲開始,教師向學生發出指令“找大的卡片”。這時學生就會將自己準備的較大的卡片放在相應的盒子里。在規定時間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數一數自己找到多少個卡片,然后讓那個大家比一下誰的更多一些。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將知識進行很好的應用,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大家都想找到最多的卡片。
(四)設計作業,激發創作能力
上文中提到,小學生的想象力是一筆珍貴的寶藏,教師要巧妙利用這一寶藏,讓小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出更多的作品。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的方式,讓小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并將自己的想象創作成獨具個性的作品,從而鍛煉的小學生的創作能力。
例如,在學習《四個太陽》時,教師就可以將作業布置為繪畫,讓學生將自己的想象通過畫筆展示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內容,讓學生明白課文中的“四個太陽”,分別代表了四個不同的季節。課文中描寫了夏、秋、冬三個季節的太陽,那么春天的太陽應該是什么顏色的呢?根據這樣的思路,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并將自己心目中春天的太陽畫在紙上。通過這樣的方式,鍛煉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是各學科教學的終極目標,同時也是教育事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因為核心素養會伴隨學生的整個人生。教師要讓學生將核心素養的理念深埋在心中,并在之后的成長和學習中自覺的養成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華清.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落實策略探究[J]. 學周刊,2022,(06):21-22.
[2]曹楊.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策略研究[A].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三)[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20-23.
[3]劉霞.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培養策略探究[A]. 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一)[C].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22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