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瑞良
摘要:為適應新時代教育的需要、傳承優良的中華品格,德育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應當被賦予足夠的重視。班主任是班級的領路人,應當從自身出發,注重品德修養,引領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本文從德育教育的現狀出發,探討現階段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再提示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從而提出基于立德樹人的德育教育策略,以期為班級管理實踐和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
德育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在小學生思維和教育的啟蒙階段,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正向的引導,使得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繼承中國傳承千年的優良美德。
【正文】
一、德育教育現狀
1.德育教育的理念陳舊
現階段德育教育的理念較為陳舊。體現在德育教育的形式較為死板、德育實踐較為流于表面。德育的“德”是道德品德的“德”,而班級管理實踐中只是將這個概念做成目標和口號或是停留在對學生的說教之上,在實踐中并未有明顯的體現。因此應當學習先進的德育教育理念,探討如何將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的班級管理之中,并能切實影響學生的言行。
2.缺乏德育教育的具體內容
德育教育應當有著明確的內容,而不是停留于說教。內容可以不局限于文本材料,還可以是具體的實踐活動。德育文本內容可以與思想品德課的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感受到課本與實際的呼應。而現階段缺乏這樣課本德育內容與實際的呼應。另外與德育教育相關的實踐活動也較為缺乏,缺少了學生的親身參與和實際體會,德育教育的成效會大打折扣。
3.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教師和家長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各類能力,相應地德育教育就會被忽視。學校課程和課外興趣培養中都缺少德育教育,更多的課時被文化課占據。而德育教育與文化教育同樣重要,育人中對于品格的培養應當受到更多的重視。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與意義
1.有利于營造良好班風
德育教育有利于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班風班紀。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重視班級的規則和秩序。而重視對學生品德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自覺形成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使得學生在集體中能夠擁有集體責任感、擁有規則意識、踐行良好品格。
2.有利于師生共同進步
教師若想加深德育教育,必先立德樹人。而在良好的德育班級環境中,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探索思想品德的進步空間。在為學生奠定積極向上的思維觀念的同時,教師也能從中學習到許多,學生和教師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3.德育教育意義在于價值觀指導性
德育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而在人的成長中,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及其重要。學校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占據極多時長的環境,自然應當將德育教育重視起來,給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帶來積極的影響,培養學生的道德觀,使小學生走在正向的道路之上。
三、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1.教師從自身出發提高德育素養
班主任是班級的引路燈,對學生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小學生在心智發展階段,會將班主任作為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因此,班主任提高對自己的要求,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班級和學校中為學生起到榜樣作用。
首先班主任對待工作應當認真負責,及時解答學生的疑惑,盡到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其次班主任要起到正向的帶領作用,不斷地提升自己,不斷學習德育知識和科學知識,為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學習起到帶頭作用。另外教師應當不斷提高道德素質,從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做起,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遞道德教育精神,并將關愛滲透到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去。
2.改善德育教育形式
德育教育形式應當更加豐富,應舍棄過去死板空洞的德育教育。德育活動可以更加豐富,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也可以開展相應的德育課外活動,從內到外將德育教育融入對學生的培養之中。
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學生們傳遞先進人物的光榮事跡,以這些人為榜樣,讓學生們認識到什么樣的人擁有高尚的品德。班主任可在課堂中播放《感動中國》這類節目,向學生們傳遞高尚道德的精神,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其次在日常生活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足夠細心,留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及時地提出建議。例如在班級圖書角活動時間時,有學生整齊仔細地歸還圖書,教師應當進行鼓勵,而在學生弄亂或損壞書籍時,教師應當及時進行教育。另外,課外活動與德育教育的結合能夠發揮出更大的成效。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既能輕松學習和體驗,又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對德育內容放在心里。例如班主任可帶領學生參觀革命紀念博物館,通過向學生講述革命先烈的偉大事跡讓學生們感受到有極強感染力的高尚道德。以這種從內到外,貫穿學生學習、生活和課外活動的德育教育形式應當具備較強的可行性。
3.建立良好德育環境,家校共育
班級的德育環境及其重要,而家庭的德育環境同樣重要。將班級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結合起來,定能發揮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班級中,德育氛圍的營造可以通過班級中的各種文化裝飾和學習生活中的德育內容來完成。班級中可以設置文化墻和黑板報,班主任引導學生進行德育主題創作,再將其進行張貼,
使得學生能夠處于一個擁有濃厚德育氛圍的環境中,自然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在家庭中,班主任應當進行長期的聯系和溝通,與家長攜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環境。家長應當以身作則,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一個優秀的榜樣。同時注意對孩子道德品質的培養,應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引導孩子改正負面的習慣,也可通過一起閱讀的形式培養孩子對于道德品質的理解,影響其行為舉止,從而使得學生發展成為一個積極向上、品質優良的青少年。
4.加深溝通交流,培養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班級管理的重中之重,在良好和諧的關系之下,德育教育才能順利完美地進行。而為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當與學生加深溝通和交流,互相了解對方的想法,共同努力將班級完美建設。因此班主任應當定期舉行班會與學生進行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班主任在班會中應當盡可能地傾聽學生的想法,也可以鼓勵學生說出最近遇到的問題,而后盡力去為學生答疑解惑。另外在課堂以外,班主任也可與學生和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及時解答其問題,并將德育教育的精神融入日常的溝通與交流中。
結束語:本文從德育教育的現狀出發,反思其中存在的不足,從而引起對德育的高度重視。而后對德育教育的應用策略進行探析,強調班主任自身道德修養和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建議豐富德育形式和進行家校共育,本文對班主任立德樹人的德育教育策略進行初步探討,以期為班主任班級管理實踐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王鳳,史清.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
[2]王閱虹.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