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摘要:初中數學一直是教育的重點,學生的學習難度很大。如何確保數學教育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初中數學教師不應該因為實際的教學效果而盲目追求速度。而是應當堅持生本主體地位,穩扎穩打,關注學生個體能力的切實培養,,對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時期;數學教學
一、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學科教學中的優勢和價值
1提高教師數學教學活動的針對性
分層教學理念的引入和在教學活動中的實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數學教學的效率。教師不僅在分層教學過程中加深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而且在課程設計中考慮學生的知識,通過學習更加精深、知識化的學科,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有效的知識解釋,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2有助于教師教學活動更加細致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它豐富和深化了以往的教學,對數學知識的每一個方面和每一個學生都給予了應有的重視,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詳細程度,讓學生不必急于進入下一階段的知識,在他們有時間深入思考之前,這使學生有更多時間獨立思考,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此外,在基于知識層次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從簡單到困難,從外在到內在,不斷地、始終如一地深入學習,真正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能力和技能。
二、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方式
1教育目標分層
教師應注意初中數學教育體系中的目標層次,對數學目標給予指導和評價,更重要的是,確定按照教學標準應達到的目標.學生的實際狀況分為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和潛力三個層次,考慮到各級教學水平和具體教學目標。為了靈活應用新知識,學生在每個階段都需要提出不同的要求。首先,鼓勵學生擴展知識,培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其次,根據自己的要求完成訓練任務,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擴展。最后,需要努力滿足基本要求。例如:中學數學中,兩個未知線性方程的圖解,需要通過一個線性函數來得出兩個未知的線性方程。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線性函數圖像的近似解來求解二項式線性方程,并明確線性函數和方程之間的關系和區別。
2對學生進行分層
分層教育也就是因材施教。教師不再遵循傳統的“平行教育”模式,而是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由于分層教育強調學生各方面的差異化,實施分層教育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直接與家長或其他代課教師溝通,以便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在課時活動中,在知識水平、性格、學習能力等方面盡可能多地觀察學生的思維。在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進行分級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客觀公正,以防止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損害。
3評價分層
評價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分層評價是指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進行客觀、準確的考核,其最終目的是不斷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評價過程中,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學生的態度、價值觀、思維方式等等。評價分層應充分體現學生評價的激勵作用,學生在進步的過程中應該得到適當的獎勵,并調整他們的水平,以增加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作業分層
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統一布置家庭作業。統一作業的一個缺點是,它增加了貧困學生的負擔,不利于優秀學生的學習能力。初中學生通常有更多的家庭作業。差生在數學作業前會產生消極心理。因為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弱,他們無法完成大量的數學任務。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與學習數學產生心理沖突。雖然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完成大量的任務,但這些任務浪費了他們自學的時間,因此對成績的學生的學習也有負面影響。如果老師想提高班級的數學成績,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組織適當的家庭作業。對于差生,老師可以組織數學基礎題,鞏固基礎知識;對于中等學生,老師可以適當組織一些疑難問題;對于優秀學生,老師可以組織挑戰性問題。
結語:總之,在分層習題教學中,教師必須首先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狀況,合理地為不同的學生定義習題。分層教學法可以給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增加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達到選題、改題、及時糾錯的教學目的。分層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速度和準確性,還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參考文獻:
[1]安旭峰.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與實踐研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
[2]許志軍.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4,68(12):77-78.
[3]田曉龍.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3):245.
[4]呂建林;淺談分層教學法在數學課程標準下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年10期
[5]熊艷.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2):47-47,54.
[6]姚曙升.初中數學教學實施分層教學法的對策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