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嚴
關鍵詞:智慧課堂環境;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一、智慧課堂的概述
智慧課堂是基于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他們的需求,實現智慧管理,為學生提供虛擬環境與多元交互物理環境相結合的學習環境。智慧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可以在課堂討論、考試等環節中使用,便于教師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要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傳統的師生互動模式不能正確反映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對現代教學產生了負面影響。智慧課堂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的互動,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促進課堂互動效果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在教學中研究和分析智慧課堂環境下互動活動的行為特征,以促進數學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智慧課堂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的分析對比
(一)課堂教學的結構
在教學中運用智慧課堂可以有效地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當前的數學教學改革強調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積極應用。然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在課堂上很少使用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只是改變了板書的形式,而沒有改變其本質。智慧課堂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改變教學結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
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下,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往往會產生不平衡的情況。這是因為學生是由教師的課件引導,教師使用多媒體展示知識,不能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在智慧課堂的背景下,課堂教學可以體現師生互動的平衡。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軟件教學終端提供的知識和信息參與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二)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的分析與比較
智慧課堂的使用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互動行為。與多媒體教學互動相比,它在形式上是不同的。智慧課堂教學體現了人與技術的融合。通過人機交互,促進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在語言表達方面,學生可以口頭向老師提問,與周圍的同學互動,通過人機文本對話進行交流。教師和學生通過移動終端設備進行互動。學生可以自己理解知識的進展,逐項消化每個知識點,直到掌握為止。與多媒體教學模式不同的是,通過智慧教室,學生可以自己控制平板,不受教師節奏的影響,可以自己掌握學習進度。教學軟件所呈現的知識點將保留在平板中,為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提供互動空間。學生在自己的平板中學習相關知識,并將知識點逐個分解,最大個性化學習。
(三)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行為比較
與多媒體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在智慧課堂環境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更有可能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多媒體教學雖然也使用了信息技術,但在其本質上仍然以教師為主導。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雖然傳授更多的信息,雖然也能體現出一定程度的教學互動性,但學生的學習仍然受到教師的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無法得到充分的激發。智慧課堂環境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是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根據多媒體中設置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多媒體呈現的知識點是學生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即能夠積極融入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也能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想要學習更多的相關知識,就需要以學習任務為中心,并且參與更多相關的教學活動。因此,基于智慧課堂的數學教學過程也可以說是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過程[2]。
二、討論和啟迪
(一)學生的主體性在智慧課堂環境下可以有效的被促進
多媒體在簡單的課堂中起著重要的合作研究性教學作用,但教學互動相對單一,教師主要通過講解知識,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一種言語信息,學生總體處于被動地位。而在智慧課堂環境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技術展示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學生不僅能夠主動說話,此外還能利用智慧課堂進行自主學習、評價和探索。但是,教師在語智慧課堂言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適度,一定不要“指導”過多,教師的角色主要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智慧教室環境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形式豐富高效
以往的課堂教學主要以師生之間的言語互動為主。但是在智慧課堂環境下,教師教的少,教師的角色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其技術的應用可以增加師生和多媒體之間的互動,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便利,促進師生的深度互動[3]。此外,智慧課堂的評價方法也打破了以往單一的口頭評價方法,學生擔負起了學習評價的責任。而技術的應用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情況診斷、優化教學和調整提供依據,可以使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以及促進同學間的相互學習。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智慧課堂的環境下,既能夠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又能夠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運用智慧課堂,充分發揮智慧課堂的優勢,努力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正義.基于交互式一體機的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8).
[2]張亞珍,張寶輝,韓云霞.國內外智慧教室研究評論及展望[J].開放教育研究,2014,(1).81-91.
[3]顧云娟.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3,(21).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