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德敏
摘 要: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了解我國和世界各國的發展史,并提升學生歷史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由于我國當下注重的是素質教育,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時,還需要重視德育教育的開展,特別是要重視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進而增強學生愛國意識并努力提升自己,能夠在未來投身于祖國發展中,進而推動國家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中學歷史;家國情懷;滲透策略
家國情懷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具有愛國意識,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領域都能銘記自己是中國人,并在思想上、行為上都要表現出中國人具有的精神,并具有積極努力提升自己的欲望,期望通過貢獻自己推動國家更好的發展。家國情懷是我國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中學歷史教學中自然要注重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讓學生在了解我國歷史的過程中,感受到國家的強大依靠的是人民、人民的發展依靠的是國家的強大,在有效提升學生家國情懷的同時實現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
一、利用具有家國情懷的人士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時,可以先對整本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將具有家國情懷的人士挖掘出來并引入課堂中,圍繞家國情懷人士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對這些人士的行為進行思考,并將自己的見解闡述出來。然后,教師對這些人士的行為正確解讀,進而讓學生認同其行為,這樣來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先對歷史教材進行分析,將每個歷史事件中擁有的具有愛國情懷人士挖掘出來,并根據這一人士的行為在課堂中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對其行為進行思考并闡述出自己的見解。比如戰場上抗戰的英雄行為:即使戰場上獨剩自己,也要阻攔敵軍踏入國土,教師可根據這一英雄的行為向學生提問:“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學生會第一時間回答出“愛國”,教師可讓學生表述得更詳細一些,他為什么要愛國?他也可以成為其他國家的子民。學生對于這一問題很難回答出來,這是學生從未想過的問題。此時,教師可以以學生的家庭作比喻,如果讓學生成為其他家庭中的一員,學生會有怎樣的感想?學生會闡述出沒有人會像自己的母親、父親疼愛自己。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去思考剛才的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夠理解英雄的行為了。其他愛國行為的人物,教師都可以采取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開展,這樣就會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家國情懷。
二、利用歷史的發展規律增強學生家國情懷
通過上述利用具有愛國情懷的人士,讓學生了解到“為什么要愛國”后,需要引導學生努力提升自己并為自己的“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進而讓自己的“家”更加強大。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還可以利用歷史的發展規律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
例如,教師在講完中外近代史時,可以在課堂上跟學生一起探討:“一個國家的建立依靠的是什么?因為什么原因達到了鼎盛?又是因為什么原因衰落了?”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從所學知識中尋找國家建立的基礎、鼎盛的原因、衰落的原因。通過這三個問題對一些國家進行分析與了解后發現通常一個國家建立時都是因為前一個國家的領導者、人民未能齊心合力、安于現狀,甚至貪圖享樂而造成國力衰敗,被人取而代之;國家達到鼎盛,是因為領導者、國民共同為國家的發展而努力,興科技、重建設,從而促進了國家的快速發展;衰落的原因一般都是因為國家的領導者、人民未能統一思想,共同奮斗反而盲目自大,從而造成國力不強以至落后挨打。這樣通過引入國家發展規律,可讓學生了解到:“只有國家上下齊心、共同努力,才能推動國家快速的發展。”此時,教師再以學生的家庭為例:“你的家庭就如同一個國家,你愛你的家,要怎樣才能讓你的家庭更好的發展呢?”學生自然會回答出:“我們一家人要共同努力建設自己的家!”然后,教師再引入國家層面上:“有國才有家,只有國家興盛,才能實現我們的小家興盛,那我們要怎樣推動國家更好的發展呢?”學生會回答出:“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貢獻自己的力量,推動國家快速發展。”通過這一教學過程,增強了學生的家國情懷。
三、利用歷史知識引發學生對當下社會發展的思考來升華其家國情懷
歷史知識的學習除了要幫助學生了解國內外發展史外,還需要促進學生能夠具備借鑒歷史發展當下的能力,可以說以往歷史發展中發生的各類事件對后世都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可以借鑒以往歷史中的優勢、總結失敗的原因,進而將借鑒的結果與總結的結果融合在一起,構建出全面且有效的措施落實于當下社會發展建設中,達到提升建設質量的目的。例如,在講到日本的明治維新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日本能取得成功,他的改革措施比如對國民素質的重視、對教育大手筆的投入放在今天我們還能不能借鑒?如何借鑒?等等來激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真正做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因此,教師在滲透家國情懷時,可以利用歷史知識引發學生對當下社會發展的思考,進而讓學生學會借鑒與總結,并在未來發展中可以充分利用借鑒與總結的結果去推動國家更好的發展。
結語
中學歷史教學中應積極滲透家國情懷,讓學生具有家國情懷并努力為國家的發展而努力奮斗。同時,教師還應積極設計家國情懷的滲透策略,并做好不斷創新教學策略的工作,進而落實于實際教學中,以達到提升家國情懷滲透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永平. 中學歷史教學中培養家國情懷的一點感受[J]. 花溪, 2021(29):2.
[2]李明月. 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素養的落地[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0, 014(008):52-53.1125F5A3-D425-4D18-AD33-9A328240D1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