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容
摘 要: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教育的組織者和向導,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方面具有不容小覷的影響力和作用。有鑒于此,在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堂管理過程中,應不斷提高課堂管理和德育教育效率,以有效地提高課堂管理和德育教育的效率,引導課堂健康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從小學班級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小學高年級的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策略兩個方面簡要闡述,小學班主任在高年級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的實施。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高年級;教育策略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國家教育部越來越重視對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對小學教師的班級管理和教育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不斷增強,但之后他們將面臨更多的困難和問題,這實際上會對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管理和教育造成更多的干擾。基于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小學教師必須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伴隨學生健康成長和快樂學習。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高年級德育工作效果差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智力正在發育,認知能力和心理方面都是比較簡單的,可塑性高,這時班主任的管理會比較容易和有效。但是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心智和認知能力都在發展,高年級學生開始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面對事物會有更多的好奇心,也萌生了學生反抗和叛逆的心理,這也是小學高年級教育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此外,部分班級學生本身對德育發展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方法不足,也是導致高年級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受時代環境和傳統“成績觀”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全球化的影響,學生接收到的網絡信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態度和行為,學生可能會變得更加暴躁、叛逆,在心理健康問題上會有所影響,這是對班主任班級管理的一個較大的影響。此外,家長的一些“成績觀”的態度,也是影響班主任班級德育管理的因素之一,部分家長會非常關注學生的成績的提升,對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并不支持,只會要求班主任關注學生的成績,有偏激的家長還會出現“騷擾”班主任的情況,就是為了讓班主任關注學生的成績,讓 學生的成績能得到一個可觀的提升,這就會影響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的發展。
二、小學高年級的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策略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德育工作中,除了教學和管理方法的多樣化外,還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來促進德育工作的發展。在管理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基本認知能力和態度,既要要求學生服從課堂指導,又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傾聽學生的意見,建立民主的管理模式,讓學生的意見能參與課堂管理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德育教育才能潛移默化地進行。例如,班主任可以針對學生的具體意見和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課堂管理和德育教育的制度,以保證課堂管理的有效性是適宜的。在班級德育管理制度設計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邀請學生投票表決,根據學生在課堂、生活中的實際感受參與表決,并根據民主化制定教學規范管理體系。這種做法不但能使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還能提高學生的民主意識水平,提高學生的管理自主性,并使高年級的學生將來能夠獨立維持管理成果,減少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二)開展班級德育教育活動
在現階段的高年級班級管理當中,學生還是呈現出一種比較“愛玩”的性格,對于一些活動的開始是非常感興趣的,班主任就要抓住這個特性,加強在班級管理當中學生的德育活動的開展,利用學生的興趣點帶動學生的德育知識的提升。在此之外,班主任在開展活動時,要向學生和學生家長傳輸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對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性。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班級開展“愛國主義精神”的德育活動。班主任在校內開展“愛國主義精神活動”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當中觀看愛國電影和電視劇,如:《覺醒年代》《戰狼1、2》《狼牙山五壯士》《紅星閃閃》等等,或者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精神”作文、書籍讀后感分享;班主任在校外開展“愛國主義精神”的德育活動,就可以組織學生到紀念館中觀看英雄的平生事跡,或者組織學習平民英雄去為社會做貢獻,如:做社區公益活動、做公共衛生活動或者志愿者活動。班主任組織的德育活動既能提升學生的德育教育,又能加強對學生的組織管理。
(三)進行適當的鼓勵機制
“鼓勵是提升一個人學習信心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當中,班主任要注重對學生的鼓勵機制,要通過加強學生的信心來提升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當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制度中,對學生進行了鼓勵和贊揚,學生會更愿意聽取班主任的意見和建議,會更支持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例如,班主任在日常德育管理工作中,可以鼓勵學生去幫助他人,并在學生幫助他人之后給予表揚和贊賞;在學生學習當中,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培養創新意識,當學生在管理制度當中有一些創新建議時,班主任要給予肯定和合理運用建議。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和德育教育當中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在管理制度和德育學習當中的接受程度。
結語
總之,小學高年級班級的管理必須要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民主的管理制度,并利用班級管理德育活動的開展提升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興趣,鼓勵學生在班級管理和學習當中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梁少珠. 以德育為切入點試析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J]. 中外交流, 2019.
[2]賀喜明. 從德育角度談小學高年級班主任管理策略[J]. 新一代:理論版, 2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