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與發展,小學英語教師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文章針對小學英語課程實際教學的現狀,對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寫作教學支架式以讀促寫模式進行探析,以期為小學英語教師日常教學工作提供參考,為小學英語教學的現代化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階段;英語寫作;支架式教學;以讀促寫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10-0042-03
引? 言
眾所周知,英語是國際上應用廣泛的語言之一,其在實際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至關重要,而筆者開展的“支架式以讀促寫”教學的積極應用則為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契機[1]。支架式教學主要是對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學習任務、學習目標等提供支架式學習的方式,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情境中,并不斷地與他人開展合作探究。小學英語教師要想利用支架式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的訓練,就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要明確各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目標,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培養出來的學生是符合時代與社會發展要求的。其次,要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從學生的學習心理出發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展開設計,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發展。再次,小學英語教師要將支架式學習方法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中,與英語課堂進行融合,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積極應用此方法。最后,教師需要與學生展開交流,收集學生對支架式教學的意見及建議,從學生課堂表達、日常表現、階段性學習結果、總結性學習成果等多個方面對支架式教學的方法進行適當調整,使支架式教學模式更好地與英語課堂進行融合。
一、當前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未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從事小學一線英語教學工作的教師,我們一定要明確英語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同時依據每位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與特點,引導學生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但在實際的英語教育教學活動中,很多英語教師未意識到這一點,依然沿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的模式,把自己當成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教師一味地為學生灌輸知識,卻并未深入了解學生的感受,導致學生缺乏應有的獨立思考空間、時間與表現的機會。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難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比如,通常情況下小學英語教師的英語習作教學流程是這樣的:先給出學生在課堂上即將習作的題目,幫助學生把題目的習作要求分析出來,向學生闡明本次習作需要用到的詞匯、句子等,然后列一個大概的框架,讓他們去嘗試練習,待習作時間結束后,把學生的練習成品收上來進行統一批改。這樣的小學英語習作教學方式既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又限制了學生對英語習作思考創新的能力,很容易使學生陷入生搬硬套、死記硬背的學習誤區,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和良好英語素養的培養非常不利,嚴重影響了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二)未充分理解、重視和開展英語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研究
在小學階段英語寫作課程中,閱讀和寫作兩者互為補充、相互協調。但是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將其分開,忽視了二者之間存在的聯系。許多學生在完成閱讀學習后,并未及時進行反思、聯想與總結,沒有想到將自己在英語閱讀中的所讀所想運用在寫作中,從而導致在寫作練習前欠缺應有的素材鋪墊。因此,這種普遍卻低效的英語教學方式難以促進小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支架式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意義
當前的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用有效的方式進行解決,而支架式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什么是支架式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呢?支架式以讀促寫就是基于當前閱讀學習的主題,遵照寫作要求構建概念框架,把學生引入對應的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能夠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與吸收[2]。閱讀是吸收知識的過程,而寫作就是應用知識的過程,閱讀和寫作之間相互補充、互相輔助。教師應用閱讀來強化學生的寫作,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基于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聯,學生逐漸能夠把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融合,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將自身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對比和歸納總結,將文本內容中有助于寫作的素材摘取出來,對文本結構進行參照借鑒,為自己的文章寫作奠定夯實的基礎。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能夠對閱讀學習質量進行檢驗,深化對文本內容的理解[3]。在小學階段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支架式以讀促寫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將閱讀、寫作靈活地結合起來,并且逐漸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提升小學階段英語寫作教學的成效。
三、小學階段支架式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為學生的寫作累積素材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很多小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面臨著“不知道寫什么”“沒有寫作思路”等問題,當拿到作文題目時,他們不知道如何展開英語作文的書寫。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對英語寫作素材的積累不夠,沒有在日常學習中養成積累英語寫作素材的良好習慣。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基于教材內容進行閱讀,獲取一些信息,并要求學生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學生就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準確信息,而且能夠將其融入自己的寫作中。
閱讀教材中的材料是學生積累英語寫作素材最有效的方式,教材內容中的文章更為嚴謹,同時有非常豐富的語言,主題較為鮮明,是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可參照的模板。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督促學生熟讀課文,這樣學生在進行英文寫作時就會更加容易。為了能夠增加學生的詞匯累積量,教師在教授新課時可以適當地拓展新詞匯。只有小學英語教師在寫作素材積累上不斷地為學生提供方法的指導,小學生才能從充實自己的角度出發對英語寫作素材進行積累,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如在教授六年級(下冊)Unit 4 Then and now Part A Let's learn一課時,教師可使用圖片的方式導入文本,同時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基于圖片的引導過渡到相關內容的寫作,引導學生融入學習主題中。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有關My school的支架,讓學生閱讀文本并且理出框架,然后將學生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圍繞教材進行討論,延伸到My village、My city等話題,互相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再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互動,最后用英語說出來。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語句的結構為“there be+其他成分(主語+謂語+其他成分)”,讓學生補充作文信息,使其變成完整的句子。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即便這個學習成果非常小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這能夠激發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為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奠定堅實基礎。
(二)積極拓展學生的文本閱讀量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道出了寫作教學的真諦。英語作文的教學也是如此。對應到小學時期英語課程的實際教學中,要想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一定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文本閱讀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及英語寫作能力,更能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背景、文化等有更多了解。作為教師,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英語知識的學習不只是掌握語言應用而已,更要基于英語語言的學習,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強化提升,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為提升小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教師要從多個方面有次序地展開具體的教學,科學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寫作能力。比如,英語學習中單詞是不容忽視的重點,而語法的學習決定了學生的書寫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從而影響小學生英語作文的整體框架的建構;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積累,如單詞、語法、英語常識等,都是通過閱讀來實現的。所以英語教師需要全方面地對學生的文本閱讀量進行逐步擴展。小學生只有在進行了足夠多的閱讀后,腦海里有印象、有材料、有組織架構,才能夠更好地進行英語寫作。
例如,教師在教授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B Read and write時,要適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及時對學生提供有效指導。在學生進行泛讀時,教師要讓學生基于自身認識有條理地去分析文章中表達出來的季節現象,給予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時間和空間,并且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然后,教師再針對英語文章中涉及的知識點進行著重講解,如文章中的詞匯、句式、語態等內容。在即將下課時,教師還可為學生推薦一些與季節相關的課外文本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習,學會比較、學會拓展。這樣的支架式以讀促寫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有更好的理解,在寫作時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同時,在閱讀更多相關文本內容以后,學生的眼界也能得到有效拓寬,這能夠為后期的英文寫作奠定基礎。學生基于豐富的文本閱讀量,能夠創作出更多具有個性化特征的文章。
(三)支架式以讀促寫模式細節框架建構
在教授小學生閱讀及寫作方法后,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從小處入手,采用支架式教學方法來幫助小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細節進行調整與鞏固。小學教師在小學生語言、思維方面開展支架式教學,從小處入手,將支架式學習的方法融入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各個方面,能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支架式學習的能力及水平。在此過程中,英語教師主要是對學生學習的細節進行整體把握與調整。
小學英語教師在對小學生的語言支架能力進行培養與提升時,可通過填空題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建立語言學習的概念及方法,還可通過“What fruits do you like? Which is your favorite one?”等問題引發小學生的思考。在此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來完成此方面語言支架的學習。通過對日常水果的回憶與聯想,小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回答教師“I like apple, banana, pear and watermelon.”在引導小學生對最喜歡的水果進行回答時,教師也可以幫助小學生一起對水果的外形、顏色及味道等進行回想,以此來對“我最喜歡的水果”展開具體的論述。基于此,小學生可以作出以下回答“My favorite fruit is apple,because it looks beautiful and it is sweet.”小學生對一種事物的聯想能夠幫助其建立支架式學習的框架,同樣也能夠為其英語寫作進行素材的積累。在對小學生的思維支架進行鞏固時,小學英語教師應從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出發,從英語學習的不同層次與方面來要求小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與探究。首先是單詞的掌握,不管閱讀還是寫作都應要求小學生具備一定的單詞量。從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角度出發,單詞也是重要的基礎環節。其次是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教師可以詢問學生“Why do you like apple?”基于這個問題,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回答,如“Apple is beautiful.”“Apple is sweet.”“Apple is good for our healthy.”這樣的回答可以教會學生從蘋果的外表、口味到蘋果的營養價值,由淺入深地進行回答。然后,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對小學生進行邏輯思維方面的鍛煉,不斷引導學生積極地使用邏輯思維的思考方法,從而幫助小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教學設計、實踐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而核心素養不僅要求學生將英語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還要求他們不斷拓展思維,提高學習能力,從而使他們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因此,小學階段的英語寫作教學要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為中心,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這樣,小學階段的英語寫作教學才能滿足語言教學的需要,才能使小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張秀娟.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46):115-116.
楊莉.支架式教學在小學英語以讀促寫中的探索[J].校園英語,2018(38):116-117.
朱蕾.探索支架式教學在高中英語“以讀促寫課”上的運用[J].校園英語,2019(01):169-170.
作者簡介:羅旭輝(1979.11-),男,廣東惠州人,
任教于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瀝林鎮君子營明宗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