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鹍
摘要:新課程改革正在帶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變革,新課程背景注重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并認為,只有課堂更加具備多元化和開放性的特點,才能夠讓小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數學邏輯性更強。本文將結合教師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針對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新需求簡要闡述,從而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師變革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小學數學;教學模式變革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師打造具有創新性的數學課堂,并且能夠在課堂上進一步吸引學生的關注,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并對數學學習更有興趣。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的科學引導,并使其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的認知能力,很多教師發現,剖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才能夠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
在現有的小學數學課堂之上,雖然教師做到了主動引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響著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思路,因此,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還有一定的問題。
(一)課堂模式改革不夠徹底
教師吸取了新課程改革的經驗,并且致力于在數學課堂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感,并且使其邏輯思維更為縝密,數學學習更加順暢,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觀念和幾何直觀理念,進行了大量的嘗試。但是由于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不夠徹底,不能完全抓住教學模式創新的核心要素,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或課堂創新過于急于求成、拔苗助長。
(二)數學課堂模式不夠全面
新課程改革要求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強調了學生的數感培養、空間觀念、符號意識、幾何直觀理念及數據分析觀念等的培養目的。但是很多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模式改革時,雖然采用了多媒體課件等看似新穎的教學模式,但是,教學過程卻不能真正起到實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完全形成與教師的互動,阻礙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進程。由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不夠全面,限制了教師改革思路的落地,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教育改革的速度減緩。
二、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方法
只有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小學數學課堂上的主人,并且能與學生共同探討和互動,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情境,才能使小學數學教學更為順暢。教師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可以發現,如果想要讓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更加有實效,應該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一)創新教學情境,豐富教學環節
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的講述和講解為主,這種單向灌輸的教學方法并不能真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接受程度也受到了影響。因此,為學生創設新穎的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并且給學生的后續學習打造良性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主動的進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并愿意與教師就某些問題展開一定的思考和探討。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測量”的相關知識,教師獨辟蹊徑,讓學生們根據多媒體課件中的動漫人物到一個神秘的數字城堡之中,這個城堡里有很多非常奇妙的懸浮式家具,這些家具都是很特殊的幾何圖形。只有同學們能夠說出怎樣測量這些家具的長度和寬度測量方法,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上進行真實測量,并且得出準確的數據,才能讓家具不再懸浮,而是能夠成功地放到地上。在這個有趣的游戲過程中,學生們仿佛進入到神秘的古堡里,并且和教師一起解決了測量中的一些問題,學會了快速精確的測量方法。教師還可與學生共同評價:測量過程探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或者更快捷的方式,使得教學環節中加入了一個共同評價的環節,使教學環節更為豐富,行之有效。
(二)借助數學課堂合作,理解生活中的數學
在小學數學學習進程中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明白了自己擅長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而且也能夠把一些必要的知識逐漸內化的思路之中。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很好的啟發作用,有的時候學生在理解某些知識時存在一些疑惑,但通過合作學習和其他學生共同探討,就能馬上理解知識的難點和重點,跨越學習的障礙。而且合作學習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學生將會在這樣的互動進程里更好的把握學習氛圍,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之中互相提醒、互相幫助,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會更為愉悅。另外教師還可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合作平臺,并讓學生們明白很多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與數學相關的例子,或者由學生自己舉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就能夠使數學知識靈活地被納入到學生的認知范疇之中。所有的學習進程都與生活體驗有密切的關系,學生意識到這一點之后,就更加注重仔細觀察,并且熟知小學數學知識的思維脈絡。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倍的認識”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們舉出生活中關于倍數的例子,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很多學生都能夠就此舉出很貼切的例子:媽媽跟我一起逛街,給我買了一個棒棒糖,是1塊錢,媽媽買菜買了一塊肉,花了20塊錢,20塊錢是1塊錢的20倍。我跟小朋友分蘋果,有的小朋友有很多蘋果,而我只有兩個蘋果,他就比我多好幾倍。這些生活中的素材往往令人忍俊不禁,很多小朋友在舉例子的時候,都會傾向于玩具或食物,有時一個小朋友算不清楚了,他的同組學生就會馬上幫他一起算,最終弄清楚倍數之間的關系,并且學會了最基本的倍數計算。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學習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一定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地安排課堂教學模式,打造更符合生活要求的教學情境,并能夠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使學生在快樂和愉悅的心情中達成合作,學好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儀旦木吉.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智力,2021(14):63-64.
[2]史先才.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