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偉紅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之時,不僅需要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能力,還需要重視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與提升,使得學生有能力面對今后的語文學習,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道路上可以走得更長更遠。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懂得審時度勢,立足學生學習實際,運用多樣化教學策略靈活開展閱讀教學,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學生在自主分析、理解與探究等方面發展,使得學生借助這些能力掌握更多的閱讀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閱讀教學
引言
核心素養是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結合體,側重于過程而不是結果,這一點與傳統教育有著很大的不同。將其合理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促進教學創新,體現學生課堂主體性。不過就具體情況來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還是更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對另外兩方面比較忽視,進而嚴重阻礙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而且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有著不良影響。就這一方面來說,加強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對閱讀教學產生的影響具有重大意義。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系統的分析和總結,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存在很多問題。第一,教師指導作用發揮不夠。目前,大多數小學教師都能認識到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但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考試技巧的培養中,比如,教師會教授學生得到各類閱讀材料后如何圍繞題目快速尋找材料中的相關信息,然后給出最佳答案,但是忽略了對閱讀材料內涵及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度剖析和理解。這一教學方式會導致閱讀教學偏離正確方向,語文教學的實際作用得不到發揮。第二,學生的參與性不強。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語文教師還是在按照之前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授課,可能很多同學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一些學生很容易在課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逐步下降,部分學生還會對語文閱讀學習產生明顯的抵觸心理,進而影響到整體教學效率。
二、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培養閱讀興趣,實現快樂閱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不容忽視的一項主要能力,閱讀能力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理解文章,而且也可以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展不成熟,他們在課外生活中的娛樂方式主要是以動畫片為主,他們喜歡卡通形象,在學習過程中也對教材中的圖片格外親切,因此當他們面對只有文字沒有圖片的文章時,就會喪失興趣。但是小學語文教材不是繪本,不可能融入太多的圖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心理,運用充滿智慧的教學手段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在閱讀素材的選擇上,可以優先選擇趣味性的題目,或者從題目中就能看出具有一定的神話和科幻色彩的故事。慢慢地由這些能夠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文本,向充滿語文知識并且能夠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方向的文本轉變,進而引導學生樂于閱讀。這樣的教學方式充滿教師的智慧,能緊抓學生心理。首先通過帶圖的文章,培養學生對文字的友好程度,在以后的閱讀教學中,學生看到滿是文字的文章就不會覺得枯燥乏味。
(二)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聽力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聽力方面的訓練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長久以來聽力訓練一直都飽受爭議,有的教師認為語文又不是英語,英語中有聽力考試,固然要進行聽力訓練,為什么語文沒有聽力考試也要訓練學生的聽力呢?針對這個問題,筆者為大家進行解答。關于聽力的訓練,目的不是要讓學生聽清、聽懂漢語,而在于培養他們在課上認真聽講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播放講故事的環節,其實與小學語文教師在課上講解知識有異曲同工之處,學生在課上聽講的效率對老師的教學工作影響很大,倘若能通過智慧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的能力,則是一舉多得的事情。經常讓學生聽一些故事的講解,也有助于引導他們養成課上認真聽講,集中注意力的學習習慣。因此在日常小學語文教學中萬萬不可忽略聽力訓練,故事的講解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能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而信息技術手段與互聯網相連,它包含的故事聽力資源十分豐富,可以隨意下載使用。聽力資源的選擇一般都是教材內容之外的,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同時進入學生的腦海中,可以培養他們的語文思維,這種語文思維主要體現在寫作方面的邏輯性。
(三)分層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分層化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進而實現因材施教的效果,以此不斷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小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會有所不同,每個人的閱讀水平不一樣,閱讀能力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忽略了這一點而始終針對全體學生實施同步教學,部分學生很可能始終跟不上節奏,長此以往,這一部分學生很可能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學習成績也會進一步下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為此,小學教師要明確認識到這一情況的存在,并在教學中采用分層化教學模式。針對那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減少學習任務,而且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對其進行學習指導,在指導中教師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從而幫助學生努力彌補自身的不足,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教授其差異化的學習方法,促使每一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在教師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這些文章對學生不斷進行熏陶,然后他們也能夠從電影院里面學到很多知識。這樣,教師的負擔也可以減輕不少。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能夠健全學生的人格,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單單是提升語文學習能力,更會有效促進學生未來發展。除了在語文中,其他地方也會經常看到大段的文字表述,這就需要閱讀能力功底深厚才能準確理解文字所蘊含的意義。因此,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為他們量身定做閱讀計劃,以此真正實現學生個人能力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裕珍.試析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5).
[2]夏明強.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名師在線,2017(15).
[3]謝卓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