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夢夢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的不斷進步,在“雙減”背景下為進一步提高小學科學的認識,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滿足學生的創新思考能力。教師緊緊圍繞小學科學學科核心素養要求,結合對科學知識的認知,把課上活動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從而來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勤于動腦。本文就“雙減”背景下小學科學項目化教學的現狀和實施措施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科學;雙減政策;現狀;項目化教學
小學科學是一個全能型課程,小學生學習科學是最好也是最重要的時期。因為童年時期是人的一生中好奇心最強烈的時期。所以,要讓學生從小就養成愛探索科學知識的習慣,從身邊小事做起,善于思考,勤于動腦。雖然科學素質的養成是很漫長的過程,但是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質的養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在“雙減”的背景下,教師的情緒管理能力和授課方式都影響著教育效果。情緒管理和授課方式都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教師不僅要學會包容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而且也要善于去尋找且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磨滅學生對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不斷激勵使學生找回自信感并以此為基礎,慢慢引導學生對知識的通透性,對科學知識的向往性,對自身素質的養成性。
一、分析“雙減”背景下小學科學項目化教學的現狀
小學科學課程是現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能力最重要的核心課程,也是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雙減政策,不只是減輕負擔,減輕負擔的同時還要保證質量,提升效率。小學科學教學最主要的授課著重點是在課堂,所以老師一定要從課堂教學入手。一堂課下來,預期的效果好與不好,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學生是主動的去發現、分析、解決,還是灌輸式的接受知識。教學內容的設計也非常重要!老師要根據學生各年齡段的接受程度特點來優化課堂教學。在講解新內容時,可以把比較抽象的知識用直觀、淺顯貼近實際生活的例子進行解釋,有了體驗和感受,更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雙減”政策實行之后,本學期科學課和上一年度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每節新課都設計了學生實驗環節,著重實驗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使實驗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知識性。做好一個演示實驗會比抽象、籠統的講解更具體、更有吸引力。從而使學生觀察實驗操作時內能夠全神貫注,聚精會神,知識點也會記得更牢固。
二、探究“雙減”背景下改進小學科學項目化教學的策略
2.1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思考
小學科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其中涵有較多科目的知識,并且具有一定的實踐性質,因此注重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如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等,都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理念,并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沒有重視這一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以教師對知識進行講解的方式展開教學,因此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不到相應地教學效果和目標。因此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在課堂中能夠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從而能夠能夠使學生合理的運用科學,明白科學道理。
比如在教科版三年級上冊《誰流的更快一些》這一課程學習時,教師可采用提問的方式,不斷對學生引導,如在課前讓學生交流“流動”的概念和意義,并對流動的物質進行舉例,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展開相應地教學實驗,在進行實驗之前,教師可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思考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哪些實驗道具等,以此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2.2科學分組,豐富科學課堂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主要是以教師的教學活動為主導。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下,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相對比較單一,學生不僅對這一教學方式的學習興趣相對較低,同時對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在實際教學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總體上而言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氛圍不高,學生難以在學習中體會科學課程的趣味性,進而導致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較低。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對教學活動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通過小組間探討合作學習的方式,使課堂教學形式豐富,課堂教學氛圍濃烈,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比如在教科版三年級上冊《植物》這一課程的學習時,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制定小組任務,如小組成員之間應對植物的種類舉例、了解植物的作用和特征,探討一種最喜愛的植物,并要求小組成員進行講解,以此激發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提升在科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雙減”的背景下,以老師為起點,學生應該多配合老師,因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學習都至關重要。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其次要引領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善于主動發現學生身上的亮光點,讓學生擁有濃烈的學習激情,從而激發并維持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主動發展的內驅力很高效,能讓積極、樂觀、自主一直伴隨著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老師們樂教,樂研,樂助,樂為!學生積極思考,勇于創新,有效實踐,共同成長。”雙減”政策的實施,提升了課堂教育教學的質量,豐富了科學課堂教學的方式。從而不僅減輕了家長的負擔,還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佳燕.精·準·彈·練:“雙減”背景下小學高段科學練習體系優化路徑[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2(01):17-21.
[2]陳夢其.“雙減”政策下小學科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3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