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
摘要:現今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將教學的關注點放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上,使學生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對美術學科中圖畫和色彩形成基本認知,進而提升學生美術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師可通過美術學科教學特點,及時地調整美術學科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并對學生美術學習方式進行整合,以實踐操作形式進行美術教學活動,通過引導學生動手實操,培養其良好動手能力,進一步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美術;動手能力;培養
前言:
現今,小學美術教學已從傳統的教師講解為主美術教學模式,向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促使學生借助美術學習內容,依據自己的思維想象力,恣意發揮美術創作力,展示其潛在的美術創造意識,完成具有獨特美術視角的作品。以此,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依托不斷更新的美術教學模式,進而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一、調整美術教學模式,創設動手條件
教師進行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為主的課堂教學時,可先調整美術教學模式,創設適宜學生動手操作的條件。教師依據美術教學內容,營造活躍的美術課堂動手實操氛圍,以此使學生借助引導受到啟發,產生濃厚的想要動手操作欲望,從而更高效地完成美術學習目標。使學生通過有趣的美術活動參與,對美術作品中的圖畫和色彩有深入認知,美術審美意識得到增強,助力學生養成動手操作的習慣,提升其美術動手能力。
如,以《生日快樂》教學為例,教師就可將傳統教師講解,并帶領學生畫作的教學模式進行調整,轉變成以學生動手為主的模式。教師依據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實踐體驗過的內容,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美術知識的學習與理解。使學生通過動手創作,美術想象力不斷提升,進入到活躍的美術學習氛圍中,感受開放美術思維帶來的全新體驗,使其美術審美能力增強。以此,教師進行《生日快樂》美術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動手畫出自己想象的生日場景,可通過造型夸張有趣的美術作品引導,使學生進行豐富顏色搭配,展開其豐富的想象力,完成有意義的美術作品畫面。教師可指導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大膽進行生日歡樂場景展示,發揮自主想象力,通過飽滿的構圖突出生日主題,并涂上靚麗的色彩。這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美術能力,達成培養學生美術動手能力的教學目標。
二、創新美術教學方法,培養動手能力
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還可通過創新美術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使學生依據實踐動手能力,完成靈動的美術作品制作與創作,豐富學生美術全新體驗,使學生感受到美術創作的多彩多姿,順暢的完成美術作品的創作。教師可依據美術教學內容,進行美術教學模式的創新,可選擇情境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基本美術方法的掌握,并通過美術實踐活動,達成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目標。
如,以《剪紙故事》教學為例,教師就可創設故事情境,從故事的引導著手,創新美術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教師可在教學開始前,指導學生準備好彩色的蠟紙、剪刀、膠水。而后進入到故事情境導入中“周末,小麗和妹妹來到公園里喂小松鼠,小松鼠可乖了,看!小松鼠一點都不怕她們,一邊吃著食物,一邊與小麗玩耍。她們在一起快樂的玩耍,度過了一個美好的星期日。”。教師出示自己剪好的小松鼠剪紙,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剪紙的興趣。教師通過故事引導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剪紙活動中,通過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完成剪紙故事表達為主的剪紙練習,剪出具有故事主體內容展示的剪紙作品,完成動手能力不斷提升的目標。以此,教師借助剪紙教學活動,通過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美術審美能力。藉此,提升小學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教學效率。
三、整合學生學習方式,鼓勵自主創作
整合學生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創作,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以此,教師進行小學美術教學活動時,就可通過整合既往學生學習方式,借助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美術作品的自主創作。學生可依據教師的指導,將學習到的美術知識、美術創作手法進行綜合整理,多層次的疊加應用,促使美術作品高效率完成,提升其創作能力,展示美術活動中的動手能力。教師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教學目標實現。
如,以《我愛我家》教學為例,教師可通過整合學生學習方式,以問題引導或情境畫面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我愛我家”的藝術創作。教師進行問題方式引導時,可借助情境畫面展示的內容進行問題提出,以這種整合方式,使學生美術思維能力得到拓展,想象力逐漸豐富起來,進而產生想要完成《我愛我家》美術作品的欲望。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畫面展示功效,播放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場景。畫面中除了出現快樂生活的家人,還可出現一些生活常用的冰箱、方桌、電視、沙發等,讓學生能夠借此聯想自己家的生活場景,完成“我愛我家”的畫面構設。同時,教師還可依據畫面整合進問題“你的家是什么樣子的呢?”、“你的家里都有誰呢?”、“你愛你的家么?”、“你將如何將你的家介紹給大家呢?”、“你可以通過手中的畫筆,為你幸福的家庭生活畫一幅畫么?”。學生依據教師問題提問方式的引導,動手進行畫作“我愛我家”,動手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與鍛煉,逐步實現提升美術動手實踐能力提升目標。
總結: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教師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可使學生通過實際動手,對美術圖畫與色彩進行感知,培養其美術審美能力。以此,教師可依據美術學科教學特點,不斷調整美術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調整學生美術學習方向,以實踐操作為主,通過引導學生動手,使學生依據思維想象力,恣意發揮美術創作力,完成具有獨特美術視角作品。提升學生美術能力,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蔣思思.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方法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21):178-179.
[2]劉沐言.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研究[J].家長,2021(29):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