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扣
摘要:目前,小學音樂課堂的思路、方法正不斷地調整,需切實地站在小學生的角度思考,堅持按照綜合性的教育理念完成。合唱教學的應用,能夠讓小學音樂課堂的集體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合唱教學的實施難度并不低,而且每一個學生的天分、特長存在很大的不同,此時要按照協調性的方法,讓小學生在合唱的過程中保持足夠平衡,促使大家的成績更好地鞏固。
關鍵詞:合唱教學;小學音樂;課堂應用
現在的小學教育體系不斷地完善,尤其是在藝術類科目的教學、培養方式上不斷地創新。小學音樂課堂的打造,需站在多個角度思考、完善,確保教學的效率、質量不斷地提升。
一、提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興趣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合唱教學工作科學開展,并進一步做好對學生合唱學習有效性的提升,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這對于推動小學音樂教學進步,實現素質教育目標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對當前小學生的心智發育狀態的研究,教師可以了解到興趣是學生的主要學習動力,想要提升他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就必須要先滿足他們的興趣需求。合唱作為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知識內容,其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與同學的互動、交流獲得進一步的認知啟發,而且他們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和體會到音樂的魅力,獲得認知水平的進步和提升。這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促進學生進步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對合唱教學工作的有效性提升,能夠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學習體驗,這對于學生的學習進步起到了關鍵作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工作質量也會因此實現進步。從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來看,雖然知識內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學生學習的方式相對有限,所以學生真正感受和體會到的趣味性非常有限,這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態度,同時也會對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帶來影響。但當教師開展合唱教學,且盡量豐富其教學內容、教育模式時,學生能夠獲得比以往更豐富且具有趣味性的體驗,如與同學一起進行互動的合唱學習,為了鍛煉合唱能力設計的趣味游戲等,這些都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并讓他們感受和體會到合唱音樂的魅力。
二、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開展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合唱教學的教學情境,創新思考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音樂教學是心靈得以陶冶的學習進程,是培養學生們演唱和藝術潛質的學科。小學音樂教育能夠獲得更多的文藝素養,是提高整個國民藝術品質的重要教育內容。合唱教育作為音樂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身的教育已經逐漸走向成熟,為了能夠在教學中讓學生有效地感受力量,音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教學本身的魅力,從而能夠獲得更多的教學成效,并且能夠讓學生的合唱能力有更好的進展。音樂教師為了給學生帶來循序漸進的教育效果,需要能夠就音樂教學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加以探究。為了能夠就不同教學階段施加關注力,教師可以利用更加合理的音樂教學情境,展開欣賞音樂等方面的思考和嘗試。在合唱的教學情境中,由于每個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都被合理調動,所以會產生更加豐富的音樂學習情感,并且能夠將音樂的創作和合唱音樂的展示融為一體,保證合唱教學的學習過程能夠合情合理。
(二)引導合唱教學的技巧學習并強化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合唱學習是一種享受,也是對于音樂技能的一種訓練。教師對于每個小學生的日常訓練都應該格外重視,尤其是在傳統音樂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現代合唱教學講究“聲到、意到”,是很考究基本功功力的。如果傳統教學中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音樂素養,那么就要求教師能夠合理地引導,讓學生們能夠達到對于知識的內化。分聲部合唱的訓練既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訓練,這是能夠建立在興趣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過程。音樂教師使用積極有效的教育方式,利用更加專業化、體系化的方式提升學生的音樂合唱專業素養,并且能夠在引導學生生存技能的同時,總結獲取和練習合唱技能,提升合唱能力的路徑,培養音樂合唱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注重引導學生們的學習技巧,并且在大量的音樂合唱嘗試中取得進步。此時需要大量的訓練,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到音樂章節重點律動,能夠隨著音樂的節奏而心潮起伏,感受美好的音樂學習進程,有感而發地進行合唱。音樂是對于人類心靈的律動展現,給學生帶來了愉悅的精神熏陶。
(三)利用合理的樂器設置幫助學生們取得進步
音樂教師能夠給學生帶來高質量的合唱教學指導,這是因為知識的深度是隨著教學科學性的發展而取得的。對于教師來說,為了能夠有科學性的教學效果,教授時可以借助樂器等手段,逐漸吸引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唱教學之中。很多音樂教師本身的樂器功底很高,這也能夠讓學生們看到音樂大門的新世界。音樂教學具有獨特的魅力,也同步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要求。為了能夠讓合唱教學的教學形式極大化豐富,需要在教師樂器伴奏的幫助下,讓學生一起進行和聲部的練習。基于優秀的教學課堂氛圍,學生們學會配合精神,也對于合唱訓練的基本知識有所掌握,最終贏得了學習的進步。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內容,在相當多的教育實踐中,人們都會就如何培養學生們的合唱配合度進行思考,由于音樂教師的職業素養正在逐漸提升,因此,對于合唱教學的思考也越來越多。音樂教師應該時刻注重深化個人的音樂教學素養,在樂器伴奏、示范演唱等各個環節都加強個人訓練。只有教師的音樂教育素養得以提升,學生們才有機會在音樂教學中得到更多美好的啟迪,更多的音樂合唱教育訓練效果也能夠得以更好地展現。要想在現代合唱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成就,需要音樂教師不斷進行教育教學的探索和創新。
合唱教學的訓練,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對小學生的優勢進行良好的發揮,對小學生的短板不斷地改正,讓大家在合唱教學的開展上,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成績、能力。教師針對合唱教學的把握,還要階段性地與小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充分了解他們的想法,不要給小學生造成太大的壓力,應指導小學生在學習的成績上更好地鞏固,實現自身的全面轉變,加強合唱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昌云.淺析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及意義[J].女報:家庭素質教育,2020(3):0231-0231.
[2]劉雅芳.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J].知識窗,2020(20):84.
[3]肖葵.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J].東西南北:教育,2020(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