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雪蓮
摘要:低年級小學生正處于自我調整和發展的關鍵時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導致很多低年級小學生認為數學是抽象、難學的,不能很好地適應數學學習。為了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趣味性教學法應運而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并且被廣泛地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教學法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以輕松、幽默的教學風格和清晰、明朗的教學內容,改變了低年級小學生對數學的錯誤認知,促使低年級小學生強化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幫助低年級小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中展開學習,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趣味性教學法,不斷挖掘低年級小學生的潛力,為低年級小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滿足低年級小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為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趣味性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數學啟蒙的階段,數學基礎還不扎實,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還有待加強,如果教師一直沿用老舊的教學方法,而不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長此以往只會使低年級小學生感到厭煩和抵觸,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而趣味性教學法的運用,拓展了低年級小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教學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課堂教學更加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有效地激發了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個低年級小學生都能夠在數學課堂上有所收獲,有利于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
一、設計趣味教學情境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從低年級小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低年級小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再現教學內容或為新知講授做好背景鋪墊,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現行的數學教材圖文并茂、生動形象,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深入挖掘這些圖片的內涵,把圖片反映的數學問題串聯成簡短的小故事,將教材中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鮮活,使數學課堂成為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的樂園。有些知識點與現實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將這些知識點融入生活情境中,讓低年級小學生使用道具將數學題表演出來,一方面鍛煉低年級小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深化低年級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課堂教學“動”起來。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多媒體情境,在課堂上播放低年級小學生喜歡的兒歌、動畫、童謠等,豐富數學教學資源,為課堂教學增加童真童趣,使低年級小學生主動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設計的情境要切合實際,避免情境華而不實,影響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組織趣味數學游戲
愛玩是低年級小學生的天性,教師可以把數學知識與數學游戲進行融合,通過一些巧妙的數學游戲開發低年級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積極動腦的學習習慣。游戲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為低年級小學生創造了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使低年級小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低年級小學生正處于對事物充滿好奇的階段,因此教師可以把低年級小學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引入課堂中,將其制作成游戲的道具,并在游戲中加入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問題,讓低年級小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主動思考和探究,獲得更多的靈感和啟發,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例如,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點,為了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計算競賽,為低年級小學生設計各種各樣的計算題,并要求低年級小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計算任務。這種教學形式能夠激起低年級小學生的好勝心理,調動低年級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幫助低年級小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真正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計算水平。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難度為低年級小學生設計闖關游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設置重重關卡,促使低年級小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逐一突破,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
三、運用趣味教學手段
興趣是低年級小學生獲取知識最主要的推動力,低年級小學生只有對數學課堂產生了興趣,才會積極地投入進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所以,教師要善于運用趣味教學手段,吸引低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低年級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數學知識舍棄了具體形象的支撐,以抽象的文字呈現在低年級小學生的眼前,導致低年級小學生理解和接受起來比較困難。此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低年級小學生演示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閃爍、移動、變形等功能,讓低年級小學生具體、形象地感知數學知識,從而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學具教學,鼓勵低年級小學生一邊動手操作學具,一邊探索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知識的具體應用,深化低年級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喚起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鼓勵低年級小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學具,實現手腦并用,鍛煉低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在制作學具的過程中,應提倡學生采用節能環保的物品或者廢舊物品制作學具,這不僅發展了低年級小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向低年級小學生滲透了環保意識,實現了數學教學與德育的完美結合。
四、創新趣味數學作業
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鞏固和延伸,也是教師獲得課堂反饋的重要手段。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作業機械重復、枯燥乏味,很多低年級小學生都不喜歡做數學作業,不能發揮作業的輔助功能。為此,教師需要創新作業的形式,增強數學作業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吸引低年級小學生主動完成。在設計作業時,要從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改變單一的作業方式,增加設計實驗性的作業,讓低年級小學生在課后通過做一做、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動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一邊動腦思考,一邊動手操作,將興趣激發、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促使低年級小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為低年級小學生設計探究性的數學作業,讓低年級小學生通過觀察、調查、上網查找資料等形式去尋找和數學作業相關的信息,調動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探索中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形成數學知識體系。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布置一些能讓低年級小學生進行合作探究的實踐型數學作業,讓低年級小學生分工合作,發揮自己的才能,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責任感和團隊意識。
五、結語
總之,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夠提高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低年級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還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將趣味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極致,讓低年級小學生在趣味教學中感受數學知識的神奇和魅力,促進低年級小學生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唐正榮.論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技風,2020(18).
[2]夏佳明.談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才智,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