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發展,大批教育工作人員針對我國傳統教育教學工作模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究,從而全面推動了教學工作方法的科學調整與改良,為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保障。在這一問題上,研究人員指出,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備課環節的有序開展有利于幫助教育工作者合理實現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充分設計,對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落實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基于此,大批教育工作者針對如何開展備課工作進行了分析,希望有效促進備課工作綜合質量的提升與改進。在本文中,筆者針對影響教師備課質量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歸納,同時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建議,希望為后續教學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教育;道德與法治;備課質量;主要問題;優化建議
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備課工作的合理落實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實現對于相關知識的充分梳理,有利于促進后續教學工作的全面開展,對于我國初中階段教育教學工作綜合體系的完善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1]。基于此,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工作不斷深化,大批教育工作人員針對如何開展備課工作進行了分析與審視,希望進一步結合先進教育觀念實現對于備課工作方法的充分探索與調整,繼而促進備課工作綜合質量的提升與改進。
一、影響教師備課質量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教育觀念較為傳統,不利于備課工作的全面開展
就目前而言,部分教師的教育觀念相對較為傳統,從而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習慣于將自身作為教學工作的主要輸出者,而忽視了學生群體的價值[2]。由于這一問題的存在,教師在備課階段往往難以有效結合教材知識點進行師生交流問題的設計,繼而不利于其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有效結合這些問題對學生展開充分引導,對于后續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造成了阻礙。
(二)備課質量受到精力限制,不利于備課工作效率的提升
大量研究資料顯示,在備課工作開展期間,由于受到個人精力的限制,教師在進行備課時往往存在一定的思維局限性,從而不利于其有效結合教學工作目標實現對于備課內容的合理設計[3]。與此同時,單打獨斗的備課形式往往難以幫助教師突破自身思維意識的束縛和桎梏,繼而難以促進備課工作針對性地提升與改進,對于備課質量的提升造成了一定影響。
(三)備課工作缺乏及時反思,不利于工作內容的合理轉變
相關調查表明,部分教育工作者在開展備課工作的過程中并未有效結合后續教學工作落實情況對于備課質量進行充分反思,基于此,教師往往難以有效根據教學工作實際情況對于備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系統分析與探尋,繼而不利于備課工作綜合質量的提升與優化,對于備課質量的改進造成了不良影響。
二、優化教師備課質量的相關建議
(一)做好先進教育觀念滲透,有效開展教材內容系統分析
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為了進一步促進教師備課質量的全面優化,教育工作人員應合理做好對于先進性教育觀念的學習與思考,以便將先進教育理念滲透進自身備課工作中,以便全面促進備課工作內容的科學調整,在備課階段結合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問題的設計,以期在課堂教學實施期間進一步實現對于學生群體的科學引導,為學生能力的改善提供強有力的保障[4]。例如,在對統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學習新天地》一課進行備課的過程中,通過積極做好對于教學理念的充分探索,教師在備課階段可以進一步結合教材內容設計相應的問題,以便幫助學生有效實現對于教學內容的充分探究,繼而促進學生群體教學參與度的合理提升,確保課堂教學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二)定期開展教研討論活動,促進優秀備課經驗充分推廣
在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教育工作者應結合備課環節的落實情況進行專題討論,從而在討論期間合理結合相關內容展開具體思考,以便匯集教師隊伍集體智慧實現對于優秀備課經驗的充分推廣,確保教師進一步拓寬備課思維方式和方法,促進備課工作效率的提升與改進。例如,在對統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師生之間》一課進行備課的過程中,通過教研討論工作的全面落實,教師可以結合長期以來的教育教學經驗進行合理交流和溝通,從而幫助教育工作者在溝通期間充分認清不同備課方式對于課堂教學工作所產生的影響,進而促進教育工作質量的合理改進。在這一問題上,大量教學經驗顯示,通過相關工作的全面落實,有利于推動先進備課經驗價值的充分發揮,對于備課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三)結合學情進行教學反思,保障備課工作側重點的調整
研究人員表示,為了進一步促進教師備課水平的合理改進,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應積極結合后續教學工作落實情況,對于備課階段的相關準備及所涉及的教學環節進行充分評價,以便對備課方法進行調整轉變[5]。在這一問題上,通過積極做好對于學生群體的密切關注,教師可以合理促進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入調整與轉型,對于教學工作質量的改進至關重要。例如,在對統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揭開情緒的面紗》一課進行備課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結合教學工作展開反思,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群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相關表現對于教學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充分探索,以便促進備課工作側重點的轉變,確保績優生和學困生等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可以通過學習實現對于相關知識的深入理解與合理認識,進而為我國素質教育工作目標的達成提供強勁的助力。
結語:
從發展的角度分析,通過合理做好備課工作的全面落實,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環節的合理設計,以便有效確保自身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可以進一步實現對于教學工作節奏的充分把控,對于學生群體教學能力的改進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針對相關問題,教師應結合先進教育觀念對于備課工作進行審視,以便促進教育教學內容的多元化發展。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定期結合備課工作展開交流討論,從而促進先進備課學院的合理推廣,繼而為后續教學工作落實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馬麗紅. 簡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如何備課[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0):867-868.
[2] 龍群. “變味”集體備課的負效應 ——初中道德與法治集體備課的再思考[J]. 文淵(高中版),2021(3):71.
[3] 李超. 統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二次備課實施策略的探索[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1(6):222-223.
[4] 鄒光振. 初中道德與法治備課的三個策略[J]. 廣西教育(義務教育),2019(7):146-147.
[5] 趙海偉. 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效率的有效策略[J]. 散文百家,202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