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海艷
摘要:以核心素養為主線構建創新的教學模式,這是教師開展創新教學應該走的道路,在具體落實這一教學舉措時,教師應先把握好“核心素養'的教育內涵及其教育價值,然后引入科學的教學模式,將核心素養這一關鍵要素與科學教學模式相結合本文以小學數學學科為例,著重探討分享導學教學模式與核心素養理念相融合的教學價值與教學路徑,讓學生在分享導學模式下提升自己應有的數學素養,提高各項核心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分享導學;教學模式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的教育方法非常多,如分享教學法、導學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方法具有獨特的教學優勢,小學數學教師將兩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建構一個完整的分享導學教學模式,并將其落實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這無疑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
一、學生應形成和具備的數學核心素養概述
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時,為了保障自己未來的終身發展,并且滿足社會發展對自己提出的要求,需要形成一種必備的核心素養。比如在學生學習數學學科知識時,要形成多種不同的關鍵能力、必要品質!首先,學生在學習具有抽象性的數學知識時,應該形成一種數學抽象思維能力。這種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也有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出了要求,學生在學習這些數學知識時,應促進自身直觀想象能力的發展,讓這一直觀想象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點。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分享導學教學模式運用價值
現代教育強調的不再是知識本身的學習,而是強調學生在學習知識時要具備-定的巧妙學習方法、具備良好的學習素養與學習能力。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科教育模式更是凸顯了這一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因此教師在核心素養主線下建構的分享導學教學模式已經走出了傳統教學的桎梏,這一教學模式的教學價值更是不可小覷。一是分享導學教學模式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自主學習、相互交流,這無疑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思維更加活躍,促使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思維下提出更多的學習想法,讓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枯燥乏味。二是分享導學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的個人表現提供平臺,為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不錯的條件學生既可在個體發展的過程中掌握好應學的知識與技能,又可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與個人品質三是分享導學教學模式能夠加強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科學指導,讓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相互輝映,有利于教師打造一個更適合學生成長的學科課堂。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教師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引入分享導學教學模式,可發揮上述的教學作用,改善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中各方面的問題同時,學生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展開數學學習,還可形成各項關鍵的數學素養與學習能力,使其成為具有良好數學品質的學習者在這樣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可獲得比較全面的發展。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分享導學教學模式運用策略
以“長方形的面積”一課為例,小學數學教師在貫徹落實分享導學教學模式時,可采取的教學策略具體如下:
(一)開展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
在分享導學教學模式下,教師開展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發揮主體意識,圍繞著新課的重要學習內容展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合作”探究”本身就是新課程倡導教師要給予重視的教學要素,這些要素能夠幫助教師建立起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數學課堂,旨在改善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低、自主學習能力薄弱、合作學習能力較低、探究學習能力發展不充分等方面的問題尤其是數學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教師在分享導學教學模式下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讓學生的數學學習不再被動。在“長方形的面積”一課中,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長方形的特征、面積單位等方面的知識,為學生學習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知識奠定了基礎。為了讓學生有效掌握這方面的知識點,教師可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原則,為學生合理安排學習任務,使其在學習任務驅動下主動深入到課堂知識的探究學習過程之中具體學習任務如下:(1)回顧面積單位相關的舊知識,自主探究面積單位與長方形的面積之間的關系;(2)回顧長方形的特征相關知識,大膽地猜測長方形的面積和哪些關鍵要素有關,并主動探究其中的關系;(3)與同伴-起合作探究長方形面積的測量這一動手操作活動,并自主設計合作探究的操作方案,自己的方法嘗試測量長方形的面積;(4)根據先前提出的猜測,在操作活動中予以驗證。這一系列的學習任務能夠促使學生主動溫習舊知識,并將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聯系,學會運用舊知識對新知識進行認知與理解,并嘗試站在新知識的角度,提出一些大膽的猜想,再通過合理的方法予以驗證。這一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定的自主學習空間,也給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了平臺,還激活了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思維,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開展以教師點撥為主的導學教學活動
學生在分享和互動交流環節,可以牢固掌握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為了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最大化,教師還需在分享教學環節的教學活動結束后,進入到導學教學環節,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進行適當的點撥。比如教師可點撥學生去思考這樣的數學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要測量教室或草地等長方形實物的面積,會發現用面積單位一個個去測量的方法比較麻煩,你們還能想出更簡便的好方法來計算長方形面積嗎?'在教師的導學點撥下,學生開始進入到新一輪的思考之中有的學生嘗試通過畫平面圖的方式,將數據記錄下來,然后提出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問題,再靈活運用課堂上的知識點來解決這一問題這一過程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數學學習技巧,還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圍繞著核心素養這一關鍵要素,對分享導學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建構與運用,切實改善了數學課堂上原本存在或者新產生的各種教學問題,還優化了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逐漸提高,其數學學習效果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最為明顯的就是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已經得到了比較全面的發展,意味著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效果發生了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郁燕紅。基于建模思想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