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
關鍵詞:課程改革;物理實驗;物理教學;自制教具
從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出,人們總是從實踐中總結出規(guī)律和理論,然后又通過新的實踐來檢驗這些規(guī)律和理論的正確性,借以進一步發(fā)展理論。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的關系非常密切,它們的所有成果是來自定量的實驗,或經(jīng)定量實驗證明,隨后還將依靠實驗而發(fā)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還可以檢驗理論是否正確,開展實驗教學和教具研究,與學生共同成長,是一個永恒的課題。運用物理實驗開展教學,獲取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興趣和科學成才等,尤為重要。而怎樣選擇和應用實驗教具,不只是為了上好實驗課,而是更深刻理解和運用知識點。時代變化,教學儀器也不斷更新與改進,但由于配置的實驗儀器數(shù)量有限,并且不能十全十美,新教具的開發(fā)、研制、生產(chǎn),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物理教學中自制教具研究和改進成為一個永恒的課題。
一、自制物理教具的意義
(一)自制教具有利于消除物理學的神秘感
取材簡單,自制教具也容易制作,但需要動手去思考和理解、觀察物理過程的變化,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物理現(xiàn)象。
例如,在學習“保險絲怎樣起到保險作用”時,很多同學感覺保險絲的熔斷過程比較神秘。自制“保險絲演示儀”可以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取長約18cm的保險絲,兩端用陶支架水平固定,加上最大36V可調(diào)電壓。當逐漸增大電流時,保險絲中間逐漸下垂,直至垂得很厲害(4-5cm)時才突然熔斷,發(fā)出火花和響聲,歷時幾秒鐘。在上述演示中若故意反復增加(但不使保險絲熔斷)和減小電流,則可看到保險絲魔術般的逐漸變長,彎曲下垂,又逐漸收縮,慢慢拉直。在課堂演示的幾分鐘內(nèi)可反復多次,把物體的“熱脹冷縮”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自制教具有利于教改的后續(xù)之路
傳統(tǒng)課,教師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自制教學儀器進行教學和實驗,改變了“滿堂灌”的現(xiàn)象;創(chuàng)新了教學方案;讓學生動手進行自制教具,共同學習和探索教學改革的思路。自制教具還豐富了課外活動,自發(fā)成立了興趣小組。
(三)教具自制有利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及創(chuàng)新能力
一件成功的自制教具的誕生,是教師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積累,在過程中,思想和意志磨煉了,知識也得到了升華,能力也得到檢驗了,素質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改進或創(chuàng)新教具,根構思設計,反復研究實驗,一定能成功。
二、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自制教具儀器是古往今來歷代科學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物理學很多成就,是伴隨著儀器的成功設計而誕生。目前中學中職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有點擔憂,實驗實踐因為不參加考試,被弱化。自制教具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開闊了思維,還能解決當前教學儀器不足。
(一)自制教具可以彌補原有教具的不足
自制和改進教具將現(xiàn)代科技溶于其中,彌補現(xiàn)有教具之不足。例如:在物理課的“摩擦起電”實驗中,通過實驗懂得了摩擦可以帶上靜電,帶電體吸引輕小的東西。思維再擴展一些?靜電還有別的用處?為此,我們可以制作一個模擬裝置——消煙除塵:“煙囪式日光燈管”,蚊香煙從“煙囪”中冒,然用將煙塵除掉,起電機產(chǎn)生靜電,改進實驗后。加深了對靜電理論知識點的理解,開闊視野,而且還進行了環(huán)境保護知識及現(xiàn)代科技知識的教育。
(二)自制教具趣味性實驗的質量提升
吸引學生注意力,就是趣味性教學的好手段,增強好奇,激發(fā)興趣,推動改革。課堂教學中增加一兩個趣味性實驗的穿入,可讓整個課題質量提升不少。
例如,在講解壓強概念之前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無底蓋木箱上面蒙白紙,紙面張緊,將五塊磚輕輕地平放在白紙上,觀察紙面下凹沒破裂。一塊磚輕輕豎直放白紙上,聽到“叭”聲白紙破裂了。同學對手指一戳就破的白紙能放五塊磚感到吃驚,而對磚的平放和豎放產(chǎn)生的效果如此不一樣更不可思議。積極思維基礎,自然地教師引導認識了壓強的概念,并對壓力和壓強的概念有了較清楚的認識。
又如,在給學生演示慣性時,改變一下傳統(tǒng)的演示物,用雞蛋代替小球,用水杯代替支柱,雞蛋和水杯這些取自生活中的物體,學生感覺很熟悉,也很有興趣。在水杯中放半杯水,當老師迅速彈掉硬紙片,學生看到雞蛋落入杯中水花四濺,內(nèi)心多么興奮。
(三)自制教具和購買教具結合起來,可以有新的應用
把一部分自制教具器件和原購買教具搭配,可以做一些新實驗,如在學習光的傳播和折射時,在一個可樂瓶中放半瓶水,滴入幾滴墨水,再把一只燃著的香插進瓶口,讓煙充滿瓶子。用一只激光筆斜向下照射可樂瓶,可以清楚地看到光在有煙霧的空氣中傳播,然后經(jīng)折射進入水中。該教具可以將不容易看到的光線清楚地顯現(xiàn)出來,使同學們更直觀的認識光的傳播和折射。
三、自制教具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教具制作要求
教具制作不是模仿工作,應該含有較多的創(chuàng)造性。過程中的具體要求如下:
1.啟發(fā)。自制教具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反對無法展現(xiàn)的物理知識,在學生面前,無所獲。提倡讓學生理解所演示的物理道理。
2.經(jīng)濟。自制的教具少花錢,成本低,能達到效果就行
3.可靠。我們要求自制的教育能堅固耐用、不易損壞、工作穩(wěn)定。我們做的教具并不只是做一次實驗就不要了,也不只求偶爾成功一次,教具應該重復性好。
4. 安全。安全第一,自制教具不能不能例外。在自制教具中應盡量避免出現(xiàn)高溫、高壓的危險因素,實在無法避免時一定要注意師生安全。
(二)教具設計時注意的問題
1.不脫離教材。脫離物理教材,任何深奧物理原理的儀器,都會失去光輝和意義。
2.不放棄改進。之前有了許多研究,資料都有介紹,我們抓住某點某方面進行改進,也可得到收獲。例如:在趣味性方面著手,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刺激學生的興奮神經(jīng),產(chǎn)生深刻印象,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又例如:在制作材料上下功夫,如果能使學生唾手可得,顯然更具有推廣意義。再例如:在啟發(fā)性方面著手,可以展示物理過程,向學生揭示物理想象發(fā)生的步驟。
3.不超出范圍。實際和量力同時并進,超綱內(nèi)容不涉及。
(三)自制教具應該取材于生活中的常見物質。
常用的廢物料有薄鐵片、厚紙片、玻璃邊角料、電話卡、包裝泡沫、塑料膜、罐頭盒、易拉罐、廢膠卷、膠卷桶、舊燈泡等等。玻璃片常用于光學教具;質輕、絕緣、易加工的包裝泡沫多用于靜電學和其他學科;厚紙片、電話卡則易于制作規(guī)則的狹縫和圖案。有些廢物利用已達到系列化,如易拉罐系列、紙教具系列、泡沫塑料系列等,都能完成許多有趣的演示。
例如,在學習電動機原理時,我們可自制一個簡單的電動機:用導線做兩只叉形支架,分別焊接在一節(jié)干電池的正負極,再用漆包線折成一個三匝方環(huán)形線圈,漆包線的兩端引出來,三匝線圈和兩個端點都在一個平面內(nèi),將兩個端頭同一側面的漆刮去。平放干電池,在上面固定一塊磁鐵,當把線圈放在叉形支架上時,通電線圈由于洛倫茲力的作用便轉動起來。該教具制作簡單,使用方便,很好地模擬了電動機原理,學生目睹電動機的轉動,會積極地思考其中的科學道理,而且日后印象深刻。用生活中的物品與身邊的常見材料來做實驗,讓學生熱愛物理、熱愛科學,有研究的情節(jié)。
四、結語
綜上所述,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助于活躍物理教學的氛圍,同時還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并且還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也會明顯提高。因此,物理教師應該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前,與學生們共同對這一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此確定需要制作的教具和需要使用的材料,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找到這些材料后,便可以在正式教學活動中完成教具的制作。在開展自制教具活動的過程中,任課教師必須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位置,這也是自制較具重要價值充分發(fā)揮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作為物理教師,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科技,與實踐結合,創(chuàng)新自制教具,讓學生動手實踐,提升自身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孩子們做個“小發(fā)明家”。
參考文獻:
[1]潘俊曉,楊小軍,曹雷明,等.基于新課程標準下中學物理實驗研究的教學內(nèi)容改革[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28):14-15.
[2]尹慧萍.自制教具在中學物理力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理工學院,2021.
[3]王旭.自制教具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及其實踐案例研究[D].西南大學,2020.
[4]揭小夢,周新雅,周行.基于一道經(jīng)典物理題的教法探討[J].中學物理(高中版),2022,40(1):29-31.
[5]黃軍榮.運用自制教具提高中學物理演示實驗有效性教學的研究[J].學周刊,2019(26):60-61.
[6]李林深.實驗情境創(chuàng)設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9.
[7]李書鵬.積極發(fā)揮自制教具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3):45.
[8]江耀燦.中學物理教學中自制教具使用的問題及其改進[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16):63-64.
[9]史鴻耀.師生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29):15.
[10]楊士濤.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力學演示實驗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1(3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