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即興伴奏作為一項師范生必備技能,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起著關鍵作用。它擁有一些特殊性,綜合了多種學科的特點,是鋼琴與其他音樂學科的結合。在學習與鞏固鋼琴即興伴奏時,我們需要學會基本的鋼琴演奏技能,以及掌握和聲、曲式、復調等基本作曲理論知識。在掌握好這些技能之后,我們需要對這些知識進行整合,然后將其運用到鋼琴即興伴奏中,使之能較好的服務于中小學音樂課堂。
關鍵詞:音樂師范生;鋼琴即興伴奏;問題
1鋼琴即興伴奏的概念與重要性
1.1鋼琴即興伴奏的概念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種只看到旋律就能即興用鋼琴彈奏出伴奏的技能。它要求伴奏者將演奏鋼琴能力以及和聲曲式等作曲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對現成的旋律,在腦海中迅速的做出分析,完成和聲與織體的選擇后進行伴奏。費承鏗曾指出“即興伴奏并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門術科,它是我國音樂教育中所特有的課程,是與五線譜的首調唱名法和簡譜體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鋼琴即興伴奏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實用性;第二及時性;第三靈活性;第四創造性。
1.2鋼琴即興伴奏的重要性
一、運用于歌唱教學。
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中,歌唱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鋼琴即興伴奏又在歌唱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由于中小學音樂課本中的歌譜大多采用簡譜,這要求中小學音樂教師能根據歌曲簡譜立馬彈奏出伴奏或完整歌曲,因此需要具備嫻熟的鋼琴即興伴奏技能。另一方面,由于歌唱教學模式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中多為齊唱或合唱形式,且中小學生音樂水平層次不一,因此需要在鋼琴即興伴奏的帶動下進行歌唱,既能讓學生產生興趣,也能活躍課堂氣氛。對于鋼琴即興伴奏的彈奏,應根據不同的演唱形式選擇不同的伴奏織體。在齊唱教學時,應盡量采用帶有旋律且較為簡單的伴奏織體,適當的突出主旋律,以輔助學生進行歌唱。在合唱教學時,應采用柱式和弦做為和聲織體以及無旋律的伴奏音型,培養學生對和聲的聽覺感悟能力。在歌唱教學的過程中,較好的鋼琴即興伴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更好地讓學生感受、理解歌曲,讓學生有美的體驗。
二、運用于欣賞教學。
在中小學音樂課程中除了歌唱課,欣賞課也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欣賞課是最能讓學生感受音樂魅力的課程,它要求學生具有欣賞美的能力,需要老師帶領學生一起呈現出富有創意的音樂課程。而鋼琴即興伴奏可以在中小學音樂欣賞課中作為呈現創意的重要方式。中小學音樂欣賞課的要求是讓學生熟記主題音樂,教師可以通過鋼琴即興伴奏彈奏主題音樂旋律,帶學生哼唱主題音樂的旋律,來增強學生對主題音樂的記憶,在彈奏鋼琴即興伴奏的過程當中,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織體,和聲以及演奏技巧來烘托主題旋律,讓學生可以體驗到不同的音樂色彩。
2音樂師范生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存在的問題
2.1觀念問題
一、不重視鋼琴即興伴奏與大學音樂基礎課程。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現階段大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師在大學學習階段,并沒有足夠地重視大學音樂基礎課程,且對這些課程產生興趣,從而導致鋼琴即興伴奏水平有限。綜合性大學的音樂教育專業一般開設有:樂理、視唱練耳、和聲、曲式等音樂基礎課程,除此之外,為了加強音樂師范生鋼琴即興伴奏的學習,還開設了鋼琴基礎教程與鋼琴配彈課程,旨在幫助音樂師范生更好更容易地掌握鋼琴即興伴奏這項技能。可在學習期間,由于學習者自身不夠重視,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使之綜合能力得不到提高,鋼琴基礎掌握不牢固,在鋼琴即興伴奏上無從下手,以至于到了工作崗位便出現“不敢彈”、“怕彈錯”等怯場的狀況。甚至有的教師在明知自己的鋼琴即興伴奏短板的情況之下,卻不亡羊補牢,最后使充滿詩情畫意的歌曲教唱課、欣賞課變成了枯燥乏味的講解課程,學生聽不進,教師的教學目標也難以達成。
二、機械對待鋼琴譜。
機械對待鋼琴譜是音樂師范生在鋼琴學習上的通病。在彈奏鋼琴譜時,就像一個機器人只管在鋼琴上按音符,機械地完成鋼琴學習練習任務。在這樣的練習和學習過程中,雖然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鋼琴的彈奏技巧和演奏能力,但卻忽略掉了音樂的本質,缺少了作曲家想要通過鋼琴譜傳遞給我們的情感與表現,失去了音樂的靈魂。這類問題筆者把它總結為兩點,第一:沒有理性分析樂譜,給樂曲進行分句分段練習。第二:沒有深刻剖析作品表達的情感,給予樂曲生機。
2.2技術問題
一、鋼琴基礎薄弱。
鋼琴即興伴奏的核心是“鋼琴”,擁有一個比較好的鋼琴水平是鋼琴即興伴奏的前提,鋼琴基礎薄弱主要歸結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起步晚,許多中小學音樂教師學習鋼琴是從高中開始,甚至是在大學才接觸到鋼琴,除了本身是鋼琴生外,學習鋼琴時間較短。第二課程影響,大學針對師范生開設的鋼琴課為一對多,鋼琴課的質量大大削減,且師資分配不均,老師無法顧及到每個學生,所以導致鋼琴水平不扎實。第三自身因素,缺乏對鋼琴系統地練習,在練習鋼琴的過程中出現塌指,手腕僵硬等一系列問題,鋼琴踏板使用不規范,造成琴聲在聽覺方面的混亂。以上都是筆者總結音樂師范生在鋼琴基礎薄弱方面的問題。
二、和聲問題。
為旋律配和聲是完成鋼琴即興伴奏的最關鍵的一個部分,是鋼琴即興伴奏的靈魂所在。大部分音樂師范生都由于和聲聽覺受限,以及大學和聲學基礎差,往往為旋律配不出合適的和聲,以至于達不到旋律的和聲聽覺效果。和聲問題往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和聲選擇上的問題,整首旋律出現較多相同和聲,和弦用法過于單一,和聲進行顯得呆板,和聲色彩暗淡,和聲使用不熟練,在選擇和弦時猶豫不決,大大影響鋼琴即興伴奏完成時間。2,和聲進行中的問題,附屬和弦使用過于頻繁,不注意和聲的解決,以及出現倒功能,在和聲進行中,無完滿終止。
三、織體問題。
織體的運用在鋼琴即興伴奏中起著連接作用,是一座即興思維合成與呈現的橋梁。有時候織體的正確運用可以使旋律富有流動性,從而顯現生機。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中,如果織體運用不當,將影響課堂效果,達不到美育的目的,增強學生審美能力的要求。通常中小學音樂教師將出現一下幾個問題,第一,織體選擇過于單一,選用柱式和弦或分解和弦作為通篇歌曲的伴奏織體,或者是“五八度打遍天下”例如,在歌曲《讓世界充滿愛中》采用帶旋律伴奏,左手都為分解和弦。第二,織體在交換的過程中雜亂無章,例如,一首歌曲可以運用多種織體,應根據歌曲的段落以及和聲進行交替變幻,而不是毫無規律的進行織體的變幻。
2.3實踐問題
一、調性不熟練。
在中小學的音樂課堂中,歌唱課與欣賞課大多會用到鋼琴即興伴奏,以輔助學生歌唱或熟唱主旋律。而由于中小學生正處于變聲的過渡期,若直接按課本中譜子的原調彈奏,則會出現學生唱不上去或是低不下來的情況,既影響了課堂效果、降低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又無法達到教學目標,這時教師彈奏出合適的調則尤為重要。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大多數中小學音樂教師只會彈奏C大調,少數教師能彈奏一個升號調或一個降號調,而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掌握不同的調性,在課堂中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音域彈奏出適合歌唱的調,這樣才能和學生的歌唱完美的契合。
二、缺乏實踐經驗。
在觀念問題上有提到,部分音樂師范生在音樂課堂上不重視鋼琴即興伴奏的運用,故積累不到鋼琴即興伴奏的經驗。音樂師范生缺乏對鋼琴即興伴奏方面的經驗,體現于這幾方面:第一,音樂課堂中的鋼琴即興伴奏的運用不多。第二,學校文藝活動較少,且鋼琴即興伴奏運用較少。第三,社會演出采用鋼琴正譜較多,鋼琴即興伴奏由于水平受限,故登臺機會不多。
參考文獻:
[1]馬冉.中小學音樂課聲樂作品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探究[J].黃河之聲,2019(24):123.
[2]文廉.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探討[J].黃河之聲,2019(20):123.
作者簡介:何幸,男,1998年9月,漢族,湖南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