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堂
摘 要: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而言,在教師開展教育引導的過程中,應當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一種全面性的認知和理解,在解決更多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得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力,以人文因素的培養為基礎開展數學學科的教學訓練和練習,這對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而言極為重要。教師應當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科具備較為完整的認知,而不僅僅只是將數學學科作為一種應試的需求,需要學生從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人文價值內容,并將這些知識內容轉化為自我能力提升的不竭動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方法策略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遞數學基礎性的學科知識,更要使數學中的德育理念切實融入到學生的心中,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將數學知識中更多生機勃勃、趣味豐富的內容展現給學生。學生則要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知數學學科的德育價值,并在未來的學科學習中不斷增強自身能力。這也就需要教師不斷優化自身教學思維,不斷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實現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在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學習氛圍,使更多的學生都能夠深受學科德育理念的熏陶,以此實現能力的提升。
一、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價值
在現階段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教師應當積極將學生培養為一個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才,同時使其具備良好的身心素養能力,而德育教育就得以滿足這些要求。在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為學生滲透德育理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科德育內容的體現,并有效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科基礎知識,更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其次,數學德育教育工作也可以實現學生愛國主義、理想教育、價值觀念等因素的培養,這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有利于學生對自身言行舉止的自律。為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應當切實深入教材當中,切實展現其中的德育內容。
二、小學數學德育滲透有效性策略
(一)基于基礎知識,滲透德育理念
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為了更好實現數學學科的育人價值,教師的教學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公式運算、基礎知識等內容中,更要深入數學學科核心,為學生找出其中的文化價值,并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利用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更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特點。在課堂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積極參考學生自身實際學習特點,以此更好地實現既定教學目標。小學數學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其德育內容較為隱性,需要教師不斷進行研究和探索,并結合科學的教學手段,將這種隱性化的德育內容帶入課堂當中,為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基于數學知識開展德育教育與工作,教師需要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思維,避免單一地向學生灌輸公式、運算、定理等基礎知識內容,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景,將德育理念展現在既定的情景當中,以此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價值觀念。利用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切實轉變學生機械化的學習狀態,幫助學生積極探索數學的新內容。
(二)結合生活實際,開展德育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為了更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學科育人的目標,教師應當將更多的精力放置到對學生自身的觀察當中,細致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實際情景開展教育引導工作,以此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指引,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切實結合實際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德育教育內容,注重德育理念的滲透。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其重點應當在于對學生情感及行為上的良性影響,并將其遷移到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
例如,在進行四年級下冊“8 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的章節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式和相關定理概念以后,教師便可以為學生設計一道練習題,要求學生結合條形統計圖的方式統計一下本班學生在放學以后課余生活都在做什么?在統計圖上劃分為“讀課外書”“打游戲”“鍛煉身體”等內容,最后通過條形統計圖的統計與展示,說出各個板塊的人數,哪個項目人數最多?哪個項目人數最少?結合條形統計圖的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大家在課余時間都喜歡做什么?有沒有同學想提供一些建議呢?學生則能夠透過自身實際生活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一些學生認為應當利用好課余時間,學習一些新的知識,擴展一下自己的知識視野,也有一些學生認為在課余時間應當鍛煉一下身體,緩解學習壓力等。在這種溝通互動的氛圍中,能夠促發良好德育思想的形成,切實展現數學學科的育人價值。
(三)利用數學史料,培養德育思維
數學的歷史發展進程是開展數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資源基礎,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民族自信,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在實際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教材內容為學生搜集相關數學歷史知識,并向其展示一些歷史資料內容,結合這些資料帶領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歷史上的數學家,使學生深入數學家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歷程,并了解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數學成果,以此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
教師在開展數學德育教育工作中,應當切實利用好數學歷史資料,注重歷史名人的宣導性價值,利用歷史上各位數學家不斷拼搏、看與面對失敗的故事,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同時結合精心設計的故事內容,幫助學生自主開展史料搜集活動,以此更好的向學生滲透德育理念。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切實調動學生的民族自信,促使學生積極開展數學知識的學習,以歷史上的數學家為榜樣,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充分感受數學學科的德育價值。
簡要而言,在當前素質教育理念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切實體現出來,這同時也為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理念,首先需要數學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強化學生的德育理念認知,并為其開展全方位的教育引導工作,將德育理念有效地滲透到數學學科當中,并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思維,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機和,加強學生對德育理念的理解和認識,最終實現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曉霞. 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探討[J]. 學周刊,2018,5(5):68-69.
[2] 田天. 讓德育成為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催化劑實踐[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