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摘要:在國家教育小學階段“雙減”政策要求下,教師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達到增效減負的理想課堂教學目標,特別是在語文課后對學生作業習題的布置要合理化,根據教材實際內容,優化語文作業的設計結構,讓學生鞏固加深課堂之中所學的重點、難點知識內容,在輕松愉快的完成課題作業的同時,還能夠保障作業完成的質量,一進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將對“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如何優化作業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優化作業策略
前言:
小學生正是處在一個活潑好動、好奇心很強的一個心理特征的初期發展階段,對于教師在課后所留下的一些作業任務普遍都會存在抗拒抵觸的心理現象,尤其是對于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往往會按照課本中的習題內容進行作業布置,使得學生解答問題毫無新鮮感和興趣。所以,教師要改變這種現狀,要符合于國家教育的“雙減”政策在作業課題方面進行有效創新,減緩學生作業壓力,提高作業完成效率和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一、分類明確作業總量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課后的作業布置,教師一般所留給學生的作業量很大,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學習語文知識之后,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繁多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慢慢降低,失去了學習興趣,在重大的作業完成壓力面前,對語文的一些知識點不能牢固的掌握和滲透。教師要根據課堂所學的內容進行優化作業結構設計,布置作業的原則要做到課后學生完成作業的總量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再進行細致的劃分,對于某一個知識點或某的段落的知識內容的課題設置完成的目標時間要均等,一般要控制在10分鐘左右,對于重點、難點的知識內容可控制在15-20分鐘左右,減少作業數量的布置,讓學生在充足的寫作時間范圍內去完成作業任務,完成高質量的語文作業習題。
例如,在講解部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一封信》一課時,教師要學生能夠掌握課堂中所學的13個生字和3個多音字,通過兩封信的內容能夠體會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感情思想,教師要合理的設計每個環節的習題總量,比如,教師要求學生練習金、影等6個生字各寫10遍,出國、半年等詞語各寫5遍,利用字典和工具書查清楚會寫字的筆順,并且組兩個詞。最后教師要求學生對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更喜歡哪一封,把自己喜歡的原因和感想以小作文的形式書寫。通過根據學習課程的作業布置,合理的控制好作業總量,在輕松減壓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
二、提高作業設計質量
在小學語文課堂課后的作業習題布置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對于作業的設計質量,一般依照教材中所留下的課后習題很難提高學生寫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機械式的進行作業布置很難抓到每個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情況的點位,同時,教師在作業的布置當中還會存在重復性過多的現象,不僅浪費了學生的作答時間,還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點,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制定具有個性化的高質量作業,結合課文知識內容進行分層設計,降低每個課題環節的重復率,隨時導入學生作業寫作的新鮮度,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真正體現語文課堂課后作業設置的價值。
例如,在講解部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一課時,教師要學生重點鞏固課文中的重點詞“先……再……然后……”,理解曹沖稱象的幾個步驟,教師可針對課文內容設計有利于學生發揮想象空間的個性化作業課題,如:大象的身子像( ),大象的耳朵像( ),教師還可以引用生活實際的情境設計作業課題,如:要求學生準備一個電子秤,用稱去稱量每一種蔬菜水果的重量,并寫出相應的結果,在根據曹沖所稱重的過程,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用他的方法去稱一下類似榴蓮比較重的水果,并寫出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論,通過這樣的作業課題布置,開拓了學生的思考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了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完成作業課題的良好習慣。
三、加強作業完成指導
在課后作業布置后,教師不光要為學生進行合理的、高質量的作業習題設置,而且還要及時的對學生進行作業評價和指導,注重加強對每一位學生課后作業的批改并進行反饋,在批改作業當中了解和發現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教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不能以形式主義的判斷對錯而一過而過,要在遇到錯誤的問題中在書面上進行詳細的指導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錯誤點在哪,下次能夠及時改正。遇到學生回答的比較好的問題教師要在書面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鼓勵,用鼓勵的語言和話語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做題動力,構建高質量的課后作業習題教學目標。
例如,在講解部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彩色的夢》一課時,教師課后要求每一位學生用畫紙和畫筆描繪出自己心中彩色夢境的場景,其中有一名學生在繪畫天空的時候用了綠色的色彩去描繪,教師可在紙上寫出評語:我們經常抬頭仰望天空,白云藍天的景色是不是很美呢,所以天空應該要用藍色的畫筆來描繪。還有一名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繪畫出森林的景色,教師對學生這種豐富的想象力給予鼓勵的評價。通過課后作業的有效指導,讓學生更好的鞏固學習課文知識,提高了課后作業完成的質量。
總結:
總之,教師要以“雙減”政策為標準,合理的優化好小學語文作業課題的布置,結合教材實際做好分類作業布置,減少習題寫作總量,合理分配作業完成時間,注重加強提高作業內容的質量,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不再枯燥乏味,對完成后的作業要及時進行批改并反饋,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和答題方法,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史小慶.如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優化設計[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6):86-86.
[2] 侯亞瓊.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20,(24):13-14.
[3] 李靜.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方案[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12):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