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蘭香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情境教學
引言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上,引入情境教學方法,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所以教師應該全方面的對情境教學進行了解和不斷創新。在現有的情境教學案例中,可以看到情境教學的一些優勢,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等,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本文我將從情境教學實施以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一些關于情境教學該如何實施的具體措施的建議和具體操作方法。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
1、情境創設的形式化
在新課改背景下,受到相關政策的影響,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要依據政策要求進行教學改革。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所以情境教學法被應用在了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在嘗試初期缺乏對情境教學法的深入理解,對教學中的情境創設也沒有具體深入的研究。導致很多教師的情境創設都只是流于表面,只是拋給學生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沒辦法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也沒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2、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在進行情景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教師不能夠抓住教學重點,并圍繞教學重點設置情境,很容易出現偏題的現象。教師在一些小問題或者沒有太大意義的問題上進行創設情境,只是一味的追求活躍的課堂氛圍,并沒有將知識很好的融入進去。久而久之,這樣不僅會讓學生找不到重點,還會讓他們在課堂上逐漸散漫,浪費時間。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1]。
3、情境創設脫離生活
教學的目的在于教會學生生活,教育脫離了生活將不復存在,尤其是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更是應該與生活相結合的課程。但是大多數教師在進行情境設計時,并沒有考慮到與生活的聯系問題。這樣學生很難在情境里找到熟悉感,產生積極地情感表達。同時而且這樣的設計會影響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無法實現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
二、采取有效對策優化情境教學
由于情境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導致情境教學法并不能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上發揮其最好的效果,所以,針對當前情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對策優化情境教學。
1、營造氛圍,提升興趣
首先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在于,他可以讓學生直觀的看到生動形象的畫面,而不是只有老師在黑板上進行枯燥的知識講解。可以通過情境展示,讓整個知識更加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在進行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主導,學生也可以積極地參與其中,共同營造一個充滿知識且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拉近理論與實踐距離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存在的意義并不是為了讓學生背誦法律條文,應付考試。而是通過課堂上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將所學應用于生活,利用所學去回報社會。不斷培養學生的道德的品質,使其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社會型人才。所以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時,可以將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情境放到課堂設計中,這樣可以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所學知識在實踐中的作用。
二、情境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了解了一些關于情境教學的優化方法,也很加深入的了解了情境教學的目的和作用,那么接下來談一談具體的操作方法。
1、生活關聯法
教師已然了解情境教學與生活的關聯,生活關聯法,就是將生活實踐通過情境設置的方式呈現在課堂上,最好是選擇學生都熟知的場景,所以接下來我將簡單的介紹一下生活關聯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上的應用。比如,六年級下冊《地球——我們的家園》一課要求學生有愛護家園,人人有責的思想認識。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錄制一個視頻,一個小學生將喝完的飲料瓶隨手扔到了路邊,對面走過來的另一個小學生將瓶子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這就為學生創造了一個他們非常熟悉的情境。這時教師可以提問,“剛才大家看到的這兩位同學的做法誰的對?我們應該向誰學習?請同學們說一說……”讓學生對生活實際進行評價,引導他們認知生活規范[2]。
2、親歷體驗法
親身體驗法相對于生活關聯法來說,更加的清晰直觀。它強調讓學生自己去體驗生活中的事物,然后發現其中的道理。這不僅僅是作為課堂上的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個對學生進行課外實踐訓練的好機會。對于書本上的知識,比如,五年級上冊的《選舉產生班委會》,直接讓學生在課堂中就將班委會選出來,學生更直觀的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課程,情境教學的應用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該不斷深入了解和創新情境教學方法,讓情境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上可以得到更好的應用。用情境引領學生有效學習,從而打造高效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
參考文獻:
[1]步揚健.小學品德課堂中情境創設的思考[J].才智,2015(6).
[2]林柳青.境由心生須思量匠心巧運有妙方——小學品德課堂情境創設的常見問題類型及破解對策[J].科技展望,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