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豪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體育與健康
引言
將分層教學應用于高中體育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能夠更具科學性的依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設計更具針對性的體育課程內容,在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期間,需要從體育的角度對分層教學全面考慮。包括分層教學涉及的各個方面,如學生分層、目標分層、考核分層等,應當如何科學的落實分層教學,還需體育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將分層教學充分落實其中,使之應用價值能夠有效發揮。
一、學生分層
分層教學的科學應用在于做好分層的基礎工作,即學生的分層。只有科學劃分學生層級,才能夠更好地推進分層教學的有效落實,使分層教學的價值效用切實發揮,達到預期分層教學的培養目標[1]。因而教師要首先注重對學生的分層,特別在體育體能方面,應需注重學生身體基礎素質水平、體育基本技術能力等各個方面,全面掌握并了解學生的身體整體情況,進而科學合理的分層,確保綜合水平在同等范圍的學生處于同一層級,以便教師后續開展教學活動時,能夠更具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依據學生的層級能力及實際體質設計不同的課程內容及教學安排,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體能鍛煉,實現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有效掌握。
二、目標分層
鑒于學生不同的個體差異,體育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分層教學目標,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需要,使之能夠有方向、有效果地向著與自身相符的目標進行學習,促使學生能夠逐步增強體育自信,切實有效的達成體育學習、體育訓練目標,從而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實現體能的切實提升[2]。一般而言,教師可將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層級情況進行難度制定,如針對體育基礎、身體素質較差層級的學生,可設置相對簡單的目標難度,基本滿足教學大綱要求,注重對這部分學生興趣、主動性的激發;針對體育基礎及身體素質一般層級的學生,教師則可對這部分學生展開具有綜合性及提高性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能夠更加靈活的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針對體育基礎及身體素質較強層級的學生,則可制定相對較高的目標難度,側重對學生能力遷移等方面的培養,對這部分學生適當拓展體育知識,強化體能訓練力度。這樣,教師既能夠明確教學方向,亦能夠更具針對性地對不同體質及體育基礎的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使之都能夠獲得有效學習與體育鍛煉,提高其體能素質的同時,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如在具體體能訓練教學中,以“跑步”訓練為例,在對學生速度、耐力、靈敏度等方面的培養與指導時,教師則可結合不同層級的學生,針對性設置相應的訓練目標及內容——如對于基礎層學生,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層增加跑步量、跑步時間展開體能訓練,在學生逐步適應新訓練量及訓練時間的基礎上,再慢慢遞增訓練強度,要求其基本達到高中階段應具備的體能要求即可;針對一般層學生,可提高目標難度,要求學生能夠滿足基本大綱要求的基礎上,對學生的速度及耐力展開針對性訓練,如限時跑步并完成任務量等;對于體質較優的學生,則可要求其盡可能達到最大限度的耐力及速度基礎上,進一步對其靈敏度展開訓練,提高學生的運動反應能力等。
三、考核分層
考核評價是對學生體育學習及訓練成效的評價,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基礎體育技能掌握各不相同,因而過去一概而論的評價與考核方式并不科學,在分層教學指導下,教師亦需尊重學生差異,貫穿分層于考核階段。在此期間,教師在以學生個體為標準進行考核評價的同時,還可結合各層級教學目標的設定統籌分析,進而以分層的方式,展開不同指向的考核標準及內容,以提高考核的科學性及合理性,使各層級學生都能夠在合理范圍內完成考核內容。比如,在體能模塊考核中,耐力、速度、力量、柔韌等各個方面,應需結合層級基礎能力水平及教學目標進行分別考核,以更好地適應各類學生,如此,才能夠更具科學、準確地對學生的體育體能發展進行評價。
四、結束語
體育教學不僅是體育技能的教授,更是對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具備更加強健的身體素質。在此期間,教學活動的組織則尤為重要,需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個體身體素質,以更好的落實體能訓練。對此,在分層教學應用下,教師要提高分層教學應用重視,從學生、目標及考核等方面全面考慮分層教學的落實,以便更具科學的對不同層級的學生展開與之相應的課程,促使學生更好地獲得體育發展,提高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麗銘. 淺析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運用[J]. 女報:時尚版, 2020, 000(002):P.1-1.
[2] 王流芬. 探討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真情, 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