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萍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不斷深入以及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核心素養是主要改革內容。在小學教育階段當中,數學是基本學科也是重點學科,這就意味著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一定要針對小學數學做出調整,做好優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還要重視引導學生深度學習,這樣才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將針對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深度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4-007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27
針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其主要教學目標之一是使學生獲得更好更加全面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教師應重視建立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開展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所謂的深度學習就是指深挖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關注知識的來源,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各種數學問題,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理解,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進而做到活學活用,有效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一、深度挖掘鉆研數學教材內容,奠定深度學習基礎
在小學數學教材當中,理論知識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等還沒有獲得更好發展,這種情況下則導致學生很難理解數學理論知識,也無法充分掌握數學理論知識。即使學生已經記住了這些理論知識,但也只是表面記憶,也就是說學生不能夠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而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還會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產生厭煩心理。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自主學習十分重要。另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重視數學教材,充分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將知識學活。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為學生深入講解教材理論知識,深入探究教材理論知識,進而為學生的深度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二、合理設置數學問題以問促教,啟發學生深度學習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的基本教學原則,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形態不斷引導學生深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注重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合理設置數學問題,然后在問題的引導之下,實現以問促教,并引導學生在逐漸深入探索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使問題更具備吸引力,引發學生對于問題的探究興趣,教師應注重創設問題教學情境,這能夠激發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深度學習。所謂的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之后所大力倡導的創新型教學方法,其滿足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條件,同時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而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最主要的就是問題的設置。問題的設置一定要建立在學生認知特點以及學習經驗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價值。
三、核心素養作為數學教學依托,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時,教師首先一定要充分意識到核心素養的重要地位,意識到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重要價值。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提升學生的空間觀念、數感、抽象思維理念等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將核心素養作為數學教學依托,進而引導學生深度學習。處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十分有限,并且學習經驗以及所掌握的知識點也比較少,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在解決數學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而教師通過對于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然后在此基礎上對于學生的知識進行引導以及拓展,這種情況下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把握知識點,而這個過程也就是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過程。
四、注重構建趣味數學課堂教學,激發深度學習興趣
建立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為了能夠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開展深度學習,教師應注重構建趣味數學課堂教學,以此激發學生深度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這種情況下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一方面,處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對于游戲很感興趣,游戲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將游戲以及數學課堂教學緊密聯系在一起,進而使學生通過游戲進入到深度學習過程中,以此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豐富。另一方面,在經濟以及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獲得迅速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來展開深度教學活動,通過動態的展示向學生呈現出數學問題,這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的體驗,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認真進入到自主探究過程中,以此能夠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總而言之,構建趣味性課堂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開展深度教學,還能夠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是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五、合理運用探究合作學習方法,培養深度學習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足夠的數學知識,更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等,因此,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應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體驗以及學習經驗等等,然后積極采取探究合作學習方法開展教學,引導以及輔助學生進入到思考以及探究過程中,實現學生的深入思考、深入學習以及深入探索,這種情況下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1]。探究合作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學生親身體驗學習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的過程,以此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認知數學以及理解數學,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深度學習習慣。在運用探究合作學習方法的過程中,由于處在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不具備良好的自主控制能力,因此,教師也應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深入到探究合作過程中,這種情況下才能夠使探究合作學習方法真正充分發揮培養深度學習習慣的作用價值,進而使深度學習更加高效。8FCF7DE9-F5F6-47F8-9F54-16AF475F9C61
六、注重數學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轉變深度學習方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在課堂上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只有生動形象、新奇有趣以及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堂教學才能夠促使學生的注意力得以充分集中,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針對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而言,教師應注重積極轉變深度學習方式,進而使深度學習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生動形象,進而激發學生深度學習的參與熱情,以此能夠充分發揮出深度學習的效果[2]。另外,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同一個數學題目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以及解決過程,這種情況下能夠使學生的深度學習意識得以培養,還能夠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與此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思維獲得更好發展,綜合素養獲得有效提升。教師應建立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根據新課程標準改革之后的教學理念來轉變深度學習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創設情境教學法或者翻轉課堂教學法等開展教學。
七、重視生活化實踐性教學模式,加大深度學習效果
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當中要求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深度學習過程中,應注重開展實踐性教學模式。而針對小學數學知識而言,其與學生實際存在著非常大的聯系,想要學生擁有大量的實際機會,那么教師應重視開展生活化實踐性教學模式[3]。生活化實踐性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夠使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以此提高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基于此,教師應注重充分利用實踐教學資源以及實踐教學平臺,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自行思考以及實踐探索的空間,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并且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借助于生活實際事物來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以此獲得體驗學習以及探索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八、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成狀態,捕獲隨機性深度教學資源
立足核心素養背景重新審視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不難發現其中存在諸多問題,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思路過于僵化,不僅嚴重縮減了數學教學空間,還難以實現學生的深度學習目標。首先,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沿用的教學模式都比較片面化,他們過于強調數學教學的規律性,在固有課程規劃上鮮少進行調整和變通,這既是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最大阻滯,也導致教學模式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不適配。
其次,學生在接收數學知識過程中,生成狀態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知識的內化、經驗的積累、生活的對接以及邏輯思維的拓展等方面,進而會衍生出很多隨機性的教學資源,而這些隨機資源正是幫助學生開啟深度學習大門的“金鑰匙”。但是就小學數學教學的現實情況而言,大多數教師都忽略了對學生生成狀態的關注,他們往往按照導學案的既定流程按部就班地推進課堂教學,一節課下來基本流程雖然走完了,但是學生的深度學習思維并沒有被開啟。
面對這種不良局面,教師必須夯實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明確數學課堂自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角色定位,在落實計劃內教學流程的同時,也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成狀態,精準捕獲隨機性深度教學資源,并結合隨機資源適度調整既定教學規劃,幫助學生更加流暢地開展深度學習,從而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完善學生的核心素養。
九、科學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實現學生對數學的深度理解
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及綜合能力都處于啟蒙時期,各項思維品質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勢。學生在吸納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師能否科學利用這些錯誤資源是學生能否順利開展深度學習的關鍵。然而從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來看,大多數教師都沒有全面認識到學生錯誤資源的教學價值,對于學生產生的錯誤問題,教師通常都是草草糾正后就開啟下一步教學流程,這種方式不但無法徹底解決學生的思維困惑,而且會導致學生的數學知識鏈發生斷裂,更談不上實現有效的深度學習了。
實際上學生之所以會產生錯誤問題,必然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或者思考方向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教師在面對學生錯誤問題時所要做的,不僅是表層錯誤的糾正,還要開展教學反思,考察學生的錯誤是否是因為自身教學手段應用不得當導致的,如果不是,再帶領學生一起分析錯誤原因,知道錯誤的癥結所在,最后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攻克難點,才能解決學生更深層次的錯誤和思維困惑,真正達成“治標又治本”的教學目的,從而提升學生的深度學習質量。
基于此,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更新落后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錯誤問題予以高度重視,科學開發利用錯誤資源,跟進教學反思和錯誤分析,一方面可以通過修復錯誤的過程消除學生的思維困惑和知識死角,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理解,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再次出現同類錯誤,從而顯著增強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十、開發健全的評價機制,完善數學深度學習模型的構建
在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中,評價是一個不能省略的教學環節,優化評價機制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信心,進而培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但是縱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大多數教師都認為評價可有可無,在備課階段沒有設置評價環節,即便偶爾評價,采取的方式方法也欠缺科學性,不但導致數學深度學習模型殘缺不全,而且無法發揮評價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積極影響。面對這種不良局面,教師必須明確評價環節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根據深度學習需求以及學情特點,大力開發健全的評價機制,使課堂教學有始有終,從而實現數學深度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培育目標的無縫對接。
十一、結語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認知數學知識,更加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進而牢固掌握數學知識,以此進一步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注重積極主動探索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合理有效教學策略,為學生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黃慧芳.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深度學習[J].西部素質教育,2019(13):82.
[2] 周秋華,周璐.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設計[J].老區建設,2019(12):87.
[3] 鄒虹.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深度學習——以小學數學學習為例[J].華夏教師,2017(15):35.8FCF7DE9-F5F6-47F8-9F54-16AF475F9C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