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妙妙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高效課堂的構建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化錯教育理念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新型教學理念,在教學領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文章對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現狀成因進行分析,探討構建化錯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方法。
[關鍵詞] 化錯教育;小學數學;構建策略
數學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基礎科目,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中,教師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理念,尋求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效率,助推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化錯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施,有利于重建課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自我,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的提升。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化錯教育的現狀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化錯教育理念的理解不足,過分強調正確結果,對學生錯誤的認識和分析不足,化錯教育逐漸流于形式,使得化錯教學理念的指導作用沒有真正發揮,導致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水平呈現下降趨勢。[1]除此之外,學生的學習缺乏正確的指導,難以在錯誤中汲取經驗,容易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造成學生在同一問題上重復犯錯,導致學習效果不夠理想。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化錯教育現狀的成因
(一)缺乏錯誤案例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關注結果,忽略了造成錯誤的原因,對化錯教育理念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錯誤案例,無法幫助學生規避錯誤。同時,學生受到自身思維能力的限制,難以正確把握學習思路和解讀思路,容易對課堂內容進行錯誤解讀,使得學習質量低下,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錯誤分析不足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常常過分強調正確的解題思路,對錯誤的分析不夠深入,使得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身的問題,進而無法有效改進問題,導致經常犯錯,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在學習中的進步。
(三)學生參與度不高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持續影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被忽略,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高,導致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吸收受限,無法正確掌握課堂內容的內涵。另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缺乏自身的思考,容易發生一知半解的情況,影響了實際教學中數學知識的應用,增加了學生犯錯誤的概率。
(四)缺乏有效評價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教學評價環節的應用較為少見,沒有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使得課堂教學缺乏有效評價。[2]在此情況下,學生因為自身的局限性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教師的評價也不夠有效,使得學生無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無法提升。
三、化錯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的構建措施
(一)進行錯誤案例示范
錯誤案例示范是利用錯題案例進行教學,幫助學生規避錯誤,減少學生犯錯的概率。[3]在化錯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采取錯誤案例示范的方式教學,讓學生提前掌握出現錯誤的原因,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教學內容。首先,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用學生的思維審視教學內容,預測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明確課堂錯誤案例示范的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對重難點知識的解讀,并將重難點知識的錯誤案例作為教學重點,促進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把握。其次,教師需要針對錯誤案例進行解讀,合理設計錯誤案例示范的流程,引導學生對錯誤案例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提問環節,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錯誤,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需要對錯誤案例的類型進行歸納總結,并針對不同類型錯誤案例的異同點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
(二)對錯誤題型進行分析
錯誤案例示范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規避錯誤,但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仍然會犯錯誤。錯誤題型分析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認識自我,培養學生的化錯意識。在化錯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錯題本,方便學生進行錯題分析,培養學生的自主錯題分析能力。一方面,教師需要讓學生將在學習中的錯誤題型記錄下來,并讓學生主動找出形成錯誤的原因和改正方法,制作完整的錯題本。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定期檢查學生的錯題本,針對學生的錯題分析提出意見,讓學生更準確地認識到錯誤,提高學生對錯誤題型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錯題本中的常見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檢驗學生的自我糾錯水平,讓學生能夠盡量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針對性錯題類型訓練中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小組錯題討論
小組討論是廣泛應用于學習活動中的學習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的高效學習,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4]在化錯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錯題討論,加深學生對錯誤題型的認識,提高化錯教學的效率。首先,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性,給予學生充足的課堂活動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聰明才智,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其次,教師需要將自己定位為引導者,通過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指點,有效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再次,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將不同能力的學生分在一組,并讓小組成員輪流擔任小組長,使得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錯題討論中,促進全體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最后,教師需要布置小組錯題討論的任務,并及時檢驗小組的討論成果,強化小組討論的效果。
(四)建立評價體系
教師評價是化錯教育理念應用的重要環節,能夠進一步強化化錯教學的效果,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在化錯教育理念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構建評價體系,針對學生在學習中所犯的錯誤進行點評,鼓勵和幫助學生及時改正錯誤,促進學生的進步和完善。一方面,教師可以綜合學生在課堂和練習中的表現,定期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狀況,有利于學生把握學習進度。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指出學生的問題,還需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能夠接受自身的不足并積極進行改進,有助于學生建立學習信心。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促進學生對錯題的自我反思,引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學習目標,并讓學生針對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總結,有利于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促進學生化錯能力的發展。
四、小結
綜上所述,目前小學數學教學還有很大的改進和完善空間。在化錯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錯誤案例示范、錯誤題型分析、小組錯題討論和建立評價體系等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從而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永朝.化錯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重建探討[J].讀與寫(教師),2020(3):130.
[2] 邱自娟.化錯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重建探討[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19(9):64.
[3] 李永海.論大數據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8):248.
[4] 張萍萍.主動應對 共同成長——小學數學錯題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教育,202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