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艷
摘要: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極具適用性,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其在課堂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而語文教學也更具深度和廣度。小學生涉獵到的探究式學習極少,導致學生對于詞匯句子的積累量遠遠不夠,知識面也非常窄,所以加強小學語文的教學勢在必行。為小學生奠定扎實的語文學科基礎,增強課堂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策略
前言
探究性教學是一種在教學中運用實例或問題來引導學生通過思維或實際操作來掌握有關知識的基本原理,從而使學生產生對所學知識的好奇心,從而使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的探索與學習。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處在一個發(fā)展階段,而探究式教學正好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從而提高他們的思維和邏輯性。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指導,以確保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下,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1探究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探究式教學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
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所以教師的知識面和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了小學生學習氛圍和學習習慣的形成。很多小學基本都是由青年教師擔任,雖然說青年教師確實能夠帶動課堂氣氛,而且也有著一定創(chuàng)新的理念但是老師的經驗卻嚴重不足,不能夠更準確地認識到學生學習所需要掌握的重點,這就導致學生壓根理解不了教師所要表達的意思,最終到最后學生產生厭倦心理。
1.2教學目標存在問題
在這一階段,許多教師在語文探究式教學中制定了偉大的教育目標。這樣的教學目標只是體現語文主題的價值,對語文閱讀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如果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目的容易被忽視。此外,由于教育目標龐大而深刻,許多學生對教學目標沒有明確的認識,這就是為什么學生在語文中缺乏明確的目標。此外,一些教師對語文內容的研究不夠深入,在語文過程中,學生往往對課程缺乏足夠的理解對課程產生懷疑,這就意味著整個課都不能達到教學目的,語文學習的效果也不理想。
2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1啟發(fā)探究的方法多種多樣
老師在進行問題教學法的時候,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比如在《大自然的聲音》這一課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此時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含有流水聲、不同的鳥的叫聲、蟬的叫聲、蟋蟀的叫聲、大風的聲音、打雷的聲音、下雨的聲音等,這些自然的聲音就會伴隨著學生的閱讀。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穿插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在學生有疑難點的地方進行設問,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思考,讓學生對其有著深刻的理解。從字里行間中去品味閱讀的有趣之處,加強對閱讀的興趣感。
2.2培養(yǎng)合作意識,激發(fā)互相激勵學習的能力
小學生都是天真且單純的,接觸的外界事物都是有限的,這也是導致小學生知識面比較窄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小學生就需要通過和其他同學的通力合作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比較課堂是有限的,在課堂上能夠學到的東西也是有限的。在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的同時,和老師之間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上課需要在課堂上和老師與同學進行多交流互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加深師生之間的關系和同學之間的友誼,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學習效率。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還能夠讓學生學到東西,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也讓學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合作才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
2.3運用小組進行討論,促進探究綜合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內容提出不同的探究問題。同時,教師也鼓勵學生勇敢地挑戰(zhàn)問題,并引入自己的想法以改善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同時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和探究綜合技能的發(fā)展。當然老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可以適當地引發(fā)對問題的爭論,學生就可以借助教學進行討論,產生對語文學習的動機,學生學習的意向也會有所提升。比如老師在教授古詩詞的時候,就應該先幫助學生梳理大意,然后讓學生自我探究學習,在探究之后從中談談詩人的情感以及學生所要表達的思想。學生在探究的過程時,就會感受到詩人所要營造出來的意境,并結合對詩詞的理解和小組成員探討詩人要表達的思想,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的同時也拓展了學生多方面的知識。
2.4把握恰當的探究時機
探究教學法同時也要根據具體的教學進行設定,掌握好的時機有助于老師更好地理解學生在那些知識點上出現了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度,比如在《爬山虎的腳》這一課程當中,老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時候,可以設置一個問題,"在看到今天學習的標題時,你們腦袋里面第一想象是什么呢?"。然后老師再問"你們聽見過真正的爬山虎嗎",有的同學可能沒有見過,這時候老師就可以播放一個關于爬山虎的視頻,同學們看到過后,就會對爬山虎有具體或者新的認識,此后老師說想要了解爬山虎更多的內容,同學們需要閱讀這篇課文,從課文中尋找更多的答案。那么同學們就會根據老師的問題到課文中尋找更多關于爬山虎的知識。
2.5將探究意識教學與生活相結合
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成效不要局限于課堂內,更多要走出課堂,課堂內學習的內容只是一個例子,主要是要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提取一些相關的經驗,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實踐和調查研究的方法,深入研究生活中的實例,然后撰寫相關的探究報告,從而實現課堂的延伸和擴展。除此之外老師可以推薦一些有趣的書目給學生,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鞏固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知識。
2.6鼓勵探究創(chuàng)新
探究式教學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例如,在寫作文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站在灰姑娘繼母的立場來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對這個故事進行重新的思考和補充,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和創(chuàng)造,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發(fā)展。
3結語
小學的探究式教學還在不斷的優(yōu)化過程中,通過探究的培養(yǎng)可以從一個側面實現探究式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地位,同時讓學生帶著探究的問題進入學習中,更加具有目的性。但是最為關鍵的是學生如何去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或者是課外實踐來豐富課程,引導學生獨立地去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探究式教學能力的提升。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探究式學習的目的,并指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從而使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得到顯著的發(fā)展和提升。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調整、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幼晶.分析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27):137-138.
[2]張隨元.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35):88.
[3]田敏,孫冬霞.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06):238-239.
[4]盧建旭.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21(14):69-70.
[5]陳春.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六).,2021:7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