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輝
摘要:隨著新時代國家對文化建設的推進,美育文化在學校藝術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此背景下,為了改善美術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校美術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影響教與學的重要因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行為成為教學實踐和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以學生學習行為中的一個模塊“合作學習”進行研究,引導學生熟悉合作學習流程,總結小組中存在的學習效率問題,籍此探討合作學習在教學質量建設中的實施策略和重要價值。
關鍵詞: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一、美術課堂合作學習研究現狀
從教學實踐來看,目前美術學科的教學中,采用合作教學的方法十分普遍,但如何針對性的將合作學習運用到美術課進行研究的卻少之又少。在學生的心理、學習和身體都處在速度發展、塑造性極快的階段,要注重學生的內心活動。在開展美術合作學習首先幫助學生在合作與溝通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自己,在優勢互補中,進行知識的建構,促進學生個體性發展。之所以學生對美術知識有很大的好奇心,是因為他們正處于喜歡幻想和好奇心比較強的時期。
二、合作的必要性
美術教育的任務是從欣賞和感知藝術作品,自我展現的過程,最后傳承文化的精神層面情感,從而獲得一種情感共鳴和人格的提升。美術課堂合作學習特點具有綜合性、靈活性、創新性和發展性。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更全面、更徹底地掌握知識。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學生學會協助,豐富思想,感悟美術作品所表現的感情。美術合作教學的必要性體現在:教師課堂教學組織和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行為等方面。比如學情分析、教師的角色轉換、創設情境,促進課堂和諧等。
三、美術課堂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1)具體細化與責任分工
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中,如果每一個小組的成員之間的責任不明晰,成員就不積極參加小組活動,容易出現“出工不出力”的現象。成功的合作小組,需要小組成員相互配合,明確自己職責,為共用一個目標而合作。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名組員都要明確自己的職能分工與角色定位,來提高本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為了確保小組內的有效討論,還需要在小組成員之間分配角色。根據美術學科需要合作小組中安排: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和監督檢查員。確定學生的角色時需要彈性,可根據學生的性別、性格、成績進行分配,也可以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違背合作規則的情況下進行替換。與其他研究者分組不同的是,在確定了團隊規模后,首先選擇小組長。小組長的選拔一般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在課程開始前,我們會以調查的形式獲得有關代表性學生的學習情況,從任課教師的那了解學生能力,之后選出組長,并對組長進行培訓。第二,自告奮勇或他人強烈推舉方式競選小組長。選擇主要標準是:高水平的組織能力、吸引力、責任感、強烈的合作意識和高度的協調能力。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確定每組的小組成員,需要充分地了解學生成績、性別、性格等方面,依據以上情況,再進行分組。分組的一般原則是使小組成員能夠產生需要和互補,組間水平相等,促進公平競爭氛圍。
(2)明確成員之間的合作意識
在學習之前,我們必須幫助所有的組員澄清他們的學習目標,然后劃分角色,這樣每個學生都知道自己的責任,這樣每個人都有一個任務。整個團隊一起努力擁有同樣的“創造動機”,即集體意識。若學生習慣了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的高效率,那么他們便不會互相干擾彼此,便會認同彼此。課堂教師提供合作教學建議,在傳授美術專業知識和藝術技能的同時傳授社會交際技能,更好地讓成員之間協作配合,增強其團隊意識和凝聚力。
(3)做好組內成員評價分析
制定評價指標時,美術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和觀察學生課堂學習情況來進行評價,不能用同樣的語言對每個小組進行評價,整理與統計各組的量表。為了突出小組活動的好方面,建議獎勵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的小組成員,并且分享自己小組的經驗,相互取經,可以書面形式總結不同小組的典型且有效地經驗,為后期開展美術合作課程作為參考藍本,鼓勵正確處理合作學習等低效問題,避開常見的小問題,起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作用。相互評價適當采用積極的語言進行評價,小組成員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他團隊成員就可以對事不對人的評價,充分理解團隊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盡可能多地找到解決方案。
四、結語
綜上所述,角色分工是合作教學的靈魂,是學生課堂學習行為的重要部分。在新時代美育文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學校美術教育工作進一步受到了社會普遍重視,通過有效的課堂合作學習,能夠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完善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實效性,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倡導學生全員參與,助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賴麗梅.關于美術課堂中“小組合作”實踐與成效的探究[J].考試周刊.2020(25)
[2]劉建斌.初中美術教學開展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學周刊.2020(22)
[3]王艷.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