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艷
摘? 要:初中學生正處在思維意識、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是建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黃金時期。初中政治作為中學階段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組成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法律意識,成為一名具有法律法規意識的社會公民。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初中政治;教學策略
初中政治課程是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的基礎組成,旨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品質,文明守法的良好行為。但是政治教育內容屬于高度概括的理論知識,抽象性過高,學生學習起來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案例教學法能夠將理論內容與生動的實例結合起來,便于學生的理解,也具備一定教學應用價值。
一、初中政治案例教學法的重要作用
初中政治教學目前主要依托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內容展開。初中政治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掌握必要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身道德修養、樹立起正確的法治觀念,在實際生活中做到學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正確行為。但是傳統的課堂教學只能夠是傳播理論知識,對于學生的用處來說并不大。案例式教學法就具備很強的實踐性,如果能夠將其很好地運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就能夠有效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關注生活事件,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案例式教學法能夠將學習生活、時事政治等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與法治觀念,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讓學生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公民。
二、初中政治案例教學法的教學問題
(一)選擇的案例不夠典型
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還是比較基礎的,但是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不足,對于以上內容的理解還存在一定難度的。教師在選擇教學案例的時候的確沒有考慮到選取的案例是否典型,具體表現在:選擇的案例教學目標不明確,有些案例看似很合理,但是如果一旦要想融入教學內容,就會發現,學生很難找到分析的突破口,一旦覺得分析起來困難了,學生也就不愿意學習了;案例的層次性不足,學生的認知需求是不同的,如有些學生比較內向,傾向于閱讀一些細致和嚴謹性較強的內容,故案例的深度更重要。
(二)教師運用案例式教學的能力不夠
案例式教學作為一類重要的教學手段,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和教學素質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教師運用案例式教學的能力還是有所欠缺,如部分教師出現了只引用教學案例,卻不對內容進行分析和運用的現象,讓學生簡略地看一下案例就認為是采取了案例式教學,流于形式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起不到絲毫的教學作用。有的教師則由于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夠強,無法給學生帶來正確的引導式教學,也對教學效果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三)教學形式單一
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一味采取理論式教學,那么學生聽著聽著就會走神,而且全部都由教師來主導的教學模式,也讓學生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現目前來看即使融合了案例式教學的內容,但是在教學形式上還是有所匱乏,如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沒有考慮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本質還是實踐性教學行為。沒有充足的活動課支撐理論,那么就會造成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低下,甚至出現假大空的教學效果。
三、初中政治案例教學法的策略
(一)將生活實例滲透在教學內容中
生活案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貼近,但是選擇案例的時候也要認識到也不是所有的生活案例都能夠適合用于教學。生活案例雖然取材于生活,但是如果運用到教學內容中則需要滿足一定的教學計劃性和教育性,具備高于生活的教學性質。
例如在學習“第一單元 成長的節拍”第一課《中學時代:中學序曲》的相關內容時,剛好是學生剛剛邁入初中時期的時候,學生一定會有很多切身的感受,也能享受到很多生活變化和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選取和學生生活貼近的實例來引導學生。如進入初中學習之后,學生的學習課程科目越來越多了,有的學生好像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十分不適應,有的學生則覺得人際關系處理不好等,因此教師可以列舉案例:某初中學生由于適應能力較差,進入初中學習之后也不具備自理能力,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處理得不夠妥善,由此出現了抑郁情況,教師和父母發現的時候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差點就失去了一條寶貴的生命。教師在講述這些案例的過程中學生都會感同身受,然后教師可以用一些名人的中學事跡給予學生正確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走好初中第一步。
(二)將活動課與案例教學法結合起來
案例教學法如果沒有充足的活動課來支撐理論,那么就會造成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低下,甚至出現假大空的教學效果。故教師要認識到初中政治教學的本質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踐行道德與法治行為,將正確的思想觀念轉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活動課是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和切身體驗來深刻理解政治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形式,與案例教學法的深度融合能夠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美好集體有我在”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除了列舉相關的案例內容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還可以組建與此相匹配的教學活動課。如列舉“中國女排”勇奪金牌的事例,可以在課堂上中國女排的發展歷史,然后播放相關的比賽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感受女排合作團結奮斗的精神。學生觀看過視頻之后會激情澎湃,然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進行集體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比賽、合唱比賽等,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集體精神的內涵所在。
(三)深度討論案例,建立深層次理解
案例教學法絕不是指教師簡單的羅列案例就可以達到教學目標的,還必須能夠結合所學政治內容,對案例進行深度剖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層次決定了他們不能深度認識案例,故教師應該發揮好引導者的作用,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教學交流,幫助學生逐漸深化對所學案例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守望精神家園——凝聚價值追求”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出一個案例:如何看待很多初中學生放棄學業,從事網絡直播帶貨和微商行業?學生對于這一事件都會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如認為只要能夠賺錢那么從事任何行業都是可以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熱愛的職業的權利。教師基于學生的回答可以幫助學生完善相關的思考,如初中學生年齡較小,過早融入社會行業,并以金錢作為唯一的職業追求評價標準是存在偏頗的,人生路漫漫,追求金錢是無止境的,但是人生是有限的,這樣并不利于實現個人人生價值。作為初中學生理應努力學習知識,立志于為社會服務,為國家做出積極貢獻。
四、結語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學生對于政治知識的理解,要想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教學摸索。
參考文獻:
[1]張猛.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 南北橋,2019,31(12):8.
[2]李云紅. 談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 魅力中國,2019,15(43):84.
[3]程紅. 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 締客世界,2021,37(01):4.
[4]單勇. 淺談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 文淵(中學版),2020,19(09):458-459.
(責任編輯:秦?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