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先泉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強大的圖形思維工具,用于表達不同的想法,以關鍵字和中心的形式呈現復雜的概念,讓人們更容易學習和理解。化學課程是學生在初級階段將體驗的基礎科目。化學概念和晦澀的公式很難理解,但是用思維導圖來學習和理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現象,并提高知識接受的能力。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創新初中化學教學模式,不斷優化和完善化學教學模式。基于此,本文章對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化學;應用;復習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學好化學需要初中生對化學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會將知識經驗轉化為內驅動力,在各種各樣的探究活動中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并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因此,思維導圖的教學優勢巨大,教師利用這一有效的思維工具,可以有效引領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充分活躍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更好地理解化學宏觀和微觀的聯系、化學現象和本質的聯系、酸堿鹽的聯系等,從而開啟學習化學的無限潛能。目前思維導圖已經成為一種教學手段,也是輔助教師教學的工具,而在初中化學的教學課堂中,教師更是將思維導圖作為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可以讓學生對思考的問題有整體的把握,還能夠時時刻刻為學生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向,幫助學生合理地整合一些細碎且復雜的化學知識點,以一種系統化的學習有效地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質量。總之,思維導圖目前已經成為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如果教師和學生能夠一同感受到思維導圖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就能夠與教學本身相融合,使得思維導圖為化學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
二、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在過去的幾年里中考難度和要求逐漸從高考的接力棒切換過來。尤其是初中對數學、物理和化學的要求更高。由于中考形式的轉換和要求的提高,初中化學考試的深刻內涵與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的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改革也是不可避免的。初中化學的教學從九年級開始,恰逢中考,學生第一次接觸時會感到有趣,因為知識與食物有關,服裝、住房和交通與生命和生產密切相關。學生對化學實驗充滿了好奇,因為從微觀角度感知化學和生命。初中化學知識分散,各種內容調查方式靈活多變,學生很難區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而他們也無法跟隨知識的“藤蔓”,在“提問”模式的引導下摸西瓜,大部分學生只靠背誦,生搬硬套。之后大多數知識很容易被遺忘,或者他們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的“面包屑”。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思維導圖增強課前預習能力
課前預習活動幫助學生提高課堂聽力效率和學習質量。很少有學生花大量時間準備內容,這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存在困難和不熟悉的概念,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質量,在現有知識和新知識之間產生困惑。基于先驗知識的學生學習新的理論和概念并創建一個發展知識的框架,以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和理解。并幫助提高學生學前準備的能力。
例如,在九年級化學“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中,第一個要點計劃設計:在這個知識框架中,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模型,以地圖的形式比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質,并給學生留下更深的印象。由于本課程是新教材,很難指導學生設計自己的思維導圖,教師可以編輯相關的通用知識框架,讓學生在表格中填寫相關內容。這可以訓練學生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形成思維習慣和自我提升,在平日和課堂上以微妙而安靜的方式訓練學生。
(二)應用思維導圖加強生活聯系
初中生學習化學時有時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快速且深入理解化學知識的情況,這不利于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要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必須進行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具體實踐中,教師要先轉換教學思路,善于架起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橋梁”,積極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化學問題,理解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和應用意義。
比如在“燃料及其利用”一節內容時,筆者特意提問了班級學生對燃料利用、燃料開發的了解,然后組織了觀察活動,方便學生觀察生活,從而找到生活中常見的燃料,具體分析燃料的不同特質。緊接著,教師可啟發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大膽表達,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從不同角度和新的層面出發,說出燃料合理利用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意義,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對燃料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展開深入探討。思維導圖中包含要點,分享優質的學習資料,以滿足初中生的認知需求,使其愛上化學,順利實現個性化的發展目標。
(三)運用思維導圖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零散化學知識學習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造成疏忽和健忘。導致知識學習不完整但從教科書的大方向知識或化學模塊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因此,利用思維導圖整合化學概念或分散的模塊,有助于學生理解學習的方向和目標,從而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學習效率。
同時,在問卷調查的問題中,還可以利用管理思維導圖的方法,讓學生一一看到問題的要點,以便客觀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應用思維導圖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初中化學知識時,通過構建完善的思維導圖,可以引導初中生對所學習的化學問題進行系統性和全方位的思考與分析,確保所研究的化學問題具備創造性和深刻性,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化學問題。教師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還能夠幫助初中生很好地把握化學知識的關鍵環節以及關鍵因素。因此,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時,教師需要將思維導圖作為重要的學習工具,逐漸激發初中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例如,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時,需要合理設計一些化學問題,如已知某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和溶質質量,求溶液的質量;已知溶液的密度和體積,求溶液的質量。在化學課堂上,教師要正確引導初中生構建完善的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初中生更好地解決化學問題。
(五)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化學復習
在化學總復習中應用思維導圖,實際上就是通過梳理各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較為全面的知識結構,實現對整體教學內容的整合。在開展具體的復習活動時,教師應根據思維導圖的結構特點,對學生的復習進度和復習內容進行合理安排,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輕松把握各類知識的內在聯系,并通過不斷地學習與強化在頭腦形成較為全面的知識網絡。在思維導圖中,學生既可以直觀看到各個章節的內在聯系,也可以通過橫向與縱向對比發現不同知識點的關系,進而提高自己的化學復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金永芳. 關于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家長,2020(36):85-86.
[2] 孫慧. 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259.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