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凌云
摘? 要:本文分析了農村教育的現狀,人文要做到“輕負擔、高質量”,最主要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可以通過課堂上創設情景、提高聽課效率,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重視課堂作業的有效性和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等重要途徑,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農村中學;數學課堂;學習效率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怎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是筆者一直以來都在探索的問題。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掌握好數學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學生缺乏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加之初中課程繁重,學習壓力過大,束縛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法,從根源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狀況,掃除學生心理困惑
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多事之秋,學生常常會遇到各種生理、心理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梳理與指導,往往會使其困惑無法安心學習。因此,教師了解學生的狀況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讓學生安心學習,要想讓學生聽信自己,特別是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為其排憂解難,讓學生走出困惑的池沼,身輕松地學習,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如果教師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能排除學生心中的困惑,即使用強硬的手段逼著他學也只不過是“管得住人管不住心”,甚至造成師生矛盾。因此,作為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要想使教與學和諧,就必須做到這點,也只有做到這點,才可望提高教學質量。
二、師生角色轉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想要提高教學效率,就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占主導地位的觀念,將新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師生轉換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擔任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責任。教師的職責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教師也不能讓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思維得不到有效的訓練,這樣不利于學生挖掘自身的學習潛能,限制了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
比如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同桌交流、組間交流等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充足的交流合作學習時間和和諧、自由的學習環境,以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三、創設生活情境教學,以實際問題引入教學
教師想要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就要從實際問題出發,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創設生活情境教學,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經驗嘗試著去分析、推理、整理和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的欲望。比如教師在上“圓”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先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如“車輪為什么是圓的”,讓學生將這一問題帶到學習中去,收獲了一定的知識后,再將其運用到實際中去。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引入教學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其學習自信心
(一)課堂導入激趣
課堂導入十分重要,它關系著這堂課能否被學生接受,也關系到這堂課能否收到預期的效果。好的課堂導入可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使該堂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導入可采用講故事、講時事、講感受、提問思考、欣賞音樂、欣賞圖片、觀看影碟、放幻燈片等方式導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
(二)上課形式靈活多變
目前,以課堂為主的單一教學形式,遠遠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也無法滿足學生對多層次知識的需求,再加上課堂所授內容的有限,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靈活多變地把課內、外課堂結合起來,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以滿足學生需求。如:上課時,除了課堂教學,還可充分利用好課外教學。如課外活動課、實驗課、親身實踐操作課、觀賞課、觀摩課等等,目的就是讓課堂形式更為多姿多彩,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對學生多激勵,少批斥
“任何人都喜歡聽好話”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學生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吝嗇你手中的“高帽子”,多給學生些鼓勵少些指斥。你的鼓勵說不定能讓一個不自信的學生變得自信,讓一個不成器的學生成器,讓一個學困生成為好學生。因此,想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師用你的“掌聲”與“鮮花”吧!作為一位合格的教師應該多給學生些激勵與鼓勵,這不僅可以給學生無窮的精神動力,還可以讓學生重拾自信,更能提高教學質量。當然,提高教學質量每個教師有每個教師的“法寶”,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有你的“刀路”,我有我的“劍道”。
五、做好分層教學及“第二課堂”教學
教師在講授知識時,應遵循由易入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注意知識點間的縱橫銜接。充分考慮中差生的吸收能力,對于課堂上不能有效解決的問題,要針對不同學生存在的數學問題進行課后個別輔導,有效解決學生在課堂上遺留的問題。特別是針對學困生自覺性不夠,應采取積極主動耐心的態度認真對待,力爭不落下每一個學生。
六、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和反思
初中生處于一個心理和思維都在迅速成長的階段,好奇心也特別強。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安排學生進行每周一次的學習總結和反思,內容可以包括學生在本周內掌握的知識點和知識結構以及沒有掌握或者不能解決的問題,以此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轉移視線,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的狀態。這樣做不但可以讓學生回顧本周所學內容,鞏固知識體系,還能讓學生明確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識點,促進學生及時改正自身錯誤,明確自己的學習和努力的方向,這樣一來,學生的心思就能集中地放在學習上,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
七、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討論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關注課堂教學,在課后也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討論,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被老師看重的,從心底感受到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關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即使受到了懲罰,也不會怪罪和記恨教師,能夠明白教師的做法是在關心學生。當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關心,自然會喜歡教師,從而逐漸喜歡上數學這門學科,也會喜歡把自己在學習上的問題和困惑告訴教師,及時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在這樣的學習氛圍的感染下,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完成教學的目標,需要與學生轉換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從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與學生交流和討論,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究,學會總結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也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和總結,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進度,在實際教學中積累經驗,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陳永慶. 如何培養農村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 中學教學參考,2013(17):35.
[2]吳素梅. 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淺談農村數學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J]. 知識窗(教師版),2017(02):30-31.
[3]劉佩紅. 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J]. 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