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瓊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應在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學生的能力及思維發展,并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促進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文化差異,提高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感,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本文就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如何培養學生文化品格作出分析,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文化品格;培養策略
英語學科本身具備一定特殊性,其教材內容在涉及單詞語法知識的基礎上還包含外國的文化思想及人文風情,且國際化發展背景下英語學科地位也愈發重要[1]。所以現階段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單元教學目標,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法,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讓學生既能學習掌握知識技能、提升學習能力,又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健全人格,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一、了解學生情況,優化單元教學方案
一方面教師需要對班級學生的相關信息進行了解,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興趣愛好、文化素養水平等方面進行評估,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更好地改進優化教學方法[2]。教師可采取成績分析、互動交流、題目測驗等方式進行了解評估。另一方面教師應明確每單元所對應的知識、能力、情感等教學目標,并從中提取出有效的文化元素,對單元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結合所了解的學生情況優化教學方案,這樣所制定的教學方案更具針對性,有利于增強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效果。
二、深入單元內容,培養學生文化品格
教師應以單元為單位,深入挖掘單元內的各個知識內容,通過明確單元教學目標、構建高效課堂、有效設計作業等教學環節為培養學生文化品格提供推力,同時促進學生熟練理解和運用知識[3]。以下主要以PEP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單元為例展開具體分析。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應明確該單元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學目標發掘有效的文化元素,這樣才能在后續課堂教學中更為針對性地展開講解教育,幫助學生在知識掌握的同時獲得情感體驗,具備正確的文化意識和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單元所對應的教學目標主要涉及以下幾點。①學生能夠對by train、by ship、on way等詞組進行了解掌握。②學生能夠對How do you come/ go...? Dont…/ You must...等句型進行理解運用。③通過教材文本學習,能夠對不同地區上學交通方式的差異原因進行了解,學會珍惜自身的生活。④通過單元知識學習,能夠對國內外駕駛習慣的不同進行掌握,并對英國相關交通規則進行了解,增強自身的文化理解,同時意識到文明出行的重要性,能夠做一個文明出行人。
在掌握單元教學目標后,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知識的講解和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
(二)構建高效課堂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創設問題情境,詢問學生平時都會選擇哪種交通工具上學,以互動交流的方式進行課堂預熱,順勢導入本單元所涉及的單詞、詞組及基礎句型。在講解過程中還可根據課文內容組織學生參與真實情景對話,并利用多媒體展示常見的交通標志及路況圖等照片,促進學生在談論表達中實現對詞組句型的有效運用。在后續“Read and write”部分閱讀教學時,教師可引入小組合作模式,讓各小組自主展開閱讀,通過互幫互助對課文大意、不同地區交通方式的差異性及產生原因等問題進行思考解答,并針對安全交通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議。在小組探究過程中學生思維得到發展,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同時也能在同學的幫助和教師的引導下對相關地區的人文環境、地理差異等知識進行了解。另外,針對“Story time”部分內容教學時,教師可結合思維導圖及PPT課件展開講解,促進學生了解中英交通規則的差異,以及對中英主要交通工具的歷史等方面知識進行拓展分析,豐富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引導學生增強交通規則遵守意識,學會文明出行。在達成知識能力目標的情況下完成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
(三)有效設計作業
強化教學中學生文化品格的培養效果,教師還應提高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利用多樣有趣的作業真正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比如布置實踐性作業,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觀察生活,拍一拍或畫一畫生活中常見的交通標志。或者學生自由形成多個小組,完成安全警示海報的制作作業。這樣既能鞏固知識,又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還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國家或地區,查一查這些國家或地區的交通方式,常見的交通工具及發展歷史,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增強學生的中外文化理解能力,以及愛國意識。
三、完善單元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首先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回答和表現及時進行鼓勵表揚,讓學生能夠主動投入課堂學習,更利于學生學習知識,達成情感教學目標[4]。其次在單元整體教學后的作業練習環節,教師也需做好相應的評價工作。既要從教師角度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能力發展水平、文化意識等方面進行點評,也要鼓勵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以學生的角度獲取更加全面的評價結果,為后續教學的完善優化提供參考依據。
結語: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應根據每單元教學內容明確對應的文化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法,在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利用情境創設、小組合作等方式滲透文化,讓學生在提高學習能力、創新思維的同時形成正確的文化品格,這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和個人發展可起到重要作用,也更利于突顯英語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卞愛琴. 基于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探究[J]. 互動軟件,2021(9):202.
[2] 鄭秀娟.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學生的文化品格培養路徑研究[J]. 黑河教育,2021(3):73-74.
[3] 張先科.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文化品格的培養路徑[J]. 啟迪與智慧,2021(7):78.
[4] 萬嫻. 淺談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文化品格的培養[J]. 速讀(上旬),2020(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