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靜
摘要: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是培養學生藝術水平的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啟發,運用互動化、趣味化的方式,讓學生對美術知識有深度的理解。在素質教育時期,美術教學工作教師要進行創新話改革,有效結合本地化元素,充分凸顯美術學習的重要性,拓展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美術知識的豐富性,并且能夠結合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以及傳統文化具體會美術的魅力,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素養提升以及想象力的激發。
關鍵詞:小學美術;本地化元素;應用實踐
前言:針對目前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教師的教學思想要逐步拓展,突破傳統,以教材內容講解為主的形式,把美術知識與五峰地文化特色相結合,突出土家族文化特色,結合不同的傳統藝術形式,讓美術知識變得更豐富,有效充盈小學美術課堂。結合教師專業化指導和創作鼓勵,學生的認知能力、藝術創作思維,都能夠得到不斷地培養。在學習不同的美術知識時,學生的思維也能夠靈活,在以后的美術課堂上心態會更積極,實踐能力也能得到鍛煉,有限凸顯美術的最大價值。
一、多媒體教學融入五峰文化
對于小學生來講,由于生長環境和接受的教育存在差異,對于美術知識的認知也會有不同。在講解美術教材內容時,教師要注重課堂引導,改變傳統自己講解的習慣,鼓勵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內容,激發學生對美術創作的想象,在教師的思維引導下,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想法得以運用。傳統教學多以教材為主,教學內容少,形式單一,這樣的形式并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1]。藝術是沒有界限的,學生的潛能也是無限的,要想讓學生的美術能力得到培養和強化,教師可以結合地域文化去進行知識拓展,把美術知識與五峰文化進行有效結合,開發學生思想,不僅能增長知識,還能對本地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例如,為了提升教學的全面性,教師可以利用這句話技術進行無風文化的介紹,這樣就能夠縮減教師講解時間,又能讓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更好地助力教師講解美術知識。
二、融入本地化元素激發動力
本地化元素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游泳教師要注重融入的方式和途徑,由于小學生自身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學習不同的美術內容時,學生的想象力需要進一步的開發和引導,這時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區域文化內容進行美術思維的激發,讓學生能夠在美術課堂上感受到藝術的豐富性,這樣學習動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2]。針對湘教版小學美術教材內容,教師在教學前要有效分析教學內容與傳統本地特色文化之間的銜接,這樣在教學前制定出完整的教學流程,課堂上學生能夠學習得更充分,同時也能夠呈現出本地化元素的重要教學價值。
例如,在講解《家鄉美》時,教師可以有效融入土家族的扎染技術進行講解。指導學生回歸生活感受美的過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西蘭卡普圖案進行展示,讓學生對精美的圖案不斷贊美的同時,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力。教師還可以結合土家吊腳樓的建筑藝術,向學生講解吊腳樓的建筑美,讓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夠進一步拓展。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自主創作,發揮自己的理解力和創造力,這樣教師再進行指導,學生進步得會更快。通過特色元素的有效融合,讓家鄉的魅力通過不同途徑得以展現,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造力會有明顯的提升。
三、制定實踐環節鍛煉實操能力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需要逐步培養的,經過教師的思想啟發和知識拓展,學生對于本地特色元素會有一定的認知。在美術課堂上,教師還要制定多元化的實踐環節,有些鍛煉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能夠深入體會到傳統技藝的重要性,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強化學生思想,為以后的美術教學工作奠定基礎[3]。例如講解《編花籃》時,教師可以結合土家族的編制技藝去,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實踐。教學時教師可以親自教授,也可以請來專業人士進行指導,又或者使用多媒體查到相應的視頻,讓學生了解普通的編織工藝的發展歷史和重要傳承價值,最后制定簡單的任務,讓學生大膽嘗試。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限,教師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從學生身邊的事物進行啟發,發揮本地特色文化價值,幫助學生增長見識,強化本領,提升自身文化素質,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藝術道路上越走越遠。
結論:總而言之,小學美術有著很高的教育價值,教師要不斷分析教材內容的特點,有效拓寬講解路徑,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掌握更豐富的美術內容。結合本地化元素,有效融入到美術課堂當中,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有效性,為學生制定創新化多元化趣味化的美術課堂,激發學生自身創造性思維,讓小學美術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發展。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重要時期,借助本地化元素,有效開發學生學習思維,讓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保持靈活的思想,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促進以后學習能力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斌.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J].學周刊,2022(08):165-16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78.
[2]王凱迪.基于水鄉特色文化的小學美術校本課程開發與利用[J].讀寫算,2022(04):90-92.
[3]張瑜娜.小學美術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1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