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磊?李瓊?吳瑛?王莉芳?張園

摘要:目的:評估超聲心動圖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本院收治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體檢檢查結果顯示正常的10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均對其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觀察檢查結果。結果:觀察組RA左右徑、上下徑、面積及RVOT近端內徑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E/A、CI、TAPSE、RV-MPI等右心收舒張功能相關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聲心動圖在評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中應用價值較高,能準確反映患者右心結構與收舒張功能,利于臨床醫師準確評估患者病情。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超聲心動圖;右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63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8--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中老年人群發病率較高疾病,可誘發右心衰竭,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國內正面臨老齡化問題,在后續的一段時間內老年病人將逐步增加。故而,早期觀察患者右心功能,及時評估病情,盡早給予針對性治療,為改善預后,提升患者生存質量關鍵。縱觀臨床,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評估方案中,以超聲心動圖檢查最為常見,此次研究,為進一步探析超聲心動圖在評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中應用價值,選取相應研究對象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體檢檢查結果顯示正常的10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對照組,男51例,女49例,年齡43~78歲,平均(60.52±2.12)歲;觀察組,男52例,女48例,年齡42~79歲,平均(60.50±2.11)歲。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研究同意書。
1.2 入選和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1)觀察組均確診慢阻肺。(2)均接受超聲心動圖檢查。(3)依從性良好。
排除標準:(1)合并心功能衰竭者。(2)高血壓、糖尿病急性期者。(3)肝腎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對所選研究對象,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檢查方法如下。應用本院超聲心動圖檢查儀(美國GE-E9,邁瑞E8),探頭頻率設置為1.5~4.5MHz。檢查前,指導患者取左側半臥位,連接心電圖設備,定位患者四心腔切面,于收縮末期,對其進行右心房上下徑、左右徑、面積等心腔結構測定。于心臟舒張末期,測定右室面積、基底部內徑及心肌做功指數。檢查過程中,若發現胸部透聲窗條件差,可調整檢查體位,取平臥位,再次進行檢查,保障檢查結果準確性。
1.4 觀察指標
(1)觀察右心腔結構檢查結果。包括右心房(right atrium,RA)左右徑、上下徑、面積及RVOT近端內徑。
(2)觀察右心收舒張功能相關指標。包括E/A(右房室瓣收縮期峰值速度/舒張期峰值速度)、CI(下腔靜脈深呼氣塌陷指數)、TAPSE(右房室瓣環收縮期移位)、RV-MPI(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數)。
1.5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軟件SPSS 22.0處理數據,計量/計數資料采取(x±s/n、%)表示,用t、X2檢驗,組間差異顯著為P<0.05。
2 結果
2.1右心腔結構檢查結果比較
觀察組RA左右徑、上下徑、面積及RVOT近端內徑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右心收舒張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E/A、CI、TAPSE、RV-MPI等右心收舒張功能相關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臨床常見疾病,需盡早診斷評估患者心功能,及時治療,提升患者生存質量[1]。
目前,觀察臨床評估慢阻肺患者右心功能方法中,以超聲心動圖最佳,其具有簡便、無創、無輻射等諸多優點,可準確評估受檢者右心功能各項指標,利于臨床醫師準確判斷患者病情。此次研究,即對本院所選研究對象應用超聲心動圖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RA左右徑、上下徑、面積及RVOT近端內徑均大于對照組;E/A、CI、TAPSE、RV-MPI等右心收舒張功能相關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超聲心動圖能準確觀察受檢者心臟結構,評估心臟功能。分析作用原理,超聲心動圖檢查時,是利用超聲測距原理脈沖超聲波透過受檢者胸壁、軟組織,同時測量其下各心壁、心室及瓣膜等結構的周期性活動,最終將各結構相應的活動和時間之間的關系曲線在顯示器上顯示,利用記錄儀準確記錄,便于檢查者觀察。檢查者能獲取清晰動態圖像同時,還能控制掃描操作時間,對可疑部位反復掃描檢查,能準確有效評估受檢者右心功能及結構狀態。而RA左右徑、上下徑、面積及RVOT近端內徑均為右心功能常見評估指標,觀察結果可知,患病觀察組上述指標均較對照組水平高,分析原因,多是慢阻肺患者患病時,肺動脈壓多呈升高狀態,進一步增加右室后負荷,增厚心室室壁導致。再者,因慢阻肺患者患病時,右室心肌做功指數較高,一定程度延長等容收縮期、舒張期持續時間,導致心室射血時間縮短,降低心臟功能,此時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查即能準確觀察出患者心功能變化情況,評估病情嚴重程度。
綜上,超聲心動圖在評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中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并且隨著老齡化更加明顯,老年病人增多的趨勢下,更具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吳丹,歐亮.超聲心動圖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室功能評估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技雜志,2021,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