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那·亞生
摘要:音樂是一門藝術,是人類精神文明的一種體現和象征。在現代社會,音樂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對音樂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新課程改革下的音樂教學要求教師尊重不同學生的個性和特點,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最終目標,將具有時代感和特色的音樂元素融入教學中。本文研究了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音樂教學;教學策略
課程教學是基礎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主要體現。為了保障教育質量,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分析自己的教學模式是否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否讓學生獲得體驗和感悟。初中音樂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音樂知識,更重要的是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因此,教師應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傳統音樂教學進行改革和優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客觀需要,也是不斷改進教學體系的迫切要求,更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基礎和前提。
一、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要求
(一)重視學生在生活中的審美情感培養
音樂教育是美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實現初中音樂教學目標,教師就要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音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好的曲子總會融入很多生活元素,并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觀點。無論傳統音樂還是現代音樂,音樂的本質內涵不會發生改變。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和審美意識是音樂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具體來說,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音樂學習與生活中的音樂現象結合起來,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并讓音樂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藝術化體驗。例如,音樂教學可以融入音樂歷史、世界各地的音樂文化等,讓學生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了解不同地區的不同音樂風格,逐漸感悟身邊的音樂,主動探索并發現身邊的音樂氣息,培養藝術鑒賞能力。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音樂感悟能力
現代音樂教學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在教學某些著名曲目時,教師并不需要直接將其播放給學生欣賞,可以讓學生圍繞主題進行自主思考,在腦海中形成對意境的分析。然后,教師再通過對作者、曲目資料的分析,融合音樂與文字,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音樂感悟能力,使其對作品形成全方位的認知[1]。教師還可以在音樂教學后,讓學生圍繞作品談一談自己的“感悟”,這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也是很有利的。
(三)讓學生具有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學生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是個人能力和自信心在活動中的體現。相關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和教學有效性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學生會通過目標設置的方式進行自我評估,當認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些事情時,就會給自己設置一個更高層次的挑戰性目標。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這樣的目標,將達到某個階段或某個層次作為基本要求,以讓學生在音樂課上積極表現自我,對教師的教學給予良好回應,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方法
(一)注重教學設計的創新與優化
雖然教學設計與常規意義上的備課有些類似,但兩者在內容選擇與規劃上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教學設計是對教學實施的整體性思考,尤其是音樂課堂教學活動要能夠發展學生的音樂能力。在這方面,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創新顯然成了關鍵。初中音樂教學內容一般來源于教材和其他途徑,包括教科書和一些課外音像資料。《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進一步強調了“情感”與“價值觀”的重要性,將其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音樂課程的核心在于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并貼近學生的生活。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作品如果能夠打動聽者的心靈,就能讓聽者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美感。
(二)教學實施環節的綜合規劃
教學實施環節的首要工作就是做好內容的引導和介紹。有效的教學導入環節可以讓學生快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狀態,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音樂,并體會音樂背后的文化。初中生對音樂作品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介紹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感情變化等,建立音樂和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感悟音樂的同時感悟生活。例如,在“歐美覽勝”中,除對音樂文化元素的分析,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和外國民謠進行比較,使其從中感悟到不同地區的音樂文化特色及人們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實現音樂和生活之間的有機結合。教師也可以提問學生,讓學生談談對音樂文化的理解,進而對學習內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注重音樂教學評價
音樂教師應對學生個體差異有正確認識。例如,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的樂感非常好,有些學生對樂理知識掌握得熟練,有些學生則具有較強的創作能力。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點評估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鼓勵式評價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鼓勵和關心。無論簡單的肢體動作還是語言表情,都能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教師應將自評、他評和互評三種方式進行結合,讓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評價。此外,教師應注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真正感悟到成功的喜悅。
結語:
初中音樂教師應深入分析音樂教學現狀,了解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結合音樂教學實踐,探索并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熊飛.“四性合一”原則在鄉鎮初中音樂教學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22):89-90.
[2]張雅瓊.熱愛 體驗 鑒賞:淺議初中音樂教學的創新[J].考試周刊, 2016(A3):173.
[3]周亮.基于“人文底蘊”的初中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實施[J].新課程(中學版),2019(0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