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得勝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們要具備思想道德素養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身體心理素質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發展的個體,才可以適應社會進步的需要。對于學生全面發展,也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密切關注。在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的小學教育中,學生素質相對較低,其潛能生數量較多,需要對這些潛能生的特點、成因以及轉化策略進行研究。有效解決潛能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潛能生;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1-0057-03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of Potential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s in Deeply Impoverished Areas of Ethnic Minoritie
SONG Desheng (Xinzhuang School, Hezheng County, Linxia Prefecture,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tudents must have ideological and moral literacy,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iteracy, and cultivate individuals who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 such a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progress.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eachers nee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m. In the primary education in the deeply impoverished areas of ethnic minorities,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number of potential students is relatively larg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these potential students. Effectively solve the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potential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students.
【Keywords】Ethnic minority deeply impoverished areas; Potential students;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階段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其可塑性較強,也是身心健康成長和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小學的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詳細的了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方法。在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的小學中,不乏對學習熱情不高漲、態度消極的潛能生,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將潛能進行轉化。
1.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小學潛能生的成因研究
潛能生是指學習不良、學習質量差、學習困難以及心理發展緩慢的學生,也就是說,在關于學習知識、能力以及方法等要素中存在著偏離常規的結構性缺陷。形成潛能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環境因素,也有學生自身因素。
少數民族深度貧困是相對于一般貧困而言的,是指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都處于較低水平,社會文明、公共服務和民生水平等相對較貧瘠的落后區域,這樣的地方主要體現在貧困缺口較大的居民,它既是貧困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也是減貧的重中之重、難上之難。2017年,中央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部署了扶貧攻堅關鍵階段的工作,將深度貧困地區扶貧攻堅列為重中之重。將教育脫貧擺在了深度貧困地區的首要工作,這里的“三區三州”指的是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是最具代表性的區域性深度貧困區,也屬于深度貧困區,這里的教育相對落后,學生多半為留守兒童。而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的一大部分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環境和生活條件等方面的制約,其智力因素也受到影響,導致部分學生的潛能受到抑制,漸漸失去了對學習的欲望,成了潛能生。所以通過梳理制約本地區小學潛能生形成的原因顯得尤為重要,對于進一步轉化潛能生的行為指導具有積極作用。
(1)家庭環境因素
對于學生來說,除去長時間的學校環境,就是家庭環境,家庭中父母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成長,俗話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教師,孩子也需要得到家長的認可和關心。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受教育的力度。在一部分家庭中,家長以粗暴的教育形式對待孩子,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降低對于學習的興趣,也有家庭殘缺或者再婚家庭,導致學生缺乏家庭的溫暖,以及缺乏親情,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形成一定影響,導致學生內心存在一定偏激,也有一部分家長選擇外出務工,學生往往跟隨家中的老人生活,老一輩對孩子比較溺愛。多種家庭環境影響了學生的情緒,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動力也沒有壓力,更沒有有力的監督者,從而逐漸降低學習興趣等。0D88F609-22BA-4037-9A53-759709A227CE
(2)學生自身因素
每位學生都有自身的性格特點,也有不相同的意志表現,在小學階段,每位學生的毅力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缺乏,也就是自制能力較差,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內心擁有積極向上的情緒,但是在學習方法與智力方面與其他學生存在一定差異,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于學習和日常的玩耍之間不能進行平衡的處理,導致成績形成一定的落后,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厭學情況,對于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習成績等方面都有一定影響,也就成了潛能生。農村小學生多半有長輩看護,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對孩子缺乏關心,使孩子漸漸養成了渙散的性格,對學習缺乏上進心。一些非常聰明的學生由于缺乏有力的監管,慢慢放松了對學習的追求,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最終淪為了學困生。還有一個原因,隨著信息化的普及,父母親出門打工,為了方便和家里溝通,掌握家里的情況,孩子的父母多半會給長輩配備一個手機。但是很多長輩不識字,有什么事情只能依靠孩子,于是手機成了影響孩子學習的直接根源。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差,抵不住誘惑,也沒有認識到手機游戲的真正壞處,導致他們在學習上花的精力很少,多半時間花費在了玩手機上。
2.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小學潛能生轉化策略研究
對于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小學潛能生的轉化,首先,在課堂上需要教師更加密切地關心這部分學生,運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因材施教的原則以及激勵引導的原則來使潛能生進行有效轉化。給予這部分學生更多參與在課堂討論的機會,以班級整體營造氣氛,使潛能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討論中。其次,要在生活中對于潛能生多加關注,與這部分學生結交朋友,降低其防御心理,使其更加主動地坦露心事,營造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1)增加班級氛圍
對于潛能生的轉化,首先需要對課堂氛圍進行營造與增加,可以在課堂中將優秀的學生與潛能生進行座位混合,也就是使成績優秀的學生與潛能生形成同桌或者前后桌的狀態,在課堂中,優秀學生可以有效地對潛能生進行紀律或者專心聽課方面的影響,也讓兩大類學生進行有效交流,不論是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可以進行溝通,減少潛能生心里對于不平等看待的問題,使得班級內形成平等、和諧以及友愛的氣氛。對于潛能生來說,從內心感知到自身在班級中存在的重要性,也感受到班集體中對于潛能生的關愛,從大家對于潛能生的關心和愛護中增加自信心,及時地進行自我評價與反思,學生之間互相尊重,共同營造班級的良好氛圍,增進潛能生的自信心與學習習慣,從而達到對于潛能生的轉化目的。讓潛能生從心里覺得自己被重視,教師要正確引導,及時給予這部分學生以輔導,幫助這類學生走出困境,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便會融入班集體中。只有得到了應有的重視,這部分學生才能建立起持久的學習動力。
(2)鼓勵潛能生參與課堂
對于班級中的眾多學生來說,在校園中的各個活動上,不只是優秀的學生才可以參加,教師也要對于潛能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進行詳細的了解,在課堂以及實踐中關注了解潛能生對于知識理解的方式,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幫助這類學生及時認識到自己的才能以及優秀的思維方式,對于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進行一定培養。
例如,在校園美術比賽中,屬于潛能生中的一位學生,美術表現相對優秀,班級同學與教師可以對這位同學進行一定鼓勵,使其參與到校園活動中,班級其他同學積極進行投票以及學校教師的認可,使這位有美術方面優勢的學生提高自信心,感受到班級同學對于潛能生的關注,同學們積極地鼓勵激發其參與到集體中,也增加了其在學習方面的興趣,融合集體中,與同學們一起進行學習。例如班級的象棋比賽或者體育比賽都可以鼓勵有特長的學生參與進來,對于潛能生來說,教師和同學們同時對其進行鼓勵和支持,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們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可以帶動潛能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課堂內容中可以選擇信息化技術,利用多媒體或者趣味游戲的方式鼓勵激發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3)攜手家長,共同教育
家長是學生學習和前進的基礎保障,家長的思維與習慣在絕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在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會有很多家長到城市務工,缺少對學生的關心,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學生心理的缺失,以及心中的不平衡狀態。在家庭教育中,過多的家長在看到學生學習成績的時候會對其進行批評,語言相對來說較為粗暴,使學生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久而久之,形成一定心理因素的積淀,造成性格的沉悶或不樂觀的性格特點,甚至有些學生會產生心理陰影,或者形成暴力傾向,對于教師的教導形成反擊,認為學習并沒有用處,依舊得不到家長的夸獎與關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從正面積極的方向引導孩子,例如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科普類或者新聞類的內容,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對于課外知識進行一定補充,也可以聯系課本內容,形成有效的結合,以此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請家長們放下手機,認真地聆聽孩子的想法。教師要攜手家長,共同地對于潛能生進行轉化,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享受學習。
(4)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
對于潛能生和普通學生的表現很難直觀地進行區分,盡管潛能生和其他學生在學習表現上有著一定的不同之處,然而在實際開展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用真情實感去感化每一位學生,激勵潛能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出個人的能動性。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潛能生在學習方面缺乏積極性和上進心理。因此,教師的教學手段很難在潛能生身上得到回應,在這種情況之下,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教師就會對于這類學生失去信心,試圖放棄潛能生的轉換。然而,這樣的教學態度顯然存在問題。如果單方面地由于在學習方面表現不好就逐漸放棄這類學生,并且對其進行不公平的對待,就會讓潛能生自己放棄自己,久而久之,這類學生就不會變成優等生。例如,教師在安排座位的過程當中不應該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排名排坐。如果潛能生在這一過程當中遭遇到了不公平的對待,他們就會自暴自棄。由此可見,想要進一步提高潛能生的轉化工作,教師就必須要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學生,與潛能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同時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入一些心理溝通工作,從而深入到潛能生的心里,讓潛能生能夠敞開心扉接受教師的教導。
(5)實行目標激勵教學方式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潛能生的轉化效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就應該設立科學合理的激勵目標,以及多元化的激勵方式,從而使其能夠逐步完成階段性目標。然后以此種方式方法提升潛能生的自信心,不斷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在設計教學目標過程當中,小學教師特別要注重目標的層次性、遞進性、循序漸進性,通過完成一個小目標之后,讓潛能生內心得到滿足,這樣日積月累,就會讓這些小目標變成日后的大目標,從而進一步提升潛能生的學習水平。同時,在制定學習目標過程當中應該加入課前預習目標、課堂學習目標和課后復習目標,將大目標進行分解,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達成。
(6)采取科學的評價方式
潛能生在進行轉化過程中必須要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實現全面的評價、綜合的評價,切不可單方面地憑借學習成績對其進行評價。絕大多數潛能生都希望能夠得到家長和教師的認可,如果在教學評價過程當中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那么必然會打擊潛能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對其進行綜合性評價,讓學生能夠在這一評價過程當中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
3.結語
對于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小學潛能生成因及轉化策略研究,了解潛能生形成的因素,并對此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轉化策略,俗話說,具體事件具體分析,針對潛能生的生成因素,從班級氛圍、課堂參與度、教師關愛以及攜手家長,共同對于潛能生進行溝通交流,給予他們加倍關愛,使其感受到學習氛圍的快樂,增加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從而對潛能生進行有效轉化。
參考文獻
[1]白兆德,侯建琴.讓“潛能生”不再“潛”下去[J].課程教育研究,2020(40).0D88F609-22BA-4037-9A53-759709A227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