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摘 要]資金集中管理作為財務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完善企業資本結構、加強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有著關鍵作用。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全資公司、合資公司等,企業經濟體制和資本結構不同,在開展資金集中管理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頂層設計,以效益化和合規化為原則,實現企業商業價值最大化。文章以資金集中管理的優勢作用為理論依據,分析國有投資公司如何選擇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并結合實際情況為資金集中管理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
[關鍵詞]國有投資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2)07-0052-03
資金集中管理就是指集團公司將企業所有的資金集中到總部公司,由集團總部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規劃,對資金進行統一配置和調度。目前,我國國有投資集團公司在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的過程中,常用的管理方式包括統收統支、結算中心、內部銀行、財務公司等。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發展階段等選擇合理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實現集團公司內部資源的高效配置。
(一)防范資金風險
資金集中管理需要相應的共享機制作為支持,國有投資公司在實行資金集中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將企業的資金收付、財務結算、賬戶管理等事項交由財務共享中心完成。企業只需要基于共享平臺建立統一的資金結算標準化流程,可以加強對資金支出過程的監管,也能夠減少人工干預;同時,子公司可以不承擔資金結算職能,只負責執行資金計劃和資金調撥指令?;诠蚕頇C制下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可以從企業層面上減少資金收支環節的會計舞弊、核算出錯等問題,從機制上有效防范資金風險。
(二)提高資金收益
為了保證國有企業內部資金管理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除了維持日常經營外,企業可以將存量資金用于多元化的投資項目,包括股權股票、債券基金、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保證投資收益最大化。在這一過程中,利用資金集中管理手段,可以對集團內部的資金統一授權并集中投資,發揮資源聚集效應,并提高資金運營收益。
(三)優化資本結構
國有投資企業在調整和優化資本結構的過程中,需要確定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的結構比例,保證WACC(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1]。通常情況下,企業會選擇債權融資進行結構調整。但無論是統借統還還是非統借統還,國有投資公司通過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可以調整債權融資的資本結構、融資規模、債務期限和債務成本,為優化資本結構創造良好的環境基礎。
對于國有投資企業來說,資金需求量大、資金回收周期長是企業經營與管理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挖掘價值鏈增值潛力,是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從實際來看,我國國有投資公司在資金管理方面的特征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國有投資公司存在著資金分散和沉淀現象明顯的特征,不利于企業投資決策。我國大部分國有投資企業尚未建立資金集中管理體系,財務資金調度缺乏規范性,再加上企業沒有相應的信息平臺作為支撐,造成企業的資金流信息、結算信息、投融資管理、財務信息等無法在集中平臺上顯示,集團公司的管理層人員也無法及時、準確地獲取企業生產經營的相關信息,不利于企業后續的投融資計劃編制。其次,國有投資企業資金使用率相對較低,企業無法發揮規模優勢。對于集團企業來說,建立“事權分散、財權集中”的管理模式與企業多層級法人資金分散占用的矛盾相對突出。例如,子公司多頭開戶現象普遍,部分集團企業下屬子公司私自開設的賬戶數量較多,不僅給企業帶來資金體外循環風險,還使得企業的資金監管嚴重失控;子公司擁有投資決策權,使得部分企業罔顧集團戰略目標和自身發展能力,盲目追求經濟效益,投資決策失誤較大,給集團公司也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應收賬款回收速度慢,影響了資金周轉效率,使得企業現金流和盈利能力隨之下降。以上情況造成集團出現了高應收、高利息和高存款等問題。最后,國有投資企業財務管理手段滯后,信息共享性差。國有投資企業在不斷擴張規模的過程中,子公司逐漸具備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區等特征,給企業的財務監管帶來了困難,需要企業將復雜的信息流進行集成管理。在這一背景下,國有投資企業目前手工化管理的手段無法高效率完成信息采集、會計核算、財務報告反饋等工作,企業需要引入信息技術建立更完備的信息共享平臺,打破地域差異、交通通信等方面的隔閡。但從現狀來看,我國國有投資企業目前所采用的資金管理模式、財務管理軟件等尚不能滿足管理需求,也無法解決集團總公司對子公司跨區域管理的難題。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不能匯總到集團公司,不僅影響了企業決策的時效性,也造成企業財務監管松弛,容易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一)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選擇
常見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包括結算中心、內部銀行和財務公司,不同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具有差異化的優勢和缺陷。
結算中心是在集團企業內部設置的資金管理職能部門,主要負責監控企業的資金流向和風險防范。資金結算中心的設置不僅可以對子公司的結算賬戶進行統一管理,也能夠透過“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掌握子公司的經濟行為,為集團公司的決策提供信息支持。但資金結算中心不具備融資和投資功能,在資金調度方面存在職能缺陷,也無法實現資金運行效益最大化的目標[2]。
內部銀行實際上引入了社會銀行的管理方式,在企業內部建立資金管理機構,主要負責集團公司內部的資金往來結算和調撥運籌。以下屬單位之間的經濟往來為管理內容,包括費用支出和資產轉移等,基于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支出手段執行內部核算。內部銀行模式可以保留分公司在財務管理方面的獨立性,即分公司享有投資決策權和現金經營權。但內部銀行模式更適合法人結構單位的國有投資公司,適用性相對較差。
財務公司是依據國家政策法規在一定比例下出資設立的金融機構,不僅擁有獨立的法人結構,其經營內容和服務對象并不局限于集團企業的內部資金,還包括金融產品投資與運營等,有利于企業投融資管理。財務公司獨立于國有投資公司以外,不具備行政管理權力,也不能滿足所有成員單位的金融管理需求。
國有投資企業應用資金集中管理模式不僅僅是為了加強對下屬單位資金流向和流量的監控,還需要通過加強資金流轉速度實現價值目標;同時,國有投資公司對融資和投資的管理要求較高,企業的資金集中管理不能夠局限于某一種功能,應當建立資金集中結算、資金收支監控、內部借貸和投融資管理為一體的資金集中管理中心[3]。
(二)基于現金池開展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1.選擇合作銀行
由于大部分國有投資公司規模化特征較為明顯,企業集團總部與子公司之間存在著管理結構和地域方面的差異,資金集中管理需要利用信息技術與銀行搭建網絡支付系統?;诂F金池建立資金集中管理中心,加強銀行與企業之間的關聯度;基于銀行的營業網點、貸款額度和存量資金需求等,選擇長期合作銀行,建立良好的銀企合作關系。
2.對銀行賬戶進行管理
針對企業賬戶分散、資金沉淀問題,在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的過程中,一方面,國有投資企業應當做好以往銀行賬戶清理工作,即對子公司多銀行開戶的問題進行治理,制定分(子)公司銷戶管理辦法,對不必要的賬戶進行銷戶處理,要求一個分(子)公司只能保留一個賬戶,下屬單位的資金要歸集到集團總部賬戶。另一方面,在合作銀行開設公司總賬戶,用于集團公司對下屬單位的資金撥付與資金收入活動;企業的下屬成員單位可以在當地的銀行中設置收入賬戶,專門用于收入歸集,但該賬戶不接受往來交易收入;同時,下屬成員單位還需要在合作銀行開設日常支出賬戶,用于現金池下撥資金的歸集。
3.選擇資金集中管理的信息平臺
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應用需要信息平臺作為技術保障,在國有投資企業搭建資金管理信息平臺的階段,企業需要對信息平臺進行功能優化。以管理需求和經營業務為依據,對不同功能模塊進行劃分,可以包括銀行賬戶管理、支出業務結算、財務票據管理、資金計劃執行、融資決策分析等,并建立標準化的處理流程,加快資金集中管理效率。此外,構建資金交易平臺,用于企業內部資金往來交易。由于企業的資金交易僅通過現金池實現了線上交易審批與支出管理活動,而部分資金活動還依靠線下審核與協調,管理效率不高。通過建立企業資金交易平臺,可以基于該平臺公布資金信息,加快信息流轉效率,減少溝通壁壘。
4.確定資金集中管理制度
國有投資企業在實行資金集中管理以后,需要進一步優化現有的財務管理流程和制度,制定更規范的資金調撥使用和資金審批支出流程,加強對資金收支關口的控制。基于此,企業可以制定《資金集中管理指導意見》《銀行賬戶管理》《資金結算處理辦法》《大額資金支付管理辦法》《虛擬現金池管理辦法》等制度,要求下屬單位、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嚴格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開展資金管理活動,提高企業財務信息的透明性和真實性[4]。
(一)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審批機制
國有投資企業在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國有性質單位普遍存在決策層臃腫、審批鏈條過長等問題,為資金管理配備完善的審批機制。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企業應當對管理層級進行合理壓縮,采取扁平化管理方式,對企業的管理機構和經營業務進行分析,結合戰略規劃制定“聚焦主業”的經營計劃,保證國有資源合理配置;同時,適當下放審批權限,落實審批責任。由集團總部負責將支出預算目標下發到二級子公司,二級公司結合總部分配的預算目標,將細化后的指標落實到三級公司(三級責任中心)層面。經過預算總額層層分配的方式,可以實行資金逐級管理,也能夠突出資金集中管理的監督作用。另一方面,為了避免審批責任分散的問題,國有投資公司還需要將資金審批職能落實到崗位上,并結合支出項目的具體特征,制定差異化的審批流程,既要提高審批效率,也要保證對大額資金支出的嚴格審核[5]。
(二)加強資金預算控制
對于國有投資企業而言,預算管理是企業資金控制的關鍵工具。從企業整體角度出發,建立資金集中管理機制,對企業總部和下屬單位的資金需求進行合理預測,制定行之有效的資金預算方案,實現資金動態監管和合理配置。在編制資金預算計劃的階段,企業需要做好事前準備,即綜合調研與分析市場環境、金融政策、資金存量、信用資質等,采取多元化的預算編制方法,保證預算計劃貼合實際;將已經設定好的預算目標進行分解細化,層層下傳至各組織、部門、崗位,并對資金計劃執行進度進行定期追蹤;一旦出現預算執行偏差,則要求下屬單位和部門及時反饋與上報,經審批后可以對部分項目進行調整,以有效降低資金運行風險。動態的監督方式有利于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安全性與規范性,也能夠體現國有投資公司長效的戰略規劃。
(三)搭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的普及為資金集中管理的應用創造了環境基礎。國有投資公司必須充分借助信息技術,搭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滿足資金集中管理過程中對統一核算、統籌預算、數據共享的基本要求[6]。同時,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還能夠打破集團總部與子公司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差異性,通過管理模塊對接、信息數據口徑統一等方式,形成完善的信息對流渠道,為資金流向監管、資源高效配置等提供充分的數據支持。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為了實現規?;芾恚瑖型顿Y企業必須要創新財務管理手段,加強對資金收支活動的監管?;诖?,國有投資企業可以引入新型的資金管理模式,在企業內部建立現金池,用于資金統籌和資金運營活動,減少資金分散與資金沉淀現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也能夠降低資金運行成本,為投資業務的高效運轉提供資金支持。
[1] 薛松森. 國有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利弊及應對措施[J]. 2016(25):47-48.
[2] 劉力.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資金集中管理探究[J]. 科技經濟市場, 2020(08):81-82.
[3] 楊彩虹. 國有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探討[J]. 投資與創業, 2019(06):183-184.
[4] 周莉莉. 現金池模式下國有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探討[J]. 大眾投資指南, 2020(06)104-105.
[5] 寧小莉. 試論國有企業資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2019(02):166.
[6] 徐林偉. 國有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控的探索與實踐[J]. 全國商情·理論研究, 2019(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