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嘉義
摘 要:李克強總理指出: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提升人力資源素質、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現實需要,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舉措。深化產教融合,實行校企協同,合作育人是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標,筆者根據《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結合蘇州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汽車維修專業具體案例,對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過程與應對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產教融合 工學交替 跟崗實習 校企合作
Abstract:Premier Li Keqiang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practical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stabilize and expand employ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build a modern power. To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are the direction targe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several opinions on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ase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major of Suzhou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ician Colleg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lter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on-the-job practic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指職業類學校根據所設專業,把產業與教學緊密結合[6],職業學校要與企業聯盟、與行業聯合,互相支持、相互促進,把學校辦成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性經營實體,形成學校與企業渾然一體的辦學模式。
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使學生在實際的工作崗位的得到鍛煉,其職業素養、職業崗位能力、就業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企業與學校也是“共贏”。這也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指出了一條明路。筆者以蘇州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汽維修專業為例,闡述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施過程與應對策略進行探索。
1 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意義
1.1 當前技工學校教學模式現狀
當前的技工院校教學過程中,學生課程架構基本都由公共課課和專業課組成,一般都以學科教學為重點教學模式,而我國大部分技工學校都采用這類教學模式,因此師生的接受程度高。但也反映出了一定的弊端,就是普遍教學效率偏低,公共課與專業課開展的教學內容偏重于理論知識,無法有效將理論教學與實踐進行結合;實訓場地受到一定限制,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無法滿足企業崗位需求,這些都限制了學生的發展與自身能力的拓展,學生在踏上工作崗位后面對實際問題,時常表現出思路模糊、無所適從的狀態,競爭能力較低。這樣的培養方式,達不到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的目的。
1.2 深化產教融合,打造校企合作共同體
為了解決上述傳統培養模式中的問題,加深產教融合,積極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共同培養人才。打造校企共同體,創造出更好、真實的實習環境,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專業的學習內容與專業技術。無論是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還是教師教科研水平的提升,這些都離不開企業對于學校的支持,企業既為學校提供最新的技術資訊,又能直接參與專業課程的設置與教學計劃的制定。而企業則需要技工院校為其培養出高素質、高專業的技能型人才為其進行服務,從而創造經濟價值。因此,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學校和企業構成了一個長久穩定的合作模式,并且能夠讓校企之間成為人才培養的共同體[1]。
2 我校汽車維修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施路徑
2.1 深化校企合作實施工學交替,跟崗實習的培養模式
我校的汽車維修專業在多年前就陸續同多家企業簽訂的校合作協議,分別與2016年和2017年成功申報了方盛車橋和蘇州金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兩家蘇州市現代職業教育定點實習企業,其中與蘇州金龍、蘇州名駿等多家專業關聯度高的汽車維修服務企業作為校企合作伙伴,進行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采用工學交替與跟崗、頂崗實習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學生在學校學習一定時間的理論和專業技能知識后,安排進入企業進行跟崗實習,學校將學生進行分組,企業安排技術骨干人員與分組學生對接,實行拜師結對的實習模式,共同完成企業的工作任務。采用這種模式進行,學生能提前熟悉一線工作崗位環境,提前接觸一線崗位作業內容,掌握一線崗位專業技能。學生在首次與企業零距離接觸結束后,再返校繼續學習后續的課程專業知識,在完成校內多有課程后,再返回企業進行頂崗實習。
以此類推模式進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但能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弊端,還能讓學生提前適應下今后的工作崗位環境與自身角色身份的轉變,一方面可以將實踐的內容去檢驗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還可將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帶回學校內進行理論探究,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崗位能力、就業競爭力。
2.2 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探索合理長效機制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黨的十九大對技能人才培養方向性、綱領性指導。我校依托蘇州創元集團牽頭單位的優勢,與蘇州金龍公司掛牌成立二級學院——金龍學院,實現校企資源和身份的共享互通。促進校企雙方優勢互補,共同開發制定人才培養的方案、課程與專業技能的設定。完善“雙師型”師資結構,校企互聘,教師可參與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共同承擔產品研發、課題開發與技術攻關項目,我校派出多位教師參與蘇州金龍公司內部技術培訓指導,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更有助于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企業技術骨干人員可以深入到學校課堂進行崗位能的傳授,從而達到校企共贏。通用這一平臺共同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縮短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過渡期,讓學生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能更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也能讓學生盡快的融入到企業真實的生產工作和環境生活中,實現由學生向職業人的無縫轉變。[2]
3 目前我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還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應對策略
3.1 學生對于身份、角色轉變認識不夠,較難適應企業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根據對學生工學交替、跟崗實習的跟蹤管理情況分析,發現部分同學存在如下困惑:第一,不適應實習企業的作息時間;第二,與企業員工交流、交流存在困難;第三,學校的管理模式與企業的管理模式存在較大的差異;第四、對于身份、角色轉變認識不夠,較難適應企業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對于上述問題,首先需要加強學生跟崗實習前的正面引導、宣傳工作。其次,教師團隊要努力學習新的專業技術、新的行業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夯實專業技能。其三,增加企業技術骨干人員的對企業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面的授課,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了解企業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多參加社會實踐多動,提升對新環境、新同事的適應速度。其四,安排教師每周走訪學生所在企業,關注學生動態,跟崗實習情況,及時解決學生的困難,舒緩他們的實習工作任務壓力。
3.2 家長對于工學交替、跟崗實習的教學模式的不理解甚至誤解
授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幾年的工學交替、跟崗實習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有不少的家長向學校或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投訴,反映對學生進入企業進行跟崗實習的培養模式不認可,甚至覺得學校在課程設置安排上不合理、不合規,存在減少教學開支,對教學不負責任,覺得企業在獲取廉價勞動力,學生的身份、角色不可以參與企業生產。對于上述問題,應加強宣傳引導,解讀國家政策與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方案,提供學生工學交替、跟崗實習的教學計劃及具體實施方案,帶領家長及時了解學生跟崗實習的企業現場情況,化解家長及學生存在困惑。
3.3 與預期目標還存有差距
根據對學生工學交替、跟崗實習的跟蹤管理情況分析,發現學生在完成跟崗實習后的專業技術水平與實際崗位需求還存在差距,主要原因存在于企業分配、安排學生的崗位任務單一,缺少專業深度的崗位工作任務的實施。要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校企雙方共同在制定工學交替、跟崗實習方案,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崗位需求技能融入跟崗實習項目。學校應在平時做好跟蹤管理,通過對工作態度、專業技能、協同合作、交流能力、出勤情況五個方面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定他們的各階段跟崗實訓情況,找出每個同學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幫助學生縮短預期目標的差距。
4 結語
綜上所述,技工院校汽修專業的實踐途徑有很多種,但傳統的教學培養模式已經很滿足企業崗位的需求,難以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只有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新教育思路模式下,全面了解企業需求,對家長進行全面宣傳、灌輸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順利開展工學交替、跟崗實習,全面開展家庭、學校、企業三方協作的教育培養和實習階段跟蹤管理工作。我校將繼續搭建好校企合作平臺,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在汽車維修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中不斷探索實踐,更新觀念、豐富內涵、大膽創新,形成可推廣的汽車維修專業“產教融合,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更多符合現代汽車維修行業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鐘高明.產教融合跟崗實習模式在中職汽修專業教學中的實踐[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08):182.
[2] 劉會朝.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中職生頂崗實習成效提升策略[J]. 教育現代化,2019,6(63):290-292.
[3] 唐師.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協同育人初探[J]. 河南教育.職成教 2019,12:25-26.
[4]范秀仁.高等職業教育“工學交替”教學模式的困境與出路[J]. 職教論壇,010,31:76-79.
[5]譚克誠. 職業院校汽車專業群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 內燃機與配件,2020,1:286288.
[6]韓玉麒,趙雪利.“工學結合”與“產教結合”教學模式異同探討(A).知識經濟.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