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冰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將計算機技術與各學科課程融合是一門全新的教育方法。在學校美術課程中廣泛地使用信息技術,徹底改變了過去單調的說教模式,為學校傳教的美術教學帶來了變革,還激發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主動性。因此,我們要結合美術新課程標準要求,借助信息技術,把控好課堂,努力構建小學美術品質課堂。
【關鍵詞】小學美術;信息化;品質課堂
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場地。一個課堂,學生、教師和教材是基本要素。在課堂中,教師針對課堂實際,創造必要的活動情景,對相關教材加以傳授,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體會道理、感受情感,并規范言行。
掌握好課堂時間,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我們在實踐教學中要不斷學習、嘗試、總結,只有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能動性,才有利于構建高效、高品質課堂。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創設環節中,做到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和美術專業的教學融合,利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手段創造新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參與性;把課堂重難點更直觀地呈現,幫助學生正確認知;運用現代教學信息技術與傳統專業課程融合,化靜為動,發現事物內在規律性;密切聯系日常生活,體驗知識生成;及時積累科學新知。
《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提出,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中小學生的精神和審美觀才能,為提高中小學生健康性格的養成,促使中小學生全方位蓬勃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只有學生充分發揮其自身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把“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才能達到高效課堂。喜歡涂涂畫畫是小朋友的天性,怎樣才能使小學美術教材中每一課的內容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達到高品質課堂呢?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情境
講到情景導入,尤其針對中低年級的中小學生,多媒體教材就是一個法寶,用歌曲熏陶學生情操,用動漫引發學生趣味,用圖畫激發學生情感,用生動文字引導學生注意力,這不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強烈趣味喜愛,同時也對學生情緒智慧的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也發現了非因素對教學形成的正面效應。
課本是教師課堂和學生練習的基礎,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和再創造。身為教師,仔細鉆研講義是準備工作的關鍵環節,是設計教學的重要基礎,是提升教學的基礎保障。在備課時,就應該要搞清楚,每一個課程中哪個學習領域是重點,哪個學習領域是難點,自身先理解、弄懂。只有這樣,才能貫穿全內容,創設出吸引學生的情境。
興趣愛好是最佳的教師,而興趣愛好又是我們的發動機。激發起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每個學生就會積極參與主動,學得更愉快而有效果。但教學樂趣并非天生的,重點就是教師怎樣指導學生,充分調動他們對學習的積極力和主動感,從而他們能創造性地學習,最后實現了優化課堂環境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現在的美術課程一般都是以活潑多樣的內容為主,只有教師運用教學上適當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以在高效的條件下,學生輕松掌握到美術教材的知識點了。
二、巧用信息技術,提高美術課堂品質
《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按照學生的學習活躍方法區分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當中“欣賞·評述”范疇的教學應該算是個老大難問題,因為每個學生欣賞的內容都可能不一樣。在過去的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很多知識僅僅是通過教師單調的口頭講解而掌握,不但乏味且空虛,甚至對學生也毫無魅力。在如今,教師可將大批的網絡資源加以細心提取與制作,組成圖文音并茂的多媒體軟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時地進行展示,學生們就對其有更全方位、感性的了解,這也就極大提升了藝術表現力與感染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如,在低年級的欣賞古今建筑物時,學生利用教師給出的大批各種類型的電子照片及指導性的網站訪問途徑,深刻地理解到了建筑物的各個類型與用途,以及建筑的文化背景。使這些相對陌生的建筑物形態更加接近于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更加直接地呈現在學生眼前,也使抽象陌生的建筑形態更加生動形象,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在課堂表現得十分活潑,極大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果。
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越性,為學生的繪畫教學創造了一種生動形象的環境,提高學生繪畫形體直接的沖擊力,讓課堂更具有活力與吸引力。這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巨大優勢,同時也是對美術教育的客觀需求。
三、運用信息技術,為美術教學創設全面方式
教法的科學合理使用關于上好每節課都非常關鍵,它不僅有助于課堂教學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提升教學質量,還可以減少由于教學方式單一導致學生厭學的后果。合理有效使用教法也是順利完成課堂教學各項任務的關鍵技術手段。教法的合理有效使用,要從各課程的教育目的、具體內容及學生情況考慮,要遵循小學生認知客觀事物的基本規律,要注重直觀形式,易于學習者接受,要適應各個階段學習者的年齡階段特征、心理,以及能力。針對低年齡段的美術教學,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將訓練方法總結起來,一般有觀察分析法、說明演示法、游戲訓練法、形體比喻法、情景激發法、增強聯系法等,學生們在運用這種方法時要針對情況,靈活使用,結合使用,以達到最佳效果。
四、運用信息技術,簡化學習內容,有利于構建品質課堂
美術課程是學生以個別或團體協作的形式參加。在繪畫活動過程中,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積極性,使他們對圖像形成更強烈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樂學、善學,引發他們對圖像的濃厚興趣?新課標提倡的,是充分調動他們的閱讀興趣愛好,并使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為了讓每一個藝術課程都能實現最終教育目的,就需要教師要發揮藝術教育的獨特魅力,并運用最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讓教學內容簡單化、現實化,從而能使學生易于理解、接受,繼而感興趣。例如,投影線在視覺上的激發;課堂上配上古箏、長笛這樣的樂曲在聽覺的激發上,等等。
如,在進行教學《分類垃圾桶》時,采用游戲的方式,使學習者簡單、快速地記住所學知識點。通過讓學生觀看可愛卡通《分類垃圾》視頻,讓學生了解分類垃圾的原因以及如何分類。通過小組探究,利用廢舊物品的基本形或基本形組合設計制作分類垃圾桶。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裝飾美化分類垃圾桶。指導學生發掘新提問,并從中提升解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活動提升思想的活動度,并獨立發展本身的思想,并以此訓練他們的創造力。通過學、作、賞、評將傳統美術教學進行得靈活互動,學習氣氛更加濃厚。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傳統美術課堂教育,則能夠帶動學生在傳統美術教學學習中,自主地探究、創作、表演、展現傳統美術教育所表達的真美,激發學習者的自豪感,從而將被傳統教學由被動狀態轉化為積極狀態,進而使傳統美術教育的課堂氣氛從此退讓,從而營造優秀的傳統教育環境。
五、運用信息技術,展示多種繪畫形式
隨著新課改的開展,要在繪畫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習者的藝術創造精神,發展繪畫實踐才能,養成最基本的藝術素質,熏陶高雅審美情操,健全性格。不是每位學生都有審美、畫畫的天賦,只要能讓他們大膽地畫出心中所想的,這就是成功了。在實際教學中,總有些學生是不敢下筆畫的,他們并不是聽不懂,只是不夠自信,這就要求教師多加鼓勵,提供多種繪畫完成形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如,進行《現代城市的地下世界》教學的時候,提供了拼貼、線描和水彩繪畫三種表現方式,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來創作。
總之,要結合新課標,構建小學美術品質課堂,就要把握好課堂。為了實現教學高效,就必須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能力。身為教師,我們要多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更要在實踐教育中不斷學習、及時總結,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計算機技術作為一門全新的技術方法,在學校學科課堂中廣泛的使用,徹底改變了學校傳統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為傳統的美術課堂增添了生命與活力,還可以對學生的美術學習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因此,教師要全面掌握多媒體的優點,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真正提升美術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美術部基礎教育司.美術課程標準解讀[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尹少淳.小學美術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劉儒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劉冰.小學美術綜合與探索領域的教學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