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娟

【摘要】自新課改以來,統編教材非常重視學生語言能力、復述能力的培養,且依據了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特點展開了編寫,從低年級的借助插圖、示意圖講故事,到中高年級的簡要復述、創造復述,都凸顯了學生復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通過創設情境,自主復述;合作探究,互動復述;導圖引學,創造復述等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課文復述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四年級;課文復述
課文復述能力體現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編教材的課程編寫和意圖設計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落實,以興趣激發為基礎,通過創設情境、合作互動、導圖引學多種方法,讓學生自主復述,使其復述表達有趣、有序,提高復述能力和語文素養。
一、創設情境,自主復述
傳統復述學習都是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展開,復述具有機械性。為培養學生自主復述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獨立、主動將文本內容進行復述,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根據文本內容和學生學習發展需求,以直觀生動的情境為載體,以情促說,提高信息獲取能力,使其語言表達有情感,有條理。
例如,在教學《鄉下人家》這一課時,課文從鄉下人家的植物、動物、人三個視角入手,描寫了一幅田園風景圖。為激發學生課文復述的興趣,讓學生能夠運用優美的語言進行復述表達,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為輔助,播放如下情境:
情境一:瓜藤攀架圖。直觀展示鄉下屋前搭瓜架的場景,播放絲瓜、南瓜、葫蘆、豆角等爬滿瓜架的視頻。
情境二:鮮花綻放圖。播放鄉下院落門前種花的場景。
情境三:雞鴨覓食圖。展示鄉下人們喂養母雞、小雞、公雞,以及母雞護著小雞,承擔著覓食責任的歡樂場景。
情境四:院落晚霞圖。鄉下人家吃飯、紅霞、微風、歸巢的情境。
根據直觀情境的引導,開展用情表達的活動,讓學生根據情境引導,復述文本內容,提高復述表達能力,讓復述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培養學生自主復述的學習能力。
二、合作探究,互動復述
培養學生課文復述能力是學生展示自己對文本理解的一個學習過程,需要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為提高課文復述的趣味性,可以設計合作探究活動,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相互表達、相互影響,激活課堂活動,提高復述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學《西門豹治鄴》這一課,旨在讓學生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跡,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敢于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為了讓學生能夠將整個故事有條理、清楚地復述表達出來,在教學的時候,可以設計合作探究活動:
(一)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讓學生分別扮演西門豹、官紳、老大爺,采用舞臺劇表演的形式,在演繹、互動、溝通的過程中,用行動、表演復述故事。
(二)立足該故事演繹,讓學生互動交流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情,立足西門豹、老大爺、老百姓不同視角,表達文本。
生: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通過調查,他了解到那里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于是,他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
生:魏國的國君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巧施妙計,和群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這個故事刻畫了一個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贊揚了他反對迷信、尊重科學的品質。
通過設計合作活動和互動探究,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互相表達的過程中,自主、主動參與到課文復述中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增強復述教學的趣味性,提升課堂教學活力。
三、導圖引學,創造復述
課文復述不僅要將文章內容進行表達,還要表達得有條理、有重點,這就考驗了學生對文本整體的認識和理解,考驗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促使其能夠創造性地進行復述,在學生復述表達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學生可以利用導圖直觀展示文本內容,在明晰思路的基礎上,理清故事起因、經過、結果,串聯故事內容,促使復述有條理、有邏輯。
例如,在教學《盤古開天地》這一課時,旨在讓學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能夠用自己的話復述神話故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復述教學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構建復述框架,如:
根據關鍵信息的提示,引導學生先思考文本都寫了哪些內容,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什么?并讓學生先交流溝通。教師結合導圖和文本內容,設計復述內容:
故事的起因:世界( ? ? ),盤古( ? ? )
故事的經過:盤古醒來,睜眼一看,世界( ? ? )。盤古翻身坐了起來,“大雞蛋”( ? ? ?)。盤古( ? ? ),“大雞蛋”碎了。盤古站在天地當中,天和地( ? ? ? ? )。盤古倒下后,身體( ? ? ? ? ? )。
故事的結果:盤古( ? ? ?)
生:盤古醒來睜開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見,于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著向四周猛劈過去。那輕而清的東西都向上飄去,形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盤古站在天地中間,不讓天地重合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
生:傳說在天地還沒有開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個叫作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18000年,醒來,發現周圍一團黑暗,盤古張開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聲巨響,“大雞蛋”碎了,千萬年的混沌黑暗被攪動了。盤古很怕天地再合攏起來還變成以前的樣子,他就用手撐著青天,雙腳踏著大地,讓自己的身體每天長高一丈,天地也隨著他的身體每天增高一丈,創造了這個美麗的世界。
同時,在復述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融入自己的表演,如,開天辟地的動作、翻身坐起來、倒下等,使其能夠創造性地進行復述,結合語言和動作進行文本復述,促使復述教學變得有趣。在思維導圖引導的過程中,可以讓復述內容更加清晰,使學生找到復述的線索,并有邏輯地進行表達。這樣一來,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四、方法提煉,自主復述
復述是學生在理解、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展開的,考驗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課文復述教學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好統編教材的優勢,貼近學生學習發展需求,創設情境、合作探究、導圖引學,讓復述有趣、有序,在復述表達的過程中,提高閱讀感悟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文龍.淺談復述課文教學的有效策略[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21(10):24.
[2]楊興瑛.小學復述教學語境創設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20):82-83,86.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