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摘要:在高校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教育為重要切入點,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作為強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且從實際上來看,二者的內容、目標及方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統一性。與此同時,當代社會不斷落實信息化和網絡化發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所以,為了對工作中的各項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需要采用協同理論將思政教育活動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整合,以促使兩項工作的實效性及針對性均得到提升。
關鍵詞:協同理論 高校學生 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整合策略
高校學生是我國社會長遠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傳承者,其思想狀態能夠對我黨事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所以需要基于協同理論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的形式、機制、內容進行融合,促使二者具有更加顯著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以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也就能夠對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建設者進行有效培養。
一、協同理論下高校學生思政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意義
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謂是高校發展的重要基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應該隨時代發展得到進一步發展,且因為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致性,所以應由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手。根據協同理論,促使二者的優勢得到結合,從而切實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以完善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聯性
1.思政教育工作可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學生正處于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建立的關鍵階段,在黨員隊伍持續壯大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已經加入到黨組織之中,高校的基層黨組織也發展成為青年學生開展學習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之一。而作為高校組織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礎之一,基層黨組織能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全面宣傳和實踐,同時還可推動黨的先進方針得到更加有效地落實,所以可以將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作為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的重要基礎,使其中的內容、形式及內涵均得到創新,以能夠與時代發展需求相符合,促使基層黨組織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及特殊性得到充分凸顯,進而則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得到顯著提升[ 1 ]。
2.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為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基礎
當代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顯著,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和政治格局均發生了大幅度的轉變,與此同時,在信息化和產業化持續發展的背景下,高校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甚至理想信仰,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也就導致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不斷增加。以此為基礎,必須不斷強化馬克思主義在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地位,積極采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武裝,引導其實現全面發展,以保障高校學生能夠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方向。
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高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在高校基層黨組織對大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宣傳我黨的基本知識以及基本理論,以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政治信仰,在學生發展成為入黨積極分子之后,更需強化對入黨積極分子的理想信念教育,保障其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繼續強化理論教育和思想觀念,使高校學生可以成長為對共產主義進行堅定擁護的馬克思主義者[ 2 ]。
4.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推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在高校基層黨組織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入黨積極分子以及黨員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通過其在青年亞文化圈中的人際關系,引導更多高校學生積極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并不斷向黨組織進行靠攏,同時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在高校學生之中的感召力、凝聚力以及影響力。
三、協同理論背景中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從實際上來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思政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統一性,所以可以將其中的統一性作為融合點,對其中存在的各項問題進行解決,并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作用,同時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學生中的領導作用。
1.指導思想與工作進行協同創新
當前高校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均需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重要指導思想,另外,高校方面也應全面落實科學研究、文化傳承、服務社會以及人才培養等各項工作,同時在高校的各項工作中切實貫穿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內涵,以促使人才培養工作的質量得到提升。而在思政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協同發展的過程中,還應遵循“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積極創新工作理念,以促使高校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模式能夠得到創新,進而有效培養能夠推動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以能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一份動力[ 3 ]。
2.體制機制與隊伍建設進行融合
高校方面應從黨委的高度出發,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合予以高度重視,將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置于學校開展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由黨委統一領導學生部、工作部、宣傳部、組織部以及團委等各機構,并促進各項機構相互之間協同發展,以能夠為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加強大的基礎。并且,根據協同理論,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隊伍領導者以及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師,可以相互兼任。例如高校宣傳部、黨委組織部以及學生工作系統中起領導作用的教師,可以兼任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師,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師也可同時作為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領導者,并指導學生開展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以及社團活動,由此,不僅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在內容與形式上實現高度的統一,還可促使活動內容以及課程內容的實效性得到進一步提升,也就更加有利于推動高校的發展和改革,并為高校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基礎[ 4 ]。
3.主要內容及開展形式可相互借鑒
高校方面應積極主動接受并適應文化的網絡傳播化以及高校教育的大眾化,根據當代青年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發展規律,使思政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及形式,可以相互進行補充或借鑒,以促使二者的融合適應性得到提升,進而強化整體的改革效果。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以及學生業余黨校,可共同作為促進高校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同發展的途徑。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積極融入思政教育工作新理論,并對思政教育工作成果全面介紹,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此同時,業余黨校也是針對高校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黨校中的授課內容不僅包括黨史、黨章的理論知識,也應將理想信念以及道德觀念等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充分融入其中,以切實激發積極分子的愛國情懷、愛黨情懷以及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及熱情,并促使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具生機和活力[ 5 ]。
第二,當前信息技術高度發展,基本每一名學生擁有至少一部手機,可將其作為開展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同發展的重要載體,高校方面應把握新媒體平臺的高速發展,通過新媒體平臺積極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新媒體平臺中對學生的思想狀態進行了解,并根據學生的訴求與期望,結合實際情況,改善高校中的工作。
四、結語
隨著時代發展,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得到相應的發展,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需對黨中央的領導方針進行深入貫徹,切實落實勇于創新、求真務實的精神,以對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長效協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同時還需創新思維方式及工作方法,為高校的改革工作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徐大鵬,劉林林.基于協同理論的高校學生思政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研究[J].現代教育論壇,2020,3(8):87-89.
[2]王林杰.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育人模式構建[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9):26-28.
[3]郭祎天,白云.高校學生思政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聯動發展研究——協同視角下[J].學理論,2019,789(03):107-108.
[4]張麗.新時代高校學生思政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優化機制研究[J].法制博覽,2019,000(017):P.51-52.
[5]張培佳.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育人模式構建[J].繼續教育研究,2020,000(003):76-79.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