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怡
摘要:為了更好地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升各個教育階段的教學水平,確保教育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素質教育進行得如火如荼,素質教育要求在重視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的基礎上,應該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才能讓學生實現更好地發展,本文主要探討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要點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要點
前言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理念提出后,各階段的教育一直在摸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路徑,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下,教師更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閱讀能力的提升,缺乏對學生思維能力、學科內涵的培養,從而導致教育進入了誤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內涵,而不僅僅是讓學生為了學習知識而學習,在語文教育中,學生語言的應用能力、審美能力、道德認識等才是教育的最終培養目標。
1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重知識滲透,忽視素質教學,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深刻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重視知識滲透,忽視素質教育的問題,雖然部分教師已經領悟到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最終實踐道路,但是很多教師仍舊采用傳統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學習壓力激增;第二,核心素養理念滲透不足,不同教師專業能力不同,部分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不夠,所以在教學實踐中過于片面化,如有教師單純地認為核心素養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忽視了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滲透,學生品質認知上的培養;第三,不能靈活應用教學方式,在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下,教師要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但是目前很多教師應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缺乏對學生的引導,影響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阻礙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1]。
2 以核心素養視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要點
2.1轉變教學思維
以核心素養視為導向的小學語文中,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才能提升教學質量,保證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雖然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但是仍舊缺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決心,不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阻礙了教學活動的實施,也限制了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新時期,教育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因此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了解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以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本實施教學活動,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注重學生基礎語文能力提升的基礎上,應該重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通過提升學生語言的建構和運用能力,發展和提升學生思維,培養學生鑒賞和創造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理解和傳承文化的意識,才能確保學生的發展[2]。例如,在學習《總也到不的老屋》一課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知識能力提升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發現文本的美,學會用鑒賞的眼光理解和感受作者對老屋的懷念之情,進而發展學生的鑒賞和創造的審美素養,同時可以通過交際活動鍛煉學生對語言的構造和應用能力,進而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2.2重視語文核心素養的分析
要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就要立足語文教學活動,深刻分析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除了發展學生基本知識技能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應用能力、語言思維等都是學生核心素養的表現,所以教師應該立足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對教學指南進行深刻研究,才能全面開展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一方面,教師應該以基礎知識為準,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提升,才能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教師要通過各種交際活動、實踐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語言應用的平臺,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身的語言構建能力,在和學生的交流互動中發展自我思維,并借助豐富的寫作活動鍛煉強化自身語言應用能力[3]。例如,在學習《搭船的鳥》一課時,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學完基礎知識后,設計交流探討活動,以閱讀文本為主,設計問題引起學生的探討和交流,確保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鍛煉自身的語文能力,如問題:“哪些段落和句子可以體現出鳥的自由自在,體現出自然之美,作者描寫這一景象的目的是什么,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刻討論,在探討活動結束后鼓勵學生寫一篇讀后感,通過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情感體會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2.3重視教學方式的應用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不注重教學方法的應用,為了給學生創建更好的課堂體驗,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靈活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法、問題導向學法、分層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發散自我思維,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趙州橋》一課時,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自豪感,所以滲透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應該重視學生情感的培養,雖然文字可以具體地描述出趙州橋的宏偉精巧,但是圖片和視頻卻可以更好地激活學生的想象,所以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中,利用視頻播放趙州橋的視頻并配以解說,引導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閱讀文章,直觀地感受趙州橋的宏偉壯觀,體會我國建筑大師的精準工藝,進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教師也可以應用問題情境法進行教學,通過問題引導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主探索,在交流合作中鍛煉自身的語文能力,例如,在學習《火燒云》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文本中的語言片段,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探討,讓學生在探討實踐中鍛煉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如問題如下:“文中那些詞句可以反映出火燒元的特點,作者用了什么樣的表現手法,有何作用”,通過問題引導,提升教學效果,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交流的機會。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理念不斷發展的新時期,教學更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實施教學,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意識等進行重點培養,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曉.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09):6-7.
[2]薛沁苑.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09):28-29.
[3]馬明新.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要點分析[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0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