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慧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作用逐漸顯現出來,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更關注素質教育的實際效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利用本地區的地理教學素材,為學生導入鄉土教學資源,將高中地理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幫助學生高效獲取地理知識,從而實現高中地理學科教學目標。
關鍵詞:鄉土課程資源;高中地理;教學應用;
引言
雖然地理教材是最直接和關鍵的地理課程資源,其知識結構邏輯強,對學生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恰恰也是因為教材的這種普適性,與學生實際有所脫節,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開發出輔助高中地理教材的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彌補地理教材脫離實際的不足。在高中教學中整合教材內容,融入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對其進行有效開發利用,從而拉近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地理的深度學習,形成更完善的地理知識系統,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
一、深入研究地理教材,挖掘潛在教學資源
首先,高中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地理教材,提高自身對教材的掌握能力,深入理解教材知識,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結合本地區的地理教學資源,與教材知識內容有效融合。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地理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比如,在學到工業污染相關知識時,教師就需要將本地區的河流、土壤的實際狀況與教材知識相互結合,之后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展示一些本地區河流、湖泊受到污染的圖片和視頻資料。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帶入實地進行觀察,了解本地區的幾條河流以及本地區的土地面積情況等,通過這種接觸本地區自然環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際體驗的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其次,將地理知識與技巧有效融合,高中階段的地理知識包含了地理環境、人與自然關系以及自然保護等相關知識。在當前的高中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必不可少的地理知識,還需要有一定的技能。高中地理教師在地理學科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地理知識的使用價值,從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方面出發,更好地適應當前的課程改革發展需求。教師在研究地理教材選取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緊密聯系本土的地理教學資源,使學生能更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相互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質量。
二、綜合思維與鄉土地理
核心素養需要綜合思維。因為“地理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單個的知識不足以構成核心素養,零散的技能學習不足以擔負核心素養的落地生根。唯有整體把握,才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讓核心素養有效落地。“鄉土地理”表面上看,集中于一時一地,但同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如,學習水資源相關內容時,總體上把握“時空分布不均”這個特點,而從鄉土地理的角度,亦可以從甘肅永昌這個角度印證“時空分布不均”,因為大西北缺水恰恰印證了水資源“東多西少”這個特征,所以“興修水利”成為當地政府的必然舉措。教師引領學生搜集當地興修水利的鮮活案例,不但印證了教材的中心觀點,而且在行動中培養“自主發展與社會參與”等核心素養。
三、多方位整合鄉土資源,落實地理實踐力
2017年地理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學生學習對實際和實踐發展的需要。因此,地理實踐力素養備受人們的關注。顯然,僅僅靠教材中的文本資料介紹或者是教材中的探究活動等欄目,是無法真正落實地理實踐力的。為了更好地落實地理實踐力,可以借助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根據教材內容和鄉土資源,學生親自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設計考察方法,深入實地考察,提高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推動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養成。如在學習關于“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聯系當地的工廠,布置學生對該工廠進行小組調研活動,從而使學生明確影響工業布局的區位因素。
四、借助鄉土鄉情,實現育人課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標。地理學科的課程內容蘊含豐富的顯性及隱性的教育資源,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本地的鄉土鄉情,挖掘鄉土素材中的育人價值,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在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背景下,借助鄉土鄉情素材,在地理課堂實現學科育人和思想育人并舉,落實立德樹人目標。鄉土鄉情的地方特色性讓學生感到親切,從鄉土鄉情中挖掘育人價值,既能培養學生注重觀察生活,又能“從身邊事講大道理”進行德育教育。鄉土鄉情的獨特性也使得育人的指向性更加明確,比如學校周邊的海南島解放戰役主要登陸點、紅色革命基地的特色建筑民居等,正值建黨百年華誕,在一些相關的課程比如“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等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可選取這些素材進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學設計,既是知識教學融合也是課程思政融合,既能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也有利于實現全方位育人。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鄉土地理教學資源,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通過有效的途徑,了解本地區的相關地理信息,并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相結合。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將本地區的地理信息內容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高效地理課堂。
參考文獻
[1]孟勇.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鄉土地理課程開發策略——以《信陽旅游地理》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15).
[2]何玉身.基于鄉土地理的核心素養培養路徑探析[J].中學課程資源,2020(2).
[3]申忠.核心素養背景下鄉土地理教材編寫問題探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