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雯
摘 要:將混合教學應用于中職基本會計教育,是一種較為前衛的教育方式,但目前尚未被廣泛應用。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教師必須重新審視現有的混合教學方式,積極改變教育理念,將網上和線下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中職基礎會計;混合式教學;應用分析
1綜合運用混合教學和信息技術,構建會計實習模擬平臺
會計實訓是基礎會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目前中職會計專業的學生都具有從事會計工作的意愿,要讓學生盡早適應真實的工作環境,就需要混合式教學與信息化教學資源相融合,為學生創建仿真的會計實訓模擬平臺,讓學生針對學習主題完成教學實訓任務,以此突破學習難點,在手腦并用中掌握基礎的賬務處理技能,讓學生提前體會企業環境,早日適應工作崗位。
依據賬務處理的標準環節,教師應該先為學生布置基礎任務,再通過任務的拓展引出難點,在必要的時候與真實企業對接,讓學生感受真實的工作情境。其后,教師還要安排學生上傳實訓報告,檢查學生的實訓情況,保證實訓的完成度,讓學生養成有信心、耐心的會計人員基本素養。《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一課的教學重點集中于處理企業實際賬務,學生要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仿真實訓,完成實訓中的企業案例問題。教師在線上布置任務,模擬實際的工作環境。讓學生合作完成某公司業務的賬務處理,學生經過組內討論,用賬務處理軟件進行實際操作,所有問題都通過組內討論解決。如該小組很輕松地完成了任務,教師則為其提供一定的拓展任務,在線上上傳照片,讓學生觀看制作好的會計憑證,找出其存在的具體問題。拓展任務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則連線企業,讓學生與專業會計師進行線上聊天,幫助學生完成任務。最后,教師收取各組提交的實訓報告,以領導的身份對各組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選出優秀小組。教師引入仿真實訓,為學生創設了真實企業的工作情境,讓學生利用計算機核算和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教師還為學生聯系了專業會計師指導的學習資源,讓學生體會到真實企業的做賬方法,提升學生的會計實務能力。
2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最大的差異,便是線上教學具備時空延伸功能。線上教學不限制時間與空間,蘊含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滿足學生在線下教學中無法實現的學習需求。線上教學基于互聯網實現信息共享,學生使用計算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工具完成學習任務,多傾向于一人獨自學習,容易使學生難以聚焦知識。
在進行混合式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注意均衡二者的時間分配,學生根據各自需求開展獨自線上學習后,及時安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深入地探究與溝通,解決學生在線上獨自學習中難以破解的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學《會計憑證》一課時,教師通過教學平臺上呈現的練習情況,發現學生對于會計憑證的選擇十分為難,經常出錯,且會計憑證的填制格式也不盡規范。學生表示自己能夠理解各種會計憑證的意思,但是不知道如何根據實際賬務進行選擇,混淆了記賬、收款、付款、轉賬等憑證的概念和填制要求。教師讓學生線上進行合作探討,讓學生以兩人一組的形式進行會計憑證的審核,互相查漏補缺。學生使用電子設備進行互動,反復進行會計憑證的填制和審核,檢查憑證中的內容、項目、科目、金額、格式等問題,用手寫筆進行批改,平臺就會自動將正確與錯誤的憑證進行對比。
3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增強教學效率
實現課程信息化的最大前提是需要一個信息化資源的載體用于線上教學,此載體應具備滿足多種教學功能的模塊,為教學交互和教學管理提供良好的平臺。在混合式教學的背景下,基礎會計教學逐步邁入信息化,中職學校應該為師生搭建教學平臺,事先調查全體教師與學生的意愿,選擇能夠滿足教師與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教學平臺,保證界面合理,易于操作。
例如,在教學《會計要素與會計平衡公式》時,本課剛從會計的基礎介紹過渡到會計實務的學習,學生初次接觸到會計實務。教師通過科學篩選,引入會計教學平臺,輔助學生進行線上學習。其中包括“調查問卷”模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線上課程”模塊包含微課視頻、課件以及實務案例,供學生自學和復習;“線上練習”模塊包括大量的最新真題資源,選取典型題供學生練習和考試;“課堂討論”模塊,可供學生提問與討論,解答疑惑;“作業”模塊為學生布置作業,可隨時批改。此外,每個教學模塊也都需要結合一定的線下教學,學生在線上使用教學功能模塊,線上則手工實操與計算機實操,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也提升了學生對基礎會計的興趣。教師積極選用教學功能多樣的教學平臺供學生使用,此教學平臺的教學模塊囊括了教學的全過程,功能簡單實用,給會計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也使得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得益彰,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
4健全教學評價制度,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
混合式學習中涉及到的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兩個部分,教師應整合二者的評價,結合線上教學平臺自動生成的教學評價,再進行發展性評價,一方面通過真實的數據保證了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另一方面將評價滲透教學全過程,也增強了評價公平性。《財務報表》一課包含編制報表、建立會計檔案等問題,是對所學知識的總結,也能體現出學生期末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教師讓每位學生將線上做過的企業賬務處理題進行整合,基于這些數據,利用計算機軟件編制財務報表并上交。教師對財務報表進行審核和批改,給出一定的分數評價。再讓學生登錄線上平臺,填寫新發布的自我評價表。
5結束語
綜上述,隨著教學理念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適應職業教育的新要求,大部分中職學校選擇在基礎會計課程中引入混合式教學,將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提升學生學習深度。教師應通過搭建教學平臺、依托合作學習、打造翻轉課堂、引入仿真實訓、豐富評價體系的教學方法,實現混合式教學的有效應用。
參考文獻
[1]陸法朵.探究“混合式教學”在中職會計實訓教學中的影響[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7):51-52.
[2]王燕.中職《基礎會計》課程混合式教學的運用[J].財會學習,2021,(05):168-169.
[3]劉錦嫦.中職《會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會計師,2020,(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