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偉雪
摘要: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渠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內容、知識和技能對于指導和促進他們自己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傳授知識,不注重培養學習者的技能,從長遠來看,這影響了學生的發展。特別是在道德和法治的教學中,理論知識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集中。教師要想辦法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參與社會活動獲得情感體驗,通過實踐探索培養理性精神,在沖突的價值觀面前堅持自己的政治身份,培養對法治的理解。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思政;研究觀察
引言:目前教育發展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中學政治教育不僅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維方式指導,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為了積極響應以基礎素養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真正完成在高中和政治課中嵌入德育的獨特使命,我們結合教學實踐,將課堂視為素養教育的主要陣地,全面考察德育資源,并就如何在高中公民和政治課中培養學生的基礎素養進行了有益研究。中學政治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學習和綜合素質有重要影響。為了給國家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人才,我們不能忽視課堂上政治教育的影響。圍繞新時期的學生思想教育,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念,中學政治課堂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教育他們成為有遠大理想、有執著信念、有徹底責任感的人。
1.高中思政教學問題現狀
1.1在新的課程準則下,以前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更好地實現培養學科基本素質的目標。這種方法必須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需要。目前,有許多學校的課堂教學仍然相對單一,以教師為主體。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的地位不能改變,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傳遞。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此外,由于受考試的影響,很多學校不重視課外實踐活動,理論與實踐不能更好地結合,教學方法容易固定,缺乏發展和多樣性。思想建設是中學生政治教育的核心,正確的思想觀念的傳播可以提高學生的發展。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往往注重書本中的某些概念性知識,并通過書本內容向學生傳達某些概念性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反映了教學方式的落后,使學生無法獲得有效的知識。
1.2學生的基本素養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社會參與。如果獲得的知識與當今社會無關,就不能體現學習的價值。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政策狀況下,教學內容過于腳本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將其與當前的現實聯系起來,因此學生無法將這些知識與他們的生活聯系起來,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果我們想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把我們所學的知識與社會發展的現實結合起來,再加上教師的建議和分析,更加體現政治學習的價值。課程材料是課程內容的關鍵部分,學校課程在塑造學科的基本特征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在當前以分數和資歷為核心的高要求的考試制度下,許多教師喜歡選擇能夠提高學生成績的課本內容,而不是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身心特點進行整合。從長遠來看,這并不能鼓勵教科書內容的創新和學生基本學科素質的發展。
2、核心素養下思政課堂教學特征分析
2.1教師把政治理論的基本知識與社會教育和公民意識結合起來,有寬松的政治、文化、經濟和哲學背景,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理論和社會科學背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高中政治課在基本素養、政治認同下講授的基本知識,有助于學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他們了解共產黨領導的重要影響,對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有充分的認識,在行為上體現愛國主義。公眾參與是指公民目前參與到公共事件中,在這些事件中他們要對自己的責任負責,并維護國家的利益。在中學政治課上,政治理論和實踐的教學結合在一起,例如,培養明確的消費觀念,宣傳綠色生活的概念,等等。理性的精神,除其他外,就是理性、獨立和嚴謹的思考。通過在中學學習政治,學生可以了解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的辯證思維方式,掌握把對象和問題分成兩部分,根據實際情況從不同角度研究和解決的任務。
3、核心素養下有效提高高中思政課堂的教學策略
3.1中學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在基本素養方面。然而,中學的政治教育存在許多問題,教師需要將其教學方法現代化,以提高其有效性。教師在中學班級的基礎識字教學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使學生通過自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政治教學要體現學科價值,就要求教學內容與現實相吻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有效性,提高學習興趣。在面對重要的政治話題時,教師可以通過引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進一步分析案例,從而使學生能夠從中學到新的東西。此外,在處理一些實踐課題時,教師可以組織社會活動,拉近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距離,讓他們對社會實踐有更深的體驗。通過將教學方法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學生可以更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所學的價值,并更清楚地認識到政治學習的作用。
3.2教師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改進教學方法。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在中學政策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教育,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利用視頻、圖片和新時期中國經濟、教育等行業快速發展的信息,補充課程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教師還可以采用微課等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視頻學習和掌握政治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公民教育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幫助他們培養學科的核心素質,這就要求他們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分享電影來強化學生的思政素養,教師也可以分享一些教育片,讓學生觀看,加深他們對這一學科的熱愛。
3.3提高學習深度,首先要優化教材內容,與當今學生的發展需求相一致,重新定義這套教材,使其更有深度,突出內容的針對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政治學習的有效性。此外,教師可以在學習環境中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介紹主要議題,然后提供例子和論據,讓學生對該議題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師通過將書中的內容與學生的觀點結合起來,深入研究該主題。通過這種由淺入深的方式,學生對政治知識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時也能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因此政治教育的真正意義更加明顯。中學政治教育課本的知識內容相對抽象。傳統的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學習和知識的掌握,而不是研究和探究以及記憶,這樣的教學效果很好,但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削弱了學生獲取政治知識的積極性。由于政治是高等教育的一門交叉學科,在課堂上要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起來,開展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社會實踐能力。
4、結束語
中學學習政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基本道德和社會發展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三觀,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心理。但是,在實際的中學政治學習中,沒有注意到中學政治學習的真正目的,只注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給學生的印象是政治只是學習枯燥的概念。那么教師要想辦法與時俱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志紅.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以高中政治教學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版,2015.
[2]孫明智.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教材分析與建議——以綜合探究《中國發展進步的政治制度保障》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7(06).
[3] 薩仁高娃.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C02B6480-6D09-49DE-94DD-DD65FE50D7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