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摘要:小學數學教師是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體,其教學專業性及學科教學知識體系完善性等,均對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及效率產生了直接影響,所以老師不僅要完善和改進自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及模式,還需要不斷完善和積累自己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知識體系,并清除了解到數學學科知識表現特點及其關系,以出具更有效的教學方案,證實了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知識對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重要性。對此,本文作者根據自己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研究了小學數學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表現特點及其關系。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知識;表現特點及其關系;措施分析
前言: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語文及小學數學尤其是小學數學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學數學學習的好壞不僅影響到了其他小學學科的學習,還影響到了小學生以后的全面發展,所以小學生及小學數學老師都非常重視小學數學學習及教學,相比之下小學數學老師對小學數學教學重視度更高,所以他們會不斷完善自己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知識,同時還需要在教學中了解小學數學學科知識表示特點及其關系,然后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小學數學教學措施,以提高自己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及效率。所以下文先簡單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然后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表現特點及其關系;最后分析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一、問題的提出
普通教師可以在金牌數學課堂中嶄露頭角,使其取得成功的原因,究竟是對專業數學經驗的貢獻大還是對課堂教學的幫助大呢?相信在不少人心里,都早已有了答案:兩者的教育價值是相同的,要想成為優秀老師二者缺一不可,唯有將二者相結合才可以通往成功的彼岸。然而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在中國近二百來多年的師范教育中,并不能產生多大的波浪,從而導致了大多數普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都無法將二者融合一起,以充分發揮其1+1>2的教學效果。直到20世紀80年代,一些外籍研究者才明確提出了課程教師知識這一概念,即既定的專業知識和課堂教學方法的融合,這種概念主要強調的是老師的能力素養,它還需要老師能夠把數學知識以他們能夠掌握的方法表達,例如教師能夠在學生易于掌握的歷史事件中加入數學知識,從而提高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如今,全球對教學工作都開始十分重視了,促進學習者發散性思考,提高自己解題的能力已變成世界范圍內教學總體目標了。但要想達到這一教學總體目標的另一個關鍵前提,便是教師對于專業教學理論知識的豐富貯備量。多數學者把主要研究內容定于職前教師對于某個特殊專業學科知識的理解力的一定水平,而且往往只得出職前教師教學方面具有一些問題的結果。因此很少會有學者會深究要作為專家級教授究竟需要什么專業的教育理論與知識。筆者期望能夠通過以數學課程為切入點,對比二類老師之間在課程教學基礎知識方面的差別,并由此來得出要想作為優秀老師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此外,由于筆者所提出的課程教學基礎知識也來源于有關學科知識,并且二者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因此筆者也期望通過實踐與研究得出,他們二者間的關聯呈現出什么樣的特征。
二、兩類教師在學科教學知識方面的表現特點
(一)科班(專業)出身教師在學科教學知識方面的表現特點
第二,能夠從科學的角對其進行分析和了解,例如等值分數學科教學知識、 不同形狀圖形且面積相同的學科教學知識等,然后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去判斷和學習這些教學知識,最終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思維邏輯能力。第二,部分科班出身老師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去發現和認知學科教學知識,然后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解決數學問題,這更加體現出這類老師的教學專業性,例如,在學習不規則圖形面積計算時,老師便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去了解其中的學科教學知識,然后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計算出準確的不規則圖形面積。
(二)非科班(非專業)出身教學在學科教學知識方面的表現特征
第一,有大約50%的非科班老師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對難度較高的學科教師知識進行認知,對于學生遇到的部分重難點數學問題也沒有更好的方法進行解決,所以在遇到不規則圖形面積計算時這類老師往往都使用最為傳統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問題解決指導,體現出教學理念及方法老舊單一的學科教學知識表現特點;第二,在教學難點數學概念知識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講解,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理解和記憶這些重難點數學概念
三、數學學科教學知識的實際應用
(一)把有關學科知識轉換為教學基礎知識
老師對學生錯誤概念的認識并了解錯誤的思維表征和策略對學生的數學復習品質和效果都產生著很重要的影響,要求教師進一步去掌握和理解新的課程教學知識,進而把舊課程教學知識轉變為新教學知識。此外,老師對概念的深刻認識,對新課程教學知識有著很大的貢獻。當教師對數學知識有深刻的認識,對什么才是數學教育方法有本質地掌握時,將有利于老師帶動學生對概念的深入思考,從而發展學生對數學意義的深刻認識能力。
(二)深化教師對數學學科知識的了解
如果老師對數學知識的了解相當膚淺,而且知識點間又沒有關聯性,則認為學生掌握了數學就意味老師若記住規律,并利用規則做數學(doing mathematics)即按照規律,并得到了老師所希望地回答時,老師則不可能引起教師間和學生之間的探究和對話,也就不能夠發揮自己對學生思維規律的認識。如果老師對數學知識的講解深入了,其在課堂任務的創設和執行中更能把問題類型問題的難點和兒童的處理方式聯系起來,老師將有更多的機會掌握學生在處理課題時的思考策略。
因此,教材中對學生思考內容的了解與有關學科知識相關性較大,而對學生思維中特定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既有助于教師以兒童思維的視角來了解有關學科知識,也有助于教師從有關學科知識和以兒童思考的視角思考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結語:總而言之,不斷加深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知識認知對小學數學老師的教學質量提升來說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為加深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知識認知,不僅能夠提高小學數學老師的數學專業知識水平及教學專業能力,還能夠幫助老師了解小學數學學科知識表現特點及其關系,更為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小學數學老師的綜合能力,使得小學數學老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得到提高。因此上文基于對小學數學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重要性的了解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表現特點及其關系,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者提供應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徐波.國內職前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研究:現狀梳理與未來展望[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7).20-22.
[2]宋維.教育實習中師范生“知識轉化”的困境與突破——基于S同學的個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