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蔚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專業的高校學生面臨的就業情勢都在不斷發生變化,鋼琴專業學生也是如此。在創新創業引領、互聯網媒介發達的年代,高校鋼琴專業學生在就業方面的選擇性在不斷拓寬。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就業能力往往趕不上社會、職業發展的要求。基于此,高校鋼琴專業應當進行相應的教育教學調整:專業課教學貼近實際就業現狀,強化學生專業能力;就業指導課融合職業發展現實,優化學生職業理解;實訓課設計安排多元職業體驗,強化學生職業信念,從專業課、就業指導課、實踐實訓三個層面來解決就業能力提升的問題,幫助學生獲得就業方面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鋼琴專業;就業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在互聯網的浪潮之下,高校鋼琴專業學生在強化日常的技能訓練的同時,也要對于自身的就業能力進行一定的磨練。在當下高校鋼琴專業的教育體系之下,通常也是更側重于對于學生的藝術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就業能力的培訓主要融入到實訓課程、就業指導課程當中來實施,與專業課程的聯系并不緊密,導致學生的就業意識與能力、個人專業能力與就業實際不相符。
一、高校鋼琴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現狀
高校鋼琴專業學生的傳統就業流向,一是往藝術表演方向發展,二則是向教育培訓行業進行發展。而在目前的就業形勢下,越來越多的鋼琴專業學生開辟了新的就業領域,如線上授課、直播教學、音樂創作等。就業門路大大拓寬的同時,也體現出來當下社會對于鋼琴專業學生的需求也在不斷拓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鋼琴專業學生面臨的就業能力問題也是顯著的:
一是對于就業市場不了解,個人能力與就業能力脫節。大多數學生雖然能夠在專業課上下功夫,實現勤學苦練,推動自身專業能力進步,然而對于就業市場對于鋼琴專業學生的人才需求不知曉、不明晰,導致自身能力與現實就業需求的差異較大。
二是對于就業的新情況、新趨勢不掌握,導致個人就業方向不明確。當下,大多數高校學生對于就業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學校引導、教育層面,對于新時代的專業就業新方向了解很少,導致學生自身難以在就業中適應市場最新需求,個人發展和職業發展上受阻或落后于時代。
三是學生對于就業能力培養的興趣并不高。很多高校鋼琴專業學生對于進一步深造有著顯著的興趣,對于就業有一定的排斥、畏難情緒,心理上的不甘導致就業能力提升的內在驅動力不足,就業引導活動在學生群眾中的展開也因此較為艱難。
二、提升高校鋼琴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策略
1、專業課教學貼近實際就業現狀,強化學生專業能力
鋼琴專業課教育要從就業的角度來優化教學內容與模式,形成全新的教育體系。對于鋼琴專業來說,培訓好學生的基本功非常重要,而同時,順應時代的需求,將學生塑造成一個“職業人”也非常重要。因而,相應專業教師要對于當下鋼琴專業學生的就業現實進行分析,從就業的角度來倒推學生專業課學習的需求,從而進一步完善專業課教育。
就當前學生主要的就業出路來看,藝術表演、教育培訓是主要的專業發展方向,近年來涌現出的互聯網創新創業發展路徑,也為學生提供了各類社交媒體博主、線上培訓師等新型工作。以藝術表演為例,專業課程要納入現場表演、妝發造型、形體禮儀方面的課程,有條件的還可以納入演出經紀、管理學方面的課程;對于教育培訓來說,則要加強實踐教學,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相應曲目的學習,幫助學生自如應對未來的工作;對于新型職業來說,則需要在專業課中開展錄音錄像技能培訓、音視頻剪輯培訓以及相關硬件知識的培訓,幫助學生在專業能力基礎之上達成新媒體方面的相應能力。總之,專業課程的教學實施,要在幫助學生完善基礎鋼琴表演能力的基礎之上,添加更多“附加”的相關職業能力,才能夠幫助學生“強筋壯骨”,具備就業的基本能力。
就業指導課融合職業發展現實,優化學生職業理解
結合就業指導課程,要引導鋼琴專業學生進入到真正的工作場景當中去,優化學生對于自身職業的理解。對于鋼琴專業的就業指導課程來說,建議以實習、觀摩的方式進行展開。帶領學生拜訪鋼琴表演藝術家、聆聽音樂會是常規操作,在此基礎上要帶領學生走入到真正的鋼琴培訓課堂、教育培訓機構、主播主播間等場景中,去了解工作人員具體的工作狀態。在走訪的過程中,就業指導課程教師要安排相關專業從業人士為學生們“現身說法”,陳述當下各個工作類型所要求的人才技能需求、綜合素質需求,引導學生們對于“就業”與“職業”產生更加準確的認知。有條件的,還可以安排學生參與到實習當中去,引導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獲得切身的體會。
3、實訓課設計安排多元職業體驗,強化學生職業信念
就業能力其實就是職業能力,很多鋼琴專業學生對于就業缺乏積極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畏懼環境的改變以及職業的壓力。殊不知,走出了大學這座象牙塔,無論是求學還是工作,都將面臨著壓力。因而,鋼琴專業的教學活動應當提前引導學生參與到職業體驗當中,在此基礎之上幫助學生提早“破圈”,感受壓力,進而幫助學生提前調整心態,增強職業觀念。
實訓課程可以以大實習、項目化教學的方式進行呈現。學生在專業課教師的帶領下,可以參與一定的職業化項目,師生之間的關系可以適度的轉化成為“經理”與“員工”之間的關系,教師對于學生提出職業要求,或給出具體的職業項目,帶領學生一起去完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以公司化的模式對于學生進行管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勵手段。亦或者,將學生以大實習的方式推向工作崗位,在外讓公司、組織對于學生提出職業要求,進行職業管理,從而使得學生迅速調整角色,從學生轉變為一個“職業人”。通過這種具備學校、教師依托的身份角色轉換實踐活動,學生對于職業的抗拒會減輕,對于職業的信心可更好的樹立起來。
三、結語
提升高校鋼琴專業學生就業能力,不僅是學生自身就業、發展的需求,更是現代社會對于鋼琴專業人才就業提出的需求。在實踐教學領域,鋼琴專業的專業教學活動要更好的與現實社會用人需求相結合,與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相結合,在課程中納入更多新的需求、新的實訓方式,拓寬學生的視野,形成個性化、針對性強的教育方案。
參考文獻:
[1] 就業視角下藝術院校鋼琴專業的課程設置[J] 楊楠. 陜西教育(高教). 2021,(08)
[2] 國內鋼琴專業課程體系發展影響因素淺析[J]. 左苗.? 北方音樂. 2019(12)
[3] 音樂教育專業就業能力提升與課程系統構建研究[J]. 毛亞雄. 喜劇世界(下半月). 2019,(08)
[4] 以職業發展為導向的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改革分析[J]. 劉志博. 教育界(基礎教育).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