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海云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想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由一般的課堂教學規律和小學生的天性共同決定的。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往往局限在基礎知識和解題技巧的提升上,而對學生真正走入語文這門課程卻努力甚少,這也是由于小學語文教學沒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導致的。語文教師要深知興趣教學對學生個體發展的重要意義,將學生放在課堂學習的主體位置,通過不斷整合教學內容和方法,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主動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學習興趣
引言: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小學教學要求由學生“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只有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才能夠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保持高效的學習效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這既需要教師自身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因此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學生真正的興趣激發出來[1]。既能夠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游刃有余,也能夠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一、課前預設趣味問題,引發自學樂趣
在課前預設趣味問題顯得格外重要,重點在于結合課文將所提問題趣味化,真正引發學生的興趣點,形成自主學習的驅動力[2]。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古詩詞《詠柳》和《春日》之前,課堂教學內容需要圍繞詩詞讀音、釋義、以及詩詞的情感與內涵等角度展開講解。如果課上所講內容在課前預習中都完成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會更為積極,這是做好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鋪墊。但是預習問題需要設計得更為巧妙,才會引發學生的自學樂趣。由于兩篇古詩詞都是依托景物來抒發情感,所以在預設學習問題時,可將此作為基準點,將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進而吸引學生的關注度。《詠柳》講述了柳樹的自然形態,課前可以要求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花草樹木圖片,由學生對比找出柳樹的風格特點,這樣便可減少古文的無趣感,促使學生通過感性觀察去完成語文知識的預習。而在《春日》一課中,詩詞實際上哲理性很強,表達出了作者在亂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如果只是簡單地去收集圖片素材,顯然不足以產生對詩詞的深刻理解。那么教師就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關于詩詞作者朱熹的人物介紹,尤其需要給出大量與作者創作聯系較為緊密的歷史背景介紹。唯有如此,趣味性才能與知識點緊密聯系,通過課前預設趣味問題來引發學生的自學樂趣。
二、創設課堂情境,合理利用情景教學
對小學生而言,過于深奧的教材內容和復雜的基礎知識,可能一時難以讓學生有效吸收,而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化和日常所能接觸到的場景,則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便于理解和掌握。對此,語文老師應當有所啟發,在小學課堂教學當中創設課堂情境,幫助學生在課堂當中放松學習態度,利用語言、圖片以及其他事物在課堂上創設與本節課主題內容相關的教學情景[3]。
以六年級下冊課本中的《魯濱遜漂流記(節選)》為例,在這一部分的教學當中,小學生很喜歡將自己帶入到魯濱遜這個角色當中,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向同學們用語言去描述魯濱遜所處的生存條件,并不斷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例如問學生:如果你是魯濱遜,接下來會怎么辦?
三、結合信息技術教學,整合課堂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和便捷性很強,近幾年逐漸被應用在教育領域中,有效優化了傳統的教學形式,加強了課堂內容的教學層次,提高了整體學科的綜合教學效率。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知識點有機整合在一起,加強知識傳授的寬度和深度,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展現形式,為學生構建可以直觀和系統學習的趣味教學環境。學生在高效的課堂環境下學習,可以將語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一種能力,從而能夠將知識點加以聯系和整合,并對現有的知識庫進行有效的擴充,提高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完善對語文課堂的學習意識和理念。
例如,在教學《快樂的節日》一課時,語文教師首先通過互聯網搜集一些和節日有關的趣味故事,在上課之初講給學生聽,吸引學生對接下來課堂內容學習的好奇心。接下來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直觀性,播放音頻和動畫,讓學生在觀看中加深對本節課堂知識的理解。最后,教師讓學生自由探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合作交流完善已有的知識體系。教師將信息技術有機融入到本節課堂的教學中,讓學生以開放的思維感受“節日”快樂的氣息,加強學生對本節課堂知識的感悟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都有著重要作用。同時,教師要立足于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的方方面面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保證學生的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薛芳.探究學習,培養興趣——小學語文學習興趣的相關思考[J].新課程,2020(44):130-131.
[2]蘇青青.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1):64.
[3]王丹婷.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研究[J].吉林教育,2020(30):74-75.